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至明初鈞窯玫瑰紫釉出戟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鈞窯是宋、金、元時期北方地區規模龐大的重要窯場之一,其遺址位于今河南省禹州市境內。俗話說:“縱有家產萬貫,不如鈞瓷一片。”此話道出了鈞瓷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鈞窯瓷器素以古樸的造型、瑰麗的釉色而著稱于世,其釉色除了常見的天藍釉以外,最受人稱道的是所創以氧化銅為著色劑、在還原氣氛中燒成的銅紅窯變釉,釉色變化萬千、異彩紛呈,按變化的程度及色彩不同被賦予玫瑰紫、茄花紫、丁香紫、海棠紅等美譽。鈞瓷也因此而名聲大振、為世所珍。
值此故宮博物院建院88周年之際,10月16日由故宮博物院主辦的“色彩絢爛——故宮博物院鈞窯瓷器展”在延禧宮西配殿對公眾開放。該展覽以故宮博物院藏歷代鈞窯和仿鈞窯(釉)瓷器為基礎,輔以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內蒙古博物院、天津博物館、開封市博物館等單位商借的傳世品及對鈞窯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出土的鈞窯瓷器和標本,展品共計125件(套),其中35件為國家一級文物。展覽計劃在2014年8月25日結束。
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宋代“五大名窯”影響很大,但問題也很多。故宮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自2005年成立后,即將汝窯、官窯、哥窯、定窯、鈞窯五大名窯研究作為核心課題,旨在利用故宮博物院在藏品、人才、科技儀器等方面的優勢,通過將傳統鑒定與考古發掘、科技檢測相結合的研究方法,解決或初步解決宋代“五大名窯”研究領域諸多懸而未決的問題。故宮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已于2010年、2012年分別開展了宋代官窯和宋代定窯研究。今年,古陶瓷研究中心又將宋代鈞窯研究作為全年的核心工作。
此次展覽按“民鈞——器皿類鈞瓷”、“官鈞——陳設類鈞瓷”、“仿鈞——鈞瓷仿制品”3個單元予以展示,力求全方位反映歷史上鈞窯瓷器所取得的高度藝術成就、鈞窯名列宋代“五大名窯”的原因、鈞窯對當時及后世窯場產生的影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