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舉國上下以不同的方式慶賀。作為“一帶一路”上重要的節點城市,日前,蘭州書法界以“禮贊十九大,共筑中國夢”為題旨,舉辦了“壯美黃河·詩意蘭州——全國百名書法家寫蘭州作品展”。展覽旨在挖掘蘭州歷史文化,注重地方特色,以當代書法家的激情之筆,書寫描寫蘭州的歷史詩文。
蘭州是中國西部的明珠,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戰略地位高,魅力無限。古往今來,政治名人、文化學者、藝術大師為蘭州寫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詩文。留存在歷史深處的詩文,是蘭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見證,也是當代蘭州人回眸昨天、展望未來的資本。
描寫蘭州的詩文可謂汗牛充棟,蘭州市委宣傳部和甘肅省書協精心遴選了一百余首格律詩、對聯,邀請全國著名書法家書寫,文墨兼優,意新語俊,古為今用,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提高對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機制,創新人文交流方式,綜合運用大眾傳播、群體傳播、人際傳播等多種方式展示中華文化魅力”的指示精神,把沉睡在圖書館里詩文喚醒,借助當代書法家的再創作,看到文化自信,找到民族自豪感。
“置酒古城頭,來看萬里流。阿誰閑似我,水鳥在沙洲?!鼻宕娙藚擎傇谔m州看到了一架又一架的水車,浮想聯翩,遂賦詩一首。這些水車乃明代段續為蘭州經濟發展所仿制。嘉靖年間,為了提取黃河水灌溉良田,從云南回鄉的段續開始仿制水車。嘉靖三十五年,段續夢想成真。此后,黃河兩岸有數百架水車,晝夜不停地運轉,把黃河水運到岸上供百姓使用。這首意境悠遠的詩作,由中國書協主席蘇士澍書寫,清通娟潔,靜穆雋永。
中國書協分黨組副書記、秘書長鄭曉華的隸書中堂,結字謹嚴,簡練清通,意旨宏遠,與所書錄的七絕有異曲同工之妙。由他書寫的明代王祎的詩作《蘭州》:“洮云隴草都行盡,路到蘭州是極邊。誰信西行從此始,一重天外一重天?!弊屛覀兿肫鸸沤z綢之路的駝鈴,也領會到“一帶一路”的現實使命。
張澍,清代又一位著名詩人,他的《金城關》是寫蘭州的一首好詩:“倚巖百尺峙雄關,西域咽喉在此間。白馬濤聲喧日夜,青鴛幢影出岡巒。輪蹄不斷氛煙靖,風雨常愆草木癏。回憶五泉泉味好,為尋舊日漱云灣?!敝袊鴷鴧f理事、甘肅省書協主席林濤以行書抄錄,別具風采。林濤是蘭州人,對張澍的《金城關》理解透徹,寫起來感情豐沛,筆力遒勁,表達了新一代蘭州人對家鄉的一份責任,一種情感。
我應邀書寫魏光燾的對聯:“鑿沼承流,九曲河源分潤遠;涉園成趣,四時風景得春多?!睂τ谖汗鉅c,我略知一二。他是左宗棠的舊部,是清末重臣,曾任新疆總督、云貴總督、陜甘總督,對于中國西部的穩定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這副對聯是魏光燾對黃河流域的描寫,充滿感情,也充滿期待。我以隸書書之,恭敬中不乏想象,平實中也見曲折。
今天是昨天的延長,明天是今天的繼續。在古人的詩文中看到豐厚的歷史,在新的創作中展開夢想的翅膀。一首首詩,一幅幅字,表達了新一代蘭州人堅定的信心,不懈的努力,頑強的追求。
鄭曉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