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藝>新聞眼

      大劇院里搭“古戲臺”,看點如此之多!

      時間:2013年09月06日 來源:《中國藝術報》 作者:張婷

        臺中臺,戲中戲;600年昆曲遭遇不銹鋼戲臺,是兩種藝術“混搭”,也是現代永久性物質材料與不朽的非物質遺產的精神合一。當100年前中國大地上還遺存10萬戲臺,而今不及十分之一時,國家大劇院里出現了別樣的藝術風景。

      昆曲《游園驚夢》在陳志光裝置藝術“古戲臺”演出

        “一邊兒燕喃喃軟又甜,一邊兒鶯嚦嚦脆又圓。一邊蝶飛舞,往來在花叢間。一邊蜂兒逐趁,眼花繚亂。一邊紅桃呈艷,一邊綠柳垂線,似這等萬紫千紅齊裝點……”婉轉低回的唱腔,唯美優雅的身段,舉手投足之間,看得人幾欲入了化境。且慢!鏡頭逐漸拉遠,再瞧這一出《游園驚夢》究竟在何處上演?但見二位昆曲名角兒雖著舊時戲服,身處卻是一座極具現代感的不銹鋼戲臺!

        在這個夏天走進國家大劇院的人,相信誰也不會對這座新落戶的戲臺視而不見,因為它實在太過“奪目”:地處距離戲劇場入口不遠的顯要位置;整體高度約8米,占地面積將近30平方米;通體采用不銹鋼材質鍛造而成——這座看上去亮閃閃、明晃晃的戲臺,其實是藝術家陳志光耗時1年、為國家大劇院“量身定做”的一件裝置作品。

        當有著600年歷史的昆曲與嶄新的“古戲臺”相遇,確有幾分奇幻之感,落座臺下,不知今夕何夕。《古戲臺》如此炫目的“存在感”之于表演本身,是否會喧賓奪主,甚至本末倒置?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此次穿越,又究竟為了哪般?陳志光直言,他要用不銹鋼表達“不朽”之意。

        戲臺本身也是藝術形象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無論是舊時的戲臺,還是如今國家大劇院中最為先進的各式舞臺,它們承載著不同的藝術形式,同時也伴隨著由古至今一代代人的生老病死、喜樂悲歡。從外在建筑而言,藝術的變化可謂日新月異,但它的本質卻從未曾變過,那就是借由作品觀照藝術家與觀眾的內心。因此,無論是過去的戲臺,還是如今的裝置,都不過是一種素材與工具。”在陳志光看來,真正能夠“不朽”的是藝術對人生的體悟與表達。

        走訪過南北方不計其數的傳統戲臺,積累設計中的細節,最后陳志光選擇以浙江臺州的一座清代古戲臺作為原型。“老輩人總講,要活得體面。在人生的舞臺上兜兜轉轉,如今我也步入不惑之年,慢慢地理解了這兩個字的深意。”以“體面”為基調的設計,無論是四角高高翹起的屋檐,頂上的二龍戲珠,還是以金魚與束蓮作為紋飾的守舊,都給人以莊重與優雅之感。跟隨他的講解再仔細觀之,不難發現他的巧思——傳統戲臺屋脊上的神獸,被那獨具標志性的螞蟻所取代。“每個藝術家都有自己的符號,我的符號肯定就是螞蟻。”陳志光說:“在不同的作品中,我創作的螞蟻大小不一、形態各異,但這個符號是一以貫之的。螞蟻看上去是最渺小的動物,但從它們的身上我領悟到一種可貴的團隊精神,這一點很值得人類學習。我將螞蟻的特征與細節放大,給觀眾以視覺上的沖擊,從而喚起大家對生命個體的尊重。”燈光下,螞蟻身上斑斕的色澤與不銹鋼的材質交相呼應,給原本古老滄桑的戲臺增添了別樣的活潑與靈動。

        曾經,作為工具而被演出使用的戲臺,無論它何其精美,都不過是一個被動、極容易被忽略的存在,因為演員們的表演才是觀眾矚目的焦點。但是這一次,陳志光用《古戲臺》使得這種關系發生了逆轉,當鑼鼓點敲響,觀眾凝神仰望,戲臺本身也成為了別具意味的藝術形象。“2008年以后,我著意讓作品走出美術館,走向公共空間,去面對更為廣泛的人群。因為我一直認為,裝置藝術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的互動性。”陳志光強調戲臺自身的“表演性”,通過它實現與觀眾的對話。“當它被放置在公共的平臺上,藝術家個人的色彩就會慢慢被消解,不同的觀眾會以自己的理解對它進行‘二度創作’,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過程。就好比荷蘭藝術家霍夫曼創作的《大黃鴨》,每個人對它的解讀都不盡相同,但如何評價都是他們的自由,我所期待的就是讓大家從作品中發現樂趣。”

        實驗的《古戲臺》

        古戲臺的建筑,與我國傳統建筑的發展、演變密不可分;它作為戲曲表演的載體,又與百姓的生活習俗、文化傳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同在國家大劇院中,與陳志光的不銹鋼《古戲臺》遙遙相望的,正是題為“小中見大——話戲臺”的國家大劇院藏戲臺模型展,那里展示的模型都是嚴格按照古戲臺的規制和外觀進行制作的。“在時間上,兩者是一古一今;在空間上,它們的材質與建筑語言又形成了有趣的對話。古典與現代,這兩種概念的和諧統一,同國家大劇院本身相當契合。”國家大劇院副院長楊玲如是說,“無論是前衛、新穎的建筑造型,還是接軌西方的劇院文化,這里都給人很現代的感覺。同時,作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大劇院又一直致力于讓觀眾領略到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經久不衰的獨特魅力。”

        從2009年開始尋訪古戲臺,楊玲與同事們在不斷深入的走訪中,也在不斷調整著思路。古戲臺承載著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戲曲文化,見證著傳統戲曲輝煌的往昔。另一方面,它不僅是古代能工巧匠聰明才智的精湛建構,更是今人學者鉤沉史詩的生動資料。但古今滄桑,昨是今非。“有一項統計,在100年前,我國的戲臺遺存還有10萬座之多。如今是多少呢?只有1萬座,想想真是很可怕。”楊玲感慨,昔日隨處可見的舞榭歌臺,風流卻已被雨打風吹去。“作為一位當代藝術家,陳志光有很強的使命感,他在了解到古戲臺保護的現狀后,想以自己的創作引出人們對傳統的回溯。與此同時,跟他溝通得越多,我們的思路也變得越來越開闊。”

        究竟該如何定義這件裝置作品呢?不同于傳統博物館中的展覽,它是獨立的藝術作品;與安靜存在于美術館的作品不一樣,它又是能“表演”的。最終,“互動”成為了《古戲臺》的關鍵詞:它之于古戲臺的展覽,不再僅僅是一種延展,更形成一種對比、對照與對話。登上這座戲臺的演出形式,不會局限在某個特定的范圍之內。除了已經上演的昆曲、京劇、民樂四重奏,觀眾還有機會領略來自作者家鄉福建漳州的木偶戲,甚至是西方的歌劇等等。

        “不預先設定什么理念,也不帶任何的主觀色彩,我們希望帶給觀眾的,只是盡可能多維度的呈現。當代藝術的價值,正在于它的實驗性。因此,如果說一定要為這件作品做出定義的話,我想它應該是——實驗戲臺。”楊玲笑道。開放的演出、輕松的互動,對于不同的人也有各種意想不到的“實驗結果”:有的攝影師會埋怨不銹鋼的光澤太亮眼,拍不出漂亮的劇照;有的演員“吐槽”演出的形式太自由,觀眾任意來去,影響他們的表演;大部分的觀眾則覺得這樣的形式很新穎,容易接受。“在每次的演出后,我們都會請大家來填寫調查問卷,觀眾們的留言五花八門,也都很有意思。其實不用讓一件藝術作品承載得太多,也沒有必要板起臉孔提出什么沉重的問題。大家站在不同的角度彼此互動、相互啟發,實驗的目的就達到了。”

        “……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兒茜,艷晶晶花簪八寶鈿,可知我一生愛好是天然?”幾十把椅子組成的“臨時觀眾席”中間,身旁的老者瞇著眼,跟著臺上的曲調呢喃;打扮入時的“潮人”手中的咖啡香陣陣,她起初也許只因為咖啡室滿員才落座于此,但這時也看得興趣盎然。天地自其變者而觀之,萬物無一刻之停息;而自其不變者觀之,山川無盡,天地永恒。與其感喟外在形式的變動,不如細品恒常如斯的藝術本質。于平凡的參與之中,融此刻的所感所悟,“目前”之不銹鋼裝置,不正暗合了千年前的古戲臺。

      (編輯:單鳴)
      會員服務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码AV|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最近更新中文字幕在线|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6| 精品无码人妻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中文高清版| 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五十路| 少妇性饥渴无码A区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 最近2019中文字幕免费大全5| 无码中文字幕av免费放dvd| 中文在线天堂网WWW|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无码内射中文字幕岛国片| 熟妇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观看免费中文视频在线播放 | 最好看的电影2019中文字幕 |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蜜桃|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高清| av一区二区人妻无码| 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 人妻丰满av无码中文字幕| 色欲A∨无码蜜臀AV免费播| 无码av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中文字幕无码人妻AAA片| 在线看无码的免费网站|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无码中文av有码中文a| 久久久久亚洲?V成人无码| 熟妇人妻中文字幕无码老熟妇|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观看| 欧美一级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免费|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