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于金斯敦希望公園內的老師和小學生們
“雷鬼音樂之父”——鮑勃·馬利的雕像
希望公園一隅
殖民遺跡
霧海群山
自1838年開始掙脫奴隸枷鎖桎梏的牙買加人民,很快就把自己祖先賣身為奴的苦難歷史牢牢封存于國家博物館的幾間展示廳內。如今的牙買加人更想做的事是,向世界展示自我文化多樣性的優越感。今天,牙買加人正在用一種嶄新和樂觀的心態,直面祖先痛楚的移民背景,然后視這種黑奴背景為民族的自豪——“所有偉大文明都源自異族的交融”——牙買加人這樣告訴我:“正是奴隸血統的多樣性,才使得我們這個國家擁有足以影響世界的活力。”
在對這個國家歷經20天的考察后,我不敢說自己的感悟多么全面、準確,但至少認為,牙買加的公民,大多具有鮮明的國家自豪感,還有不斷自我更新、追求的勇氣。
為了試圖認識這個國家,我從一開始便力求獲取信息時注重來源的多元化與完整性,因而采訪對象中既有政府官員,又有知識分子;既有商賈名流,又有普通大眾;既有本國公民,又有外國移民……
在幾乎所有被采訪者的身上,我或多或少地都能感受到一種“牙買加氣質”——這就是不服輸、爭第一、敢創最新、最佳的勇氣。這使我似乎明了,同為非洲大陸人種,為什么“閃電飛人們”偏偏會一再地誕生于遠離非洲萬里之遙的牙買加。為什么以傳統非洲音樂節奏為主要基調的“雷鬼音樂”,也只能誕生在牙買加。為什么從同為大安地列斯群島的馬提尼克島移植過來的咖啡樹,自從在牙買加島落地生根后,竟能搖身一變為堪稱世界極品的“藍山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