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公布獲獎名單。臺灣作家劉伯樂創作、繪畫的《我看見一只鳥》獲得“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首獎”。佳作獎則由《很慢很慢的蝸牛》《阿里愛動物》《看不見》和《最可怕的一天》獲得。本屆獲獎的作品全部為臺灣出版。對此,第三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的終審評委、兒童文學評論家劉緒源表示了小小的遺憾,他認為大陸的原創圖畫書還處于一個起步階段,“在這一階段中的確是不成熟的作品居多。”
這一屆的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收到了約240份符合標準的參賽作品,經過初審評委選拔,共有27本圖畫書入圍,最終又從中誕生了5部獲獎作品。獲得首獎的《我看見一只鳥》屬于一本科普圖畫書,書中小女孩畫了一只從來沒有看過的野鳥,帶著媽媽一起去尋找,而在一路尋找的過程中,作者用文字和圖畫細致地描繪了臺灣特有的各種鳥類。劉緒源說全書的畫風真實細膩,獲得評委一致贊揚,最終奪得首獎。
而在所有獲獎作品中,劉緒源最喜歡的是《看不見》。《看不見》描述一個“看不見”的男孩,從家里走到公園的旅程,以此帶領孩子參與到一場“扮演視障者”的體驗活動中,“這本書從圖畫、樣式乃至傳達出來的思想都是非常優秀的,非常有特色。”劉緒源說。
■ 鏈接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成立于2008年,因獲得豐子愷女兒豐一吟的支持和允許,得以以豐子愷之名命名。該獎是第一個國際級的華文兒童圖畫書獎,每兩年舉辦一次,面向全球華文童話書創作界,旨在推廣優秀的華文原創兒童圖畫書,及表揚為兒童圖畫書做出貢獻的作者、插畫家和出版商。該獎獎金頗豐,首獎一般會獲得兩萬美元的獎勵。
■ 專家點評
劉緒源:有想象力的作品少
在本次入圍的27本圖畫書中,大陸出版的共有5本。劉緒源覺得其中也有不錯的作品,比如周翔根據北方童謠創作的《耗子大爺在家嗎?》,“但它有故事交代不清的問題,它使用童謠的文字很難解決故事的講述,完全依靠畫面也很難展現復雜的情節。它的小耗子確實畫得非常精彩,可中間有幾個回合交代得不清楚,這是個有缺點的好作品。”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的評獎標準便是選出沒有明顯缺點的作品,“我們希望選出的是成熟的圖畫書。”
關于大陸原創圖畫書的發展,劉緒源近幾年一直有所關注。在他看來,大陸目前的原創圖畫書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想象力不豐富,給兒童創作的圖畫書更接近小說,而不是童話,“包括第一屆得獎的大陸作品《團圓》都是寫實的,不是說寫實不好,但我們有想象力的作品太少。”劉緒源說在西方的圖畫書中,以想象力為主的作品要占到三分之二,其余才是關于科普、成長或現實生活的作品。
另一個問題則是我們的原創圖畫書成書過快,“我們的圖畫書都以漫畫為主,因為漫畫畫起來相對容易,不然就是電腦作圖,而認認真真手繪出有個性、有特色作品的很少。”
■ 評審評語
一本好書
數年工夫
精心做好一本圖畫書,至少要花數年的工夫。希望通過這本書,提倡認真的精神,提倡不懈的努力;而不提倡閉門造車、異想天開、靈機一動、潦草下筆、一氣呵成。現在,粗制濫造的書太多了,而真正下工夫做出來的書又太少了。在圖畫書的領域里,靠巧、靠靈、靠快取勝,不如靠拙、靠笨、靠慢取勝更能長久地留在孩子們的記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