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歌劇節·2013”4月即將開幕,4月11日至14日,首部推出的就是威爾第歌劇巨制《奧賽羅》。
《奧賽羅》改編自莎士比亞同名悲劇,常常被認為是威爾第創作生涯成熟時期的巔峰之作。威爾第在《阿依達》之后,長達16年沒有新動作,過起了悠閑的田園生活,他的出版商李科迪和劇作家博依托“串通”起來,在一個飯局上討論起為新腳本《奧賽羅》尋找作曲家的事來,料定威爾第這個超級“莎粉”按捺不住,果不其然,威爾第主動提出為《奧賽羅》譜曲。為了不走漏威爾第可能再創作一部歌劇的消息,李科迪專門為《奧賽羅》起了一個有意思的名字:“巧克力計劃”,這是因為威爾第戲稱摩爾人奧賽羅是“奶油巧克力”。1887年,《奧賽羅》首演獲得巨大成功。
為了重現莎翁原著的戲劇效果,威爾第在人物性格上做了更深入的音樂描繪。在當年,歌劇《奧賽羅》可謂是空前的嘗試與革新,甚至現在看來,《奧賽羅》仍有著不輸給電影大片的驚心動魄。本劇沒有傳統的序曲,而是以洶涌的雷雨風暴拉開了序幕,群眾在海邊佇望打敗土耳其人的將軍凱旋歸來,奧賽羅就在暴風雨中登上舞臺,奠定了全劇的基調,簡潔有力的開場令人驚嘆。而在戲劇性方面,角色情感的變化也有極強的張力,更為難得的是,全劇的節奏十分緊湊,每一幕都能牢牢抓住觀眾的心。據說《奧賽羅》首演當年,威爾第曾使出渾身解數來教導演員,排練時甚至親身示范自殺的動作該怎么做、如何從床臺上滾下來,全然不考慮自己已經是73歲高齡。
本次為國家大劇院版《奧賽羅》執導的是導演強卡洛。他的父親馬里奧·德爾·莫納科一生曾演出《奧賽羅》427場,被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奧賽羅”。強卡洛從小耳濡目染,對本劇爛熟于心,大段的念白和唱詞張口即來,他在排練廳更是親自為演員示戲,當講到激動處時,強卡洛聲情并茂,一面口中念著臺詞,一面示范奧賽羅如何捂著胸口跌倒在地,和威爾第當年的勁頭“有一拼”。他開玩笑地說,本次執導《奧賽羅》就是來“折磨”演員的,對每一個細節都會力求完美。
《奧賽羅》以其在音樂演奏、合唱團和主演的演唱方面的超高難度,歷來被稱作“歌劇第一難”。尤其是主角奧賽羅,不僅需要有輝煌的英雄式的高音,還要有十分消耗體力的強戲劇性的表演,對每個男高音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與慎重的選擇,全世界能勝任的男高音屈指可數,甚至家喻戶曉的歌王帕瓦羅蒂都未曾嘗試過全劇的舞臺演出。也許正因為它的高難度,《奧賽羅》在世界歌劇舞臺的上演頻率遠不及威爾第的其他作品,在國內更是少見。
國家大劇院版《奧賽羅》的演出陣容可謂星光熠熠,美國著名男高音弗蘭克·博雷塔將與“中國三大男高音”之一的魏松共同挑梁主演奧賽羅。中國女高音張立萍飾演苔絲黛蒙娜,上月剛剛在國家大劇院版《卡門》中出演了斗牛士的男中音張峰將在本劇中飾演邪惡的亞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