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越劇院“小字輩”創造加場佳績
越劇《甄嬛》劇照
上海越劇院的大型古裝越劇《甄嬛》(上本)開票1小時后,一半以上戲票便被搶購,380元的最高票價更是立即被搶空,應各地觀眾強烈要求,上海越劇院臨時決定再加演10月24日一場戲,4場戲票全部售罄。當記者見到上海越劇院院長、劇作家李莉時,她說這幾天每天接到無數電話管她要票,可確實已經沒票可贈了……事實上上海新近創作的戲曲大戲已多年未現爆滿和加演的盛況,而這次創造加場佳績的卻是上海越劇界的“小字輩”。這是風靡一時的網絡小說《后宮·甄嬛傳》被成功改編為同名電視劇后,被首次搬上戲劇舞臺。作為第十五屆上海國際藝術節的參演劇目,越劇《甄嬛》(上本)于10月21日至24日在上海天蟾逸夫舞臺進行了首輪公演。
絕不是“濃縮的電視劇”
經過“越女爭鋒——越劇青年演員電視挑戰賽”、上海越劇院推出的“越苑青春風”青年演員深度打造系列演出等活動后,能否創造一部越劇新戲,集結推出上海越劇院的青年演員群體,是李莉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李莉于是將目光瞄準了熱門網絡小說《后宮·甄嬛傳》。這部150萬字的網絡小說人物眾多,且情節抓人,從內容上來講又適合女子越劇來排演,這是李莉理想的戲劇本子。當李莉向小說作者流瀲紫提出改編的意向后沒想到作為越劇迷的流瀲紫當即表示,愿意向上海越劇院提供越劇舞臺劇的獨家改編權,而且是無償的。
電視劇版的《后宮·甄嬛傳》側重于“宮斗戲”,將原小說改編成越劇《甄嬛》如何體現越劇詩情畫意、柔美婉約的特色?李莉與上越的編劇黃嬿、蔣東敏商定:削弱“宮斗”成分,著力刻畫劇中人物之間的情感經歷,而生死不渝的愛情、不離不棄的姐妹情,則是劇作家著墨的重點,凸現越劇柔美抒情的藝術特色。電視劇版將朝代定在了清朝,由于“清宮戲”里的小主、娘娘們都得穿上厚厚的“花盆底”,如此一來,越劇花旦裊娜的身段必然受拘束,越劇特有的水袖翻飛也無法得以展現,這將大大限制越劇演員的表演。于是,主創人員最終決定,將越劇《甄嬛》定位為“大古代”。
在二度創作過程中,導演楊小青更是明確了創作思路:越劇《甄嬛》既不是“濃縮的電視劇”,也不是對原著的簡單截取,而是一次基于舞臺劇和越劇特點的重新創作。“簡單地說,我們不會像小說和電視劇那樣花筆墨在交代曲折離奇的情節上,我們希望觀眾感受到的是濃郁的‘情’和越劇韻味。”楊小青表示。在改編中,編劇將小說中的皇后和華妃兩個角色合二為一,并成了“華貴妃”這個角色,將一切悲劇的根源歸結到皇帝身上。劇中的皇帝鐘愛甄嬛,但身為皇帝的他,多疑狠辣,視江山為第一,所有人皆是他手中的一盤棋,一旦有人攪了棋局,便會該舍就舍、該殺就殺。如此改動,使得全劇除了兒女情長、詩情畫意外,更增添了幾分悲劇力量。
除劇本改編外,最值得關注的莫過于上海越劇院這些年輕越劇演員的表現了。此番《甄嬛》(上本)排出了青年演員中的最強陣容:王派花旦李旭丹扮演甄嬛,徐派小生楊婷娜扮演皇帝,陸派小生張宇峰扮演清河王,金派花旦史燕彬扮演沈眉莊,范派小生王柔桑扮演溫實初,傅派花旦裘丹莉扮演華貴妃,袁派花旦陳慧迪扮演安陵容……楊小青坦言,在開排之初,她有“兩怕”:一怕青年演員的創造能力是不是夠?二怕上海的年輕人能不能吃得起苦?但是,在排練的第三天,她的疑慮就打消了,“她們每個人都非常珍惜這次機會,不僅在排練場上百分百投入,回家去還做功課,每個演員的進步都是突飛猛進的。”
“三生四旦”引人入勝
看過首演的專家、觀眾們認為,越劇《甄嬛》有三個令人矚目之處:一是在劇情上刪繁存精,從原著中選取了“入宮冊封”、“失子出宮”、“凌云峰”、“眉莊與溫實初定情”、“重逢回宮”、“滴血驗親”等精華情節,巧妙地進行了濃縮、嫁接和再創造,著墨于美好的愛情和友情。在兩個半小時的篇幅內,每一場戲都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和濃墨重彩的情感,尤其是最重要的“三生(皇帝、清河王、溫實初)、四旦(甄嬛、華貴妃、沈眉莊、安陵容)”的人物性格清晰飽滿,引人入勝。寧波演出公司總經理、寧波逸夫舞臺總經理徐曙銘評價說:“劇本好,入戲快,舞美大氣,演員靚麗,確實只有上海越劇院這樣的一流劇院才能創作出這樣大氣精致的作品。”杭州資深演出人陳國欣認為:“很‘越劇’,且散發著青春和時代的氣息。”
第二個令人矚目之處在于越劇《甄嬛》還原了原著的“無朝代”,以“大古代”為時代背景,舞臺美術和服裝造型都追求發揮越劇的詩情畫意,同時兼具皇家的凝重大氣和華彩絢麗。東上海集團演藝中心副總經理房永年評價說:“舞臺呈現華美新穎,燈光音樂可圈可點,處處看得到上乘的舞臺質感。”
第三個令人矚目之處則是上海越劇院的新生代集體。越劇《甄嬛》分為上、下兩本,上本由上海越劇院紅樓團的青年演員擔綱。正如李莉所說:“《甄嬛》非常適合越劇,尤其適合我們的青年演員,是典型的‘戲保人’。這部戲的演員平均年齡不滿30歲,云集了8個越劇流派。觀眾看到的是一臺青春靚麗、流派紛呈,且具有上越風格的古裝大戲。”
據了解,在首演結束后,《甄嬛》(上本)將在11月開始首輪巡演,目前已敲定了江浙等地的多場演出。該劇計劃在明年上半年推出《甄嬛》(下本),屆時上海越劇院將攜《甄嬛》全本進行全國巡演。
(編輯:曉婧)
· | 《甄嬛》帶來越劇新的轉身 |
· | “甄嬛旅美”讓人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