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下旬,國家京劇院推出新編歷史劇《洛水伊人》、復排現代戲《杜鵑山》、大型京劇晚會《年輕的朋友來相會》參加“2013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近年來,國家京劇院提出了“延長當紅藝術家藝術生命,縮短青年人才成長周期”的人才培養戰略,通過創排或恢復劇目為劇院人才量體裁衣,安排中青年演員參與新劇目創作、經典劇目復排,提高演職人員的業務水平,推進劇院后備人才培養,參加今年演出季的3臺劇節目正是對人才培養成果的一次檢閱。
《洛水伊人》兼具形神美
“洛神”題材原有梅派經典于前,雍容典雅,溫柔敦厚。國家京劇院新編歷史劇《洛水伊人》以“洛神”“宓妃”故事為題材,將這個已流傳千年、積蓄著深厚民族審美情趣的人物以程派藝術重新詮釋。新創《洛水伊人》既是地地道道的程腔,音樂旋律幽婉動人,深具程派韻味,又蘊含了豐富的新鮮元素,符合人物情境。
甄宓一角是為著名京劇演員李海燕量身定制。甄宓這個角色在劇中人神合一,外表要求風姿綽約,詩情洋溢;內心要求情感真摯、糾結難解。演員需充分發揮程派的含蓄蘊藉,以程腔的幽咽婉轉、剛柔相濟演繹這個角色的纏綿悱惻、輾轉難安。曹丕由著名京劇演員魏積軍扮演,這一角色集政治家、文學家于一身,氣度非凡,情感復雜,對演員的演唱、表演要求都很高,也為魏積軍的嗓音與表演留下了發揮余地。曹植由青年京劇演員田磊飾演,曹植以文著稱,建安才子的風骨遒勁、慷慨悲涼對演員的形象與氣質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田磊接演這一角色,對于他文武兼備的表演技能是一次有力的促進。《洛水伊人》中、青年演員同臺,可謂一戲拴三角:李海燕以程派藝術為京劇藝術畫廊增添了又一個洛神形象;魏積軍完成了京劇舞臺上少有的曹丕的塑造;田磊經過該劇的磨練,向文武兼備邁進了一步。
《杜鵑山》復排經典
《杜鵑山》是現代戲經典作品之一,上世紀70年代紅遍大江南北,柯湘的形象深入人心。國家京劇院選取復排該劇參加“2013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旨在繼承經典現代戲,以經典歷練隊伍,培養人才。《杜鵑山》唱腔變化多端、起伏很大,為表現革命者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唱腔調門很高,在此基礎上還有很多奇峰突起的高腔。國家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王潤菁主攻青衣,在楊春霞老師的指導下唱腔更加注重從人物出發,力求將革命者的剛烈與京劇旦角的柔美很好結合。《杜鵑山》以詩化的語言寫成,韻律分明,念白獨特,上下句的起、承、轉、合尤其講究,楊春霞、高牧坤等老藝術家對每段、每句、每詞的每個邏輯重音都有要求,演員們反復琢磨練習,緊密配合,做到最佳呈現。全劇演出氣勢恢宏,唱腔優美動聽,念白韻味濃厚,開打精彩好看,既喚起了老觀眾的深情回憶,也激發了年輕人的觀劇熱情
《杜鵑山》一劇是王潤菁在“青研班”期間向楊春霞老師學習過的劇目。今年,借助“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的平臺,劇院重新打磨《杜鵑山》,導演要求嚴,按原排嚴格規范,舞臺調度一步不差,主創團隊嚴格把關,群眾演員緊密配合,王潤菁實現了自我藝術的一次突破,完成了柯湘角色塑造的“二級跳”。顧謙、張小清、張蘭、高琛等主要配角演員以及群眾演員也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年輕的朋友來相會》展青年風采
京劇晚會《年輕的朋友來相會》是國家京劇院在新編歷史劇、現代戲之外精心策劃創排的一臺節目。該晚會從傳統戲、新編歷史劇、現代戲各個角度切入,選取精彩片段和唱段,精心編排而成。晚會4個篇章張弛有序,精彩紛呈。第一篇章“新蕊綻放,流派芬芳”唱段輕快優美,將觀眾帶入京劇流派藝術百花園;第二篇章“承前啟后,經典之聲”集中展現了國家京劇院的優秀保留劇目精彩片段,令人流連忘返;第三篇章“閃光年華,武動青春”火爆熾熱,觀眾叫好不絕;第四篇章“繼往開來,紅色之聲”中的現代戲唱段耳熟能詳、膾炙人口,讓觀眾過足戲癮。尾聲“甘灑熱血寫春秋”以昂揚之情直抒優秀青年演員豪情壯志,舞臺上下互動氣氛熱烈。流派紛呈的經典唱段、優美的舞蹈、驚心動魄的武打,讓人充分領略到京劇藝術唱、念、做、打的精髓,親身感受京劇藝術的獨特魅力。《年輕的朋友來相會》云集了國家京劇院一、二、三團數十名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研究生、中國京劇流派班學員、“青京賽”等重大賽事獲獎者,薈萃生、旦、凈、丑各行當、各流派的精彩片段。
演出季期間,國家京劇院充分發揮老藝術家作用,延請老藝術家擔當導演、藝術指導。《洛水伊人》延請荀皓擔當導演,萬瑞興擔當音樂設計,李世濟等藝術家觀看排練,提出修改意見。《杜鵑山》延請楊春霞、高牧坤擔當藝術指導,胡炳旭、劉桂欣、王忠信等多次親臨排練場指導摳戲。《年輕的朋友來相會》40余位青年演員都經過老藝術家的悉心指導。劇院分批次組織藝術家、專家觀看演出,演出結束后將籌劃召開座談會,以加強交流,促進思考,提高演出團隊的整體業務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