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閩文藝百花芳菲——近年福建文藝創作巡禮
近年來,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中國文聯、福建省委宣傳部的有力指導下,福建省文聯牢牢把握“高舉旗幟、服務人民、改革創新”的總要求,認真履行聯絡、協調、服務的基本職能,文藝創作精品迭出,人才涌現,呈現出百花齊放、萬紫千紅的生動局面。
一、實施文藝作品扶持工程。根據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提出的“三大創作工程”和尤權書記在省委常委會上提出的“用好資源、做好策劃,打造文藝精品,唱響福建和福建精神”等繁榮文藝創作的重要指示,省文聯著力組織實施“唱響福建”文藝作品扶持工程,成立了福建省文聯第一屆藝術委員會,設立了“福建文藝創作題材庫”,鼓勵原創和現實題材創作,扶持文藝精品。目前,已征集到中長篇小說、故事、戲劇劇本、音樂、歌詞以及雜技劇等體裁的作品191件,經藝委會嚴格篩選出97件予以創作扶持,并終評出林那北、孫永明、賴妙寬的3個重大文藝精品創作題材作為第一批重點資助項目;4個創作題材入選中國作協2013年度重點作品扶持項目,18個創作題材入選福建省重大文藝創作題材庫,5個項目入選2013年度福建文藝發展基金資助項目。
二、實施文藝名家推廣工程。在宣傳名家大師方面: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陳奮武翰墨”書法作品晉京展,在全國政協禮堂舉辦了“董希源國畫作品展”,在杭州、香港、臺灣等地成功舉辦了“福建當代書畫名家作品海內外巡回展”,受到海內外藝術界的高度關注,有力提升了福建書畫在當代藝壇的學術地位。在建立傳播平臺方面:省文聯建立完善“福建文藝網”內容和版面,設立“名家名作”欄目,與廣電集團聯合攝制《海峽藝術名家》欄目,創辦《藝品》雜志,推動福建文藝名家信息庫和獲獎優秀作品數據庫建設,啟動冰心文學館數字化建設和展覽館提升改造,不斷加大文藝的宣傳力度。
三、實施文藝人才培育工程。省文聯按照“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以“出作品、出人才”為中心,以全國“五個一工程”和福建“百花文藝獎”為目標,深入實施“千百十工程”和“名家名作工程”,舉辦“八閩丹青獎”——福建省美術書法雙聯展等各文藝門類評獎、演出、展覽;堅持聯辦“走進”系列文藝采風活動,推進以實現“中國夢”、“唱響福建”為主題的文藝創作;邀請張曉風、朱天衣、王性初、陳曉明、劉慶邦、謝有順、肖克凡、姜昆、季國平、陸海波、印青、閻肅、應志琪、明文軍、張守和、章東新、唐穎、賀子壯、趙葆華、許柏林等在文學、戲曲、舞蹈、影視各文藝領域近百位名家大師來閩授課,推進了文藝精品創作和人才培養:
1.打造了一批文藝品牌。推出了海峽兩岸民間藝術嘉年華、舞蹈嘉年華、曲藝歡樂匯、電視主持新人大賽、攝影藝術節、海峽詩會、海峽文緣論壇、閩南語電影研討等對臺文藝交流品牌。創新開展了以“送歡樂到基層”、“采風創作到基層”、“文藝培訓到基層”和“文藝志愿服務到基層”為主題的文藝“四到基層”活動。建立了各文藝家協會基層文藝創作基地,授予兩批28個“一縣一品”特色文藝示范基地,并列入2013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舉辦了“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名家大講堂”等系列公益活動百余次。編輯出版了《福建文學》《臺港文學選刊》和《故事林》雜志,為文藝創作搭建平臺,發揮陣地作用。
2.形成了一支文藝閩軍。近年來,福建省共有1位文藝家獲得全國“四個一批”人才榮譽,6位獲省“四個一批”人才榮譽,3位獲省首批優秀人才稱號。84位從藝60年以上的老文藝工作者獲得中國文聯表彰,在省文聯成立60周年之際,隆重表彰84位從事文藝工作60年、31位從事文聯工作30年、21位從事基層文聯工作20年的文藝工作者和文聯干部。目前,省文聯各省級文藝家協會共有全國會員2759人,較2007年增加了701人;省級會員17609人,較2007年增加了4907人,形成了一支浩浩蕩蕩的文藝閩軍。
3.創作了一批文藝精品。省文聯以采風創作、項目資助、作品研討等多種形式,大力扶持文藝創作,涌現出一大批精品力作。據統計,近年來,福建省有近300件(人)作品在中宣部、中國文聯及文藝家協會等全國性文藝評獎和國際評獎中獲獎,有近百件(人)作品獲得省政府第五、六屆“百花文藝獎”。其中有3首歌曲、1部長篇小說在中宣部“五個一工程”歌曲創作中獲獎,為福建省連續三屆“滿堂紅”盡了力;南帆連續兩屆獲魯迅文學獎,章紹同第三次獲中國電影“金雞獎”,5位演員獲第24至26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實現福建省“梅花獎”六連冠的殊榮。在“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和全國優秀兒童文學小說獎(第九屆)、中國音樂“金鐘獎”鋼琴類(第九屆)、中國戲劇獎·小戲小品獎(第五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舞蹈詩類(第九屆)、中國曲藝“牡丹獎”表演獎(第七屆)、全國少數民族曲藝展演(第五屆)畬族曲藝和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工藝美術作品獎(第十一屆)等賽事中均實現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