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藝>新聞眼

      鄉村教育的喜與憂

      時間:2013年12月19日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靳曉燕

      CFP

        喜:“鄉村教育”留住濃濃鄉愁

        平日里難得聽說他們的名字。

        12月5日,安徽省休寧縣德勝-魯班木工學校、山西省芮城縣風陵渡中學、山西省祁縣峪口鄉段家窯小學、貴州省長順縣長寨鎮冗雷中心學校、湖北省襄陽市襄城區臥龍鎮新集中學等10個優秀典型入選由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陶行知教育基金會、北京市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聯合發起的2013“美麗鄉村教育”公益評選獲獎名單。

        當我們對農村教育憂心忡忡之時,“淘”出來的這些學校是如何展現他們的美麗,又帶給我們怎樣的思考?

        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

        “這個學校很微型,只有一個專業,兩個班;這個學校很牛,它設立了‘匠士學位’,還設計了匠士服;這個學校很大牌,每年畢業典禮上都有各國駐上海領事館的外交官們露臉。其實,這個學校很平常,它招收的學生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畢業時卻成了社會上急需的‘香餑餑’”。看到這樣的文字介紹,人們都禁不住再往下尋找,這是什么學校?

        這就是安徽省休寧縣德勝-魯班木工學校,它填補了我國無木工學校的空白。文化課與實訓課的時間比是3:7,自編教材——《木工道德與修養講義》不講太多深奧的道理,就從生活的細節入手,把誠實、勤勞、友愛這些做人最基本的品質教會。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說,在入圍“美麗鄉村教育”評選的案例中,各區域、學校、鄉村社區基本在不同程度上實現了思維方式和價值觀、教育教學行為方式的整體變革。在人才培養目標上,“美麗鄉村教育”中的案例多以學生的發展需求為原點,不再單純追逐應試目標,而轉向對生活教育理念的踐行。

        鄉土為根,注重鄉土文化傳承

        “這個季節,我們地里的蘿卜吃都吃不完。”在四川閬中北門鄉中心學校,校長宋國勇說。

        學校把校內閑置的7分地開發出來,并租種了附近農民荒廢的4畝土地,建起了學生勞動實踐基地。在各自班級的“責任地”里,孩子們按照學校的整體規劃播種、施肥,精心照顧地里的作物,把收獲的蔬菜賣給學校食堂,勞動所得納入班級的基金庫,供開展各種活動用。

        貴州省黔南州長順縣長寨鎮冗雷中心學校把民族文化引進校園,將鄉土課程引入教學課程,使農村基礎教育充分發揮其文化的保存與傳承的功能。從小形成孩子的鄉土記憶和鄉土意識,增強鄉土情感,倡導平民教育、生活教育的價值,教育與農村社區發展緊密結合,是一種“為生活做準備的教育”。

        立足鄉土,服務農業、農村、農民

        風陵渡中學在當地遠近聞名。從風陵渡中學畢業的眾多畢業生,都成為當地特色農業的領軍人物,如“棗樹神醫”“風陵渡第一花木人”、養豬能手、藥材女行家、“蘆筍之王”。

        堅持“農科”特色,以“升學不慌,就業不愁”為成長追求,堅持普教、職教和成教三結合,堅持“輔導員社團”“學生社團”和“農村經濟合作社”三社聯動,堅持教學、科研和生產三結合,扎根農村本土化教學,真正做到了服務農村和農民。

        楊東平說,長期以來,我國的農村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的目標基本是一維,即升學教育。許多農村教師和孩子的教育理想就是“跳出農門”,而對于那些升學無望的農村學生,他們既缺乏農業技能,也缺乏進城打工的技能,成為農村和城市的“邊緣人”。

        “農村教育的功能和定位應當超越‘為農’‘離農’這樣二元對立的思維”,為此,楊東平認為,今天農村教育的功能和內涵,必須同時滿足升學、進城務工和新農村建設的不同需求。(本報記者 靳曉燕)

        憂:真實的村小

        近三成村級小學教室“不太安全”“屬于危房”,四成沒有圖書室,約半數沒有運動場;94.8%的農村初中生今后不愿留在村里……

        隨著2012年“撤點并校”暫停,從這股撤校浪潮,以及農村學齡兒童減少、大規模人口流動中“幸存”下來的約155008所鄉村小學和62544個教學點仍苦苦“掙扎”在生存線上。日前,由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陶行知教育基金會、北京市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樂施會等機構主辦的“發現‘美麗鄉村教育’——探索農村教育的科學發展”高峰論壇發布《農村小規模學校建設研究報告》顯示,仍有近三成村級小學教室“不太安全”“屬于危房”,四成沒有圖書室,約半數沒有運動場;94.8%的農村初中生今后不愿留在村里……

        2013年,21世紀教育研究院等機構針對全國各地50多個恢復和建設農村小規模學校(即村級小學與教學點)的案例展開研究,并于6月至8月在全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進行“百所村小”調查研究。實地調研發現,當前農村小規模學校面臨諸多困境。

        數據顯示,在調查覆蓋的村小中,教學場所“不太安全”“屬于危房”和條件“較差”“很差”的分別占28%和32.9%,如湖北招徠河小學有的教室中間竟然頂著一根木頭柱子防止垮塌;四成村小未設立圖書室;近半數村小沒有運動場;約三成非走讀村小無食堂;75%的寄宿制村小每間宿舍住10名以上學生,云南彝良希望小學甚至存在40名學生共住一室的情況,58.3%的學生宿舍沒有浴室,41.7%的學生宿舍沒有供應熱水;而對于廁所這樣的“基本需求”,竟然有3.7%的村小沒有廁所,如貴州周家寨小學“孩子們的廁所,就是隱蔽的山坡”,在有廁所的96.3%中也有89.2%將廁所設在了教學樓外。

        同時,村小教師崗位缺乏吸引力的狀況造成師資水平低、教師隊伍老齡化卻難以得到補充。調研數據顯示,村小教師學歷為本科以下的占八成(其中高中以下占5.4%,高中/中專占32.6%,大專占42%),如云南向陽小學一共只有3名代課教師,均為初中及以下學歷,卻要“包干”一至四年級全部課程;村小教師平均年齡43.1歲,8.5%的村小沒有46歲以下的教師,6.2%的村小一半以上教師超過55歲。這些教師對多媒體技術掌握程度低,更缺乏通過網絡獲取信息的機會,因此無法通過教與學的方式讓學生們的眼界變得更開闊。如此一來,這些本已落后于城鎮孩子的山村娃就更缺乏競爭力了。

        伴隨著師資與設備問題的,是課程與教學質量問題。在調查覆蓋的村小中,“英語、音樂、體育、美術、社會、科學”課程一門也沒開設的村小占6.1%,六門全部開齊的僅占43.9%,其中英語課僅有64.6%的村小開設。不僅如此,被調查村小大多教學方式落后,教學質量難以保證,如安徽洪河小學的學生家長便在訪談中直言,孩子就讀的村小“教學質量比較差,與其說是學校不如說是托兒所”。

        實地調研者指出:“雖然國家已經叫停‘撤點并校’,但如果不增加村級學校的軟硬件投資力度,不提高村級小學教師的待遇,不根據農村教育發展的實際增加教師編制,而繼續依靠廉價聘請臨時代課教師敷衍農村教育,那將迫使農村人逃離村小,從而導致村小的‘自然消亡’。”

      (編輯:單鳴)
      會員服務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99 |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体验| 一本一道av中文字幕无码|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资源网| 亚洲AV无码欧洲AV无码网站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中文| 婷婷中文娱乐网开心| 欧洲人妻丰满av无码久久不卡| 熟妇人妻不卡中文字幕| 无码成A毛片免费| 欧美视频中文字幕| 国产在线观看无码免费视频|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更新|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免费一区二区无码东京热| 亚洲AV无码一区二三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码| 台湾佬中文娱乐网22| 无码专区6080yy国产电影|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久久99|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愛妃視頻)国产无码中文字幕| 日本爆乳j罩杯无码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国产无遮挡无码视频免费软件|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无码中文人妻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 亚洲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最好看最新的中文字幕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人妻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熟妇人妻系列av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去台湾|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 一级片无码中文字幕乱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