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藝>新聞眼

      清宮里的“3D繪畫” 

      時間:2013年11月04日 來源:《中國藝術報》 作者:聶 卉

      倦勤齋內景

        在故宮養心殿西暖閣即三希堂外間向東的墻壁上,畫有一月洞門,兩旁畫木隔柵窗,地面畫青花瓷磚,與室內的隔柵和地磚相銜接,使墻壁看上去不再是垂直于地面,而是從室內延伸出去,似乎穿過月洞門又有一處可游可賞的花園。借畫中之景豐富室內景觀,這在某種程度上與中國園林營造中的“借景”思想不謀而合——畫面極其寫實,畫里的空間幾乎與真實的室內空間融為一體,透視感強烈,并且與周圍景物巧妙結合,形成一種新鮮而神奇的視像效果。如今,在清宮現存保持原貌的這類貼落畫中,具有線法畫特征的有養心殿、倦勤齋、玉粹軒等處,可謂清宮里的“3D繪畫”。

        貼落畫作為古代繪畫的一種裝裱形式,畫心經過簡單托裱,可上貼于墻壁又可下落收藏,用于室內裝潢,在清宮建筑里應用廣泛。傳統的貼落畫題材以山水、人物為主。在西洋傳教士畫家的影響下,透視畫法進入清宮,并且運用于貼落畫上,形成通景線法畫這一特殊種類,其畫面呈現出強烈的立體感和縱深感,與室內真實景物結合,令人難辨虛實。

        在現存的通景貼落畫中,以倦勤齋的貼落畫最富特色,也更為壯觀。在倦勤齋室內,繪畫幾乎覆蓋了全部的墻壁和屋頂,畫中的竹籬圍廊、庭院松樹、樓閣宮墻等不僅與室內裝修甚至與室外景觀都相對應,并且通過精準的線法畫技法,力圖制造一種身在室內而恍若室外的奇幻效果:西、北墻和天頂全部由繪畫覆蓋,北墻上畫有竹籬笆與室內的竹籬圍廊相呼應,竹籬外又畫庭院松樹、樓閣宮墻等,與室外景觀對應一致;西墻上也畫竹籬笆,正好將北墻上所畫竹籬與室內的竹籬連接,竹籬外畫盛開的玉蘭樹;天頂繪滿藤蘿架,精準的透視畫法使一串串藤蘿花富有立體感,好像從竹架上垂下來一般,透過藤架是藍藍的天空。身處室內的人幾乎可以忽略四周墻壁與屋頂的存在,好像置身于庭院的竹籬之間、藤架之下,原本有些幽暗的室內變成了明媚通透的戶外。而寧壽宮玉粹軒里迎門花罩下的通景線法畫貼落,則取仕女嬰戲題材,人物置身暖閣之中,家具陳設完全模仿室內實景。

        通景線法畫將透視技法對空間的營造發揮到極致,繪畫與室內的真實景物巧妙銜接,室內空間被畫面進一步延伸。這種繪畫形式很容易使人聯想起歐洲的壁畫和天頂畫,事實證明出現在清代宮廷里的在當時被稱為通景線法畫的繪畫,確實在形式上與歐洲壁畫和天頂畫一脈相承。

        文藝復興時期的許多重要畫家都曾經為教堂創作,其中更有畫家尤以擅長透視畫而聞名。意大利耶穌會士安德魯·波佐最出色的作品是繪于1685年的圣依納爵堂壁畫和天頂畫。由于當時缺乏資金,教堂沒有修建圓頂,但波佐以高超的技巧在天頂的交互處畫了一幅立體感極強的畫,使平面的屋頂從內看去變成了圓穹頂,效果極為逼真。波佐的貢獻不僅限于繪畫方面,他同時是一個優秀的建筑師,他將自己的建筑知識和繪畫技巧結合,寫成一本《畫家與建筑師的透視學》,書中詳細論述建筑與繪畫的關系以及透視畫法的處理,在歐洲影響甚廣。波佐以及他的學生成立了工作室,培養了眾多繪畫人才,其中有一個來自米蘭的年輕人,此人后來以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的身份漂洋過海,將他的繪畫才能帶到了遙遠的東方,并在紫禁城里度過了后半生,他的中文名字叫郎世寧。

        透視技法隨著郎世寧等西方傳教士的足跡來到中國。熱愛藝術的乾隆皇帝對西洋繪畫也頗有興趣,雖然他對西洋繪畫中人物面部的明暗處理不能理解,但逼真的畫面質感和氣勢宏大的場景很能夠滿足他好大喜功的性格。乾隆皇帝以自己的喜好直接干預宮廷繪畫創作以及宮廷內部的裝飾,西洋畫家的才藝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展現,創造出中西合璧式的繪畫面貌。通景線法畫傳入中國,拋開了宗教性主要以裝飾和欣賞為創作目的,題材內容相應世俗化。畫中的宮室回欄、庭院花草等都是純粹而現實的中國式景物,同時透視技法的繪畫形式保留了通景線法畫所具有的特殊裝飾效果,體現了一種洋為中用的文化融合。通景線法畫獨特的裝飾性起到了擴大室內空間的作用,根據實物留存和檔案記載,多應用于居住性的宮室之中,遺憾的是由于古建的翻新和損毀,留存至今保持原貌的少而又少。嘉慶皇帝即位后,大部分帶有乾隆御容的畫幅被撤換下來,貼落也揭下重新托裱另行保存,所以大量通景畫脫離了原有的陳設環境,只保留了線法畫的特征,而無法再顯現出通景線法畫作為環境藝術的獨特魅力。例如《乾隆觀孔雀開屏圖》尺幅巨大,圖中建筑線法準確,兩旁畫假山石,右側一邊山石中缺損一塊呈門洞狀,很可能是整畫從墻上揭下時,貼在門上的那部分失落了,就成了現在這副不完整的樣子。

        通景線法畫需要足夠大的墻面來展示,也需要足夠寬敞的空間來欣賞才能達到最為理想的藝術效果,普通民居顯然不具備這樣的客觀條件。就像歐洲的教堂壁畫從設計出樣到最終完成往往耗時幾年一樣,通景線法畫繪制工程龐大,據《內務府活計檔》記載,墻面貼落畫和通景畫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始交內務府如意館繪制,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完成,歷時5年,有當時多名宮廷畫家參與其事。

        通景線法畫繪制費工,保存不易,雖然是具有實用價值的藝術品,但注定不是普及的藝術,在中國繪畫中也只是作為極少數的特例存在。更為重要的是,線法透視的繪畫技巧以及明暗凹凸的表現方法始終依賴西洋畫家,明確地說,清宮通景線法畫的創作高峰是在乾隆年間,繪制工作圍繞郎世寧、王致誠等傳教士畫家展開。雖然有一些中國學生跟隨他們學習多年也參與繪制,但并沒有真正掌握這種技法。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郎世寧去世后,宮中仍有艾啟蒙、賀清泰、潘廷章等西洋傳教士畫家供職,但以繪制肖像為主,很少創作大型的通景線法畫。

        外來文化在沒有大環境烘托的情況下,終究缺乏一定的生命力,乾隆晚期隨著西洋傳教士們或離開或去世,中國畫家的技法逐漸退化,清宮通景線法畫很快風光不再。著名的倦勤齋貼落畫雖然完成于郎世寧死后,但有資料證明,其中相當一部分出自郎氏生前遺留的畫稿,因此不能完全說是中國畫家的作品。嘉慶以后直至晚清,宮中仍有零星的線法畫,多是局部的裝點或修補,技法更顯生疏,僅為概念化的模仿。長春宮回廊墻壁上畫有《紅樓夢》人物故事,背景作通景線法處理,效果逼真,成圖時間較晚,約在慈禧太后時期,制作者不詳??紤]到當時社會西風東漸已成大勢,所以這組壁畫應該與早期傳教士沒有直接關聯,姑且可以看作是通景線法畫在清宮里的“回光返照”。

      (作者系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

      (編輯:黃遠)
      會員服務
      欧美巨大xxxx做受中文字幕|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水|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无码| 日产无码1区2区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va另类| 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直播| 午夜无码伦费影视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ⅴ国产v天堂a无码二区|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国产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西西4444www大胆无码|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免费|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区|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227| 最近2019中文字幕大全第二页| 日韩久久无码免费毛片软件|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xx中文字幕乱偷avxx| 无码8090精品久久一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日韩中文字幕电影|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蜜桃|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 √天堂中文www官网在线| 中文字幕无码毛片免费看| 国产AV巨作情欲放纵无码| 亚洲A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一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有码vs无码人妻|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最近2019中文字幕大全第二页|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八戒理论片午影院无码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