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術《傘叢扇影》 重慶雜技藝術團有限責任公司
賽場上“內外兼修”,為雜技魔術專業化、普及化再添動力
回首2013年,雜技與魔術注定是忙碌的一年,賽場上可謂是“內外兼修”,于外是在國際賽場上爭金奪銀,于內是多場大型比賽中競展絕技,更重藝術性、趣味性,更加貼近觀眾,也是今年雜技魔術的一大特色。同時,雜技魔術的自身建設也更上一層樓,為未來發展再添動力。
一如往年,2013年再次迎來了“開門紅”。這也是超越往年創造新歷史的一年,中國雜協先后選派優秀雜技節目參加了8個國際馬戲節比賽,奪得了5金2銅佳績。在第37屆蒙特卡洛國際馬戲節上,中國雜技團《圣斗——地圈》和《俏花旦——空竹》驚艷全場,同獲金獎“金小丑獎”;第34屆“明日”世界馬戲節、第一屆哈薩克斯坦國際馬戲節,我國雜技健兒不負眾望,上海雜技團《舞陀螺》、云南省雜技團《流星——小伙·四弦·馬櫻花》各自拿下金獎;而天津市雜技團《男子集體蹬人》更是在第12屆莫斯科國際青少年馬戲節、第15屆意大利拉蒂那國際馬戲節上搶盡風頭,兩次奪金。
“墻內開花墻外香”,這是我國雜技多年來面臨的境況,而今年也許可以說是扭轉了這一態勢,雜技不僅國外再鑄輝煌,國內賽事亦如火如荼。2013年,也是近年來國內重大雜技比賽最為密集的一年。第十四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第九屆全國雜技(魔術)比賽、第一屆中國國際馬戲節,三個國家級的重大賽事先后在石家莊、重慶、珠海舉辦。魔術賽事也如日中天,第八屆上海國際魔術節暨國際魔術比賽、第六屆兩岸四地大學生魔術交流大會、首屆北京亞洲大學生魔術交流大會等一系列大型魔術賽事相繼舉行。浙江、河南、安徽、山東等省市還舉辦了地區級、省級的魔術比賽和交流活動,對于魔術向專業化、普及化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更令業界振奮的是,作為我國雜技節最高獎項,第八屆中國雜技金菊獎第三次雜技劇目評獎及頒獎也在2013年年末畫上圓滿句號。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解放軍的30個雜技院團的40臺雜技劇目報名參賽,參賽劇目的數量和質量較前兩屆都有較大幅度提升。金菊獎的頒發,不僅表彰了先進,推出了新人新作,中國雜技金菊獎的權威性、導向性以及社會影響力不斷增強。
這些活動與賽事,也展示出了我國雜技、魔術的風貌,更重藝術性,更重劇情,青春化元素的納入等都是亮點。在第九屆全國雜技(魔術)比賽中,魔術組評委邊玉寬說:“很多雜技節目都在講述故事,使得驚險的雜技變得溫馨,是技巧和詩意的結合。”而對于魔術他表示很多年輕人的節目都達到了魔術的最高水準,甚至有的節目還接續上了曾一時斷掉了的傳統。雜技組評委齊春生也欣喜指出,我國雜技節目開始考慮觀眾的感受了,不再是自得其樂。
賽場外“自我造血”,硬件設施、人才培養和理論探索亦不落伍
于各大賽場爭金奪銀之時,雜技魔術也在積極地擴充著自身力量,從硬件設施到人才培養、理論探索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我31年的夢想就要實現了!”當中國文聯榮譽委員、中國雜協名譽主席夏菊花拿到厚厚一本《國家大馬戲院項目建議書》時分外激動,這也是幾代雜技人的夢想。2013年,雜技硬件設施建設有了新的突破性進展,國家大馬戲院計劃選址在北京市昌平區北七家鎮海鶄落公園西南側,占地200畝,由馬戲場、排練場地、雜技表演館、雜技博物館、獸房、行政辦公用房、演員接待中心、雜技文化交流中心、觀眾綜合服務區、配套附屬設施等部分組成。在《國家大馬戲院項目建議書》專家論證會上,雜技專家們紛紛感嘆:劇團沒有劇場,就像飛機沒有翅膀,如今,我國的200多個雜技團,終于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國家級表演場所了!這對雜技事業整體發展、雜技人才培養、推動中國雜技與世界各國文化交流等都意義重大,可謂是我國雜技藝術新的里程碑。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雜協主席邊發吉提出,馬戲院首先得有自己的造血功能,兼顧產業發展,具有運營能力,自我造血,自我生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并重。
人才培養方面,第六屆兩岸四地大學生魔術交流大會上,來自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澳門科技大學、臺灣中原大學、湖北工業大學等24所高校的24位“哈利·波特”,拼技藝、斗“魔法”,個個秀出看家絕活,展示出青年魔術人才的高超技巧與潛質,也鼓舞著更多的年輕人看到:人人都可以成為魔術師,成為哈利·波特。此外,中國雜協還舉辦了“雜技少年的中國夢”公益活動,湖南省雜技團31名8至14歲的雜技小學員應邀來到首都北京觀摩學習,有道是雛鳳清于老鳳聲,這些小學員們也將是雜技的明天。
理論是實踐的總結,并指導實踐。在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上,第八屆國際馬戲論壇召開,來自19個國家和地區的馬戲界知名人士、世界著名賽場負責人、藝術節評委、雜技專家學者、參賽團隊代表及文化產業研究專家160余人出席了論壇,關注雜技產業化發展、節慶產業和城市發展問題,探討如何把文化節慶的品牌價值逐步轉化成為市場優勢和經濟價值,研討范圍從高度和深度上超越了傳統的雜技領域,深入探討了以吳橋雜技節為代表的節慶產業發展的內在規律,謀劃了連接節慶產業與城市發展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