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從熱播劇《推拿》中走出的青年舞蹈家王亞彬,日前宣布將與比利時編舞家西迪·拉比·徹克奧維(Sidi Larbi Cherkaoui)合作最新作品《生長》。作品將于今年11月14、15日在中國國家大劇院首演,而后在廣州和上海演出,明年還將迎來全球巡演。
中國、比利時兩地創作
此次是徹克奧維應王亞彬之邀,在中國和比利時兩地進行創作。新作《生長》自去年10月啟動創作,靈感來源于樹的生長。作品中的6名舞者分別來自中國、美國和希臘。談及此次與王亞彬的合作,徹克奧維對這位合作對象大為贊賞:“她擁有修長和極具表現力的肢體,扎實的功力,精通多種技巧和舞蹈風格,充滿膽識,不畏風險”。
徹克奧維融合不同文化
徹克奧維1976年生于比利時安特衛普。他是歐洲近年最炙手可熱的編舞家之一。他擅長將不同的文化背景融入作品,舞蹈技術則結合了現代舞、芭蕾、街舞、弗拉明戈、爵士舞等。
1999年,他編導的作品在愛丁堡藝穗節中獲首獎,2003年的作品《信仰》(Foi)使他在歐洲一炮走紅。而后他還與孟加拉裔英國編舞家阿庫·漢姆合作了雙人舞《零度》(Zero Degrees),與中國少林寺武僧跨界合作的《舞箴》(Sutra)。
■ 聲音
東方戲劇對我影響很深。這次《生長》也是與舞者合作,充分了解才決定的主題。生長是一個中性詞,它可快可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枝繁葉茂的樹枝是樹根發育的結果,每根樹枝都對應一條深埋土壤的樹根,你越是伸手去抓未來,就越要了解它的過去和歷史。我在《生長》中試圖回答的問題是,“我們從哪里來?又往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