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卡洛“偷師京劇”導(dǎo)歌劇
強卡洛稱,前四部歌劇里都是“殺人如麻”,這次終于可以逗大家一樂。 王小京 攝
繼《托斯卡》、《漂泊的荷蘭人》、《羅恩格林》與《奧賽羅》四部歌劇之后,意大利導(dǎo)演強卡洛·德·莫納科即將第五度與國家大劇院合作。此次他將執(zhí)導(dǎo)羅西尼的喜歌劇《意大利女郎在阿爾及爾》。“前面四部戲里我‘殺人如麻’,這下終于有機會逗大家一樂了”,在前日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強卡洛說。該劇將于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國家大劇院戲劇場首演。
寫意方式呈現(xiàn)故事
今年是《意大利女郎在阿爾及爾》誕生200周年。兩個世紀以來,成為斯卡拉歌劇院、大都會歌劇院等歐美頂級劇院長演不衰的劇目。
強卡洛透露,《意大利女郎在阿爾及爾》的導(dǎo)演處理“偷了京劇的好多技巧”,很多劇情將以寫意的方式呈現(xiàn)。
全劇沒有實景,海難、沙漠、宮殿等不同的場景都將被制作成平面的景片。故事在阿爾及爾的場景時,背景的景片是阿爾及爾風(fēng)光的剪影,而到了意大利的場景時,背景景片則換成了比薩斜塔的剪影。而男高音林多羅的一段詠嘆調(diào),導(dǎo)演讓他騎在駱駝上演唱的“駱駝”也是一張景片,可以像木馬一樣來回搖晃。劇中的海難情節(jié)被設(shè)計為空難,林多羅乘坐的飛機失事掉進海里,一名演員將舉著“飛機”的景片從觀眾席跑過,最終將“飛機”扔進背景景片的“海”里。
人物個性塑造鮮明
人物造型上,《意大利女郎在阿爾及爾》以夸張的手法,將聰明性感的伊莎貝拉、好色炫富的穆斯塔法、憂郁多情的林多羅等人物個性塑造得更加鮮明。女主角伊莎貝拉在劇中將以換七套風(fēng)格迥異的服裝亮相,其中包括飛行服、風(fēng)衣、浴袍、北非風(fēng)格的服飾等。屆時,就連管弦樂團的指揮和樂手們也會戴上具有異域風(fēng)情的頭飾表演。導(dǎo)演強卡洛開玩笑表示,自己也會考慮在謝幕時戴上特別的帽飾登臺謝幕。
■ 劇情
《意大利女郎在阿爾及爾》的背景是北非國家阿爾及利亞的首都阿爾及爾,講述的是一個“美女救英雄”的故事:意大利女郎伊莎貝拉憑借自己迷人的外表與過人的才智,從好色的總督穆斯塔法手中解救出遭遇海難而被奴役的未婚夫林多羅。
■ 解讀
我覺得把歌劇做好的最好方式就是玩著做,我做過很多悲劇,也做過不少喜劇。我認為喜劇更難,因為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來做,在娛樂中去呈現(xiàn)喜劇的效果。我跟我的演員說,要放得開,不要怕,因為你的角色本來就是很好笑的。
口述:強卡洛·德·莫納科(導(dǎo)演)
(編輯:蘇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