作為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系列展覽之一,“絲綢的記憶——中國蠶絲織繡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特展”于12月30日在國家圖書館開幕。展覽由文化部非遺司、國家圖書館和中國絲綢博物館共同主辦。開幕式上,柳建新、江再紅、周雙喜、宋志明、如則巴柯·麥提圖爾蓀5位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將各自作品捐贈國家圖書館。
展覽由“認識蠶絲”“絲綢的歷史”“非遺里的絲綢”“絲綢之路”“絲綢精品及文獻展示”五大部分組成,共展出絲綢、文獻等實物展品300余件,其中文獻共計200余種,包括古籍文獻70種、中文現代文獻108種、外文文獻26種。
為配合展覽,國家圖書館啟動了中國記憶項目“蠶絲織繡專題”文獻資源建設,項目組赴蘇州、南京、成都等地,對蘇繡、南京云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等11項與蠶絲織繡相關的非遺項目進行了影像資料采集,并對14位國家級傳承人和5位省級傳承人進行了口述史訪問,獲得了總時長300余小時的視頻資源;同時,編輯出版了《中國記憶叢書·絲綢中的記憶》。
據介紹,2013年12月30日至2014年1月6日,國家圖書館邀請蘇繡、南京云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湘繡、蠶絲織造(輯里湖絲手工制作技藝)、新疆維吾爾族艾德萊斯綢織染技藝、貴州蠟染技藝等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在展覽現場演示技藝,與觀眾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