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藝>新聞眼

      青歌賽面臨挑戰 既要見賽又要見節目

      時間:2013年08月16日 來源:《中國藝術報》 作者:吳月玲

        青歌賽30年,推出過無數中國一流歌手,如今也面對選秀節目的挑戰

      難題——既要見賽又要見節目

        中國電視走過的路不過50余年,能在這50多年中,經受住觀眾的挑剔而保留下來的品牌節目并不多,央視的春節聯歡晚會和青歌賽就是其中之一。在青歌賽走過了30年之后,這個品牌如何發展下去,尤其是面對其他上星衛視引進模式節目的激烈競爭時,這一推出過無數一流歌手的電視音樂賽事如何吸引今天的觀眾,是青歌賽的制作團隊時刻在考慮的問題。8月13日,由人民日報社、光明日報社、中國音協、中央電視臺在北京共同舉辦的“堅守與創新——中央視臺青歌賽30年大型研討會”,邀請了“外腦”來為他們參詳未來之路。

        不斷創新的30年

        青歌賽30年,是一個形式不斷創新的30年,1984年,第一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不分專業組、業余組,不分唱法,用錄像的方式隆重播出。當時參賽的選手均是全國最優秀的青年歌手,通過第一屆青歌賽奠定了他們各自未來在中國歌壇的地位。第二屆大賽,根據專家和觀眾的建議,開始按專業和業余劃分組別,同時首次劃分美聲、民族、通俗三種唱法,并且將錄像播出改為現場直播。這三項改革確立了本項賽事的基本格局和樣式,一直沿用到第11屆。三種唱法的劃分改變了中國聲樂賽事的歷史,并影響到了中國聲樂教育的發展和大眾歌唱活動的繁榮。

        這是個夢想的舞臺?!豆饷魅請蟆犯笨偩庉嬂畲毫终f:“這是一個真正的大舞臺,是有志于歌唱的年輕人圓夢的地方。只要稍加梳理就可以發現,如今在歌壇享有盛譽的中堅力量大都經過這個舞臺的洗禮,大都是從這個舞臺開始為大眾所認識的,大都是在這個舞臺圓了他們最初的音樂夢想。”中國藝術報社長向云駒說:“青歌賽是我們自己創出的電視模式節目,電視平臺可以制造、呈現、創造新的節目樣式,這幾種功能都聚集于青歌賽一身,青歌賽本身就是新聞事件,可以吸引新聞觀感的需求。這些都是青歌賽非常有特點的創作模式。青歌賽雅俗共賞,它的雅在于選手的專業性、選手的尖端性、選手的競技性;評委的名家、名人、名言;還有專業的伴奏、專業的知識測評;俗的方面,包括聽名曲、看名人、評委的即興演唱、示范演唱、文化知識測評、《百家講壇》老師的知識點評、馬拉松式的賽事制度,還有傳播過程中的參與性、互動性、體驗性。青歌賽在電視模式上是一種貢獻,是我們獨創的,具有很重要的歷史定位?!?/p>

        歷史只能說明過去,不能證明未來,央視對這一點有清醒的認識。中央電視臺副臺長胡恩說:“在當前各類選秀節目的不斷沖擊下,如何堅守國家級聲樂賽事的品質、品位、品格,堅守全面性和大眾性并舉,堅持三貼近的創作要求;如何在全媒體傳播時代強化時代特色,增強與觀眾的貼近性,等等,這些問題的解決唯有堅持走繼續創新之路?!?/p>

        于是青歌賽在停辦一年之后,今年的第15屆全面創新了賽制。央視大型節目中心主任張曉海參與過每一屆青歌賽的舉辦,他說,今年的青歌賽在賽程方面想了很多辦法。“為了解決青歌賽過于簡單,或者說沒有懸念的困難,于是在賽程中加入了快問快答、金牌主考、節奏考試,同時這幾個環節又增強了比賽的可視性??靻柨齑鹉軌蛭娨暀C前的觀眾答題。金牌主考,對于有一定演唱水準或者是想學習聲樂藝術的觀眾來說,也會非常感興趣,對于現場歌手而言又有咄咄逼人的感覺。節奏考核,這次引進了一套與計算機結合在一起的系統,所有現場觀眾的反映讓我們知道在電視機前也一定會有好的效果?!?/p>

        渲染節目效果是關鍵

        在青歌賽的主辦方對于節目不斷創新有所焦慮的時候,卻也有專家認為這是不必要的,是缺乏自信的表現。中國音協副主席孟衛東說:“全民選秀是電視節目,青歌賽是比賽,這是兩檔子事。全民選秀是錄制好了錄播的,聲音可以反復修校,是一種表演,青歌賽是真正的比賽。”他認為,“青歌賽有自己固定的觀眾群和愛好者,就算是沒有選秀節目有的觀眾也不會選擇看青歌賽。”他坦言自己就從來不看選秀節目。也有學者不太認同他的看法,認為如果不抓住今天的年輕觀眾,就不會有明天的主流觀眾群。所以,“創新”仍任重而道遠。

        青歌賽承擔的選拔歌手的職責,無形中與電視節目要求的藝術性有著矛盾之處。這也是擺在青歌賽主創們面前的難題。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主任李松說:“藝術比賽是比方法,還是比藝術表現?比藝術表現和比方法基本是悖論,比方法就要求嚴絲合縫,比藝術表現就是誰更能感動觀眾。如果沒有統一的方法怎么比賽,又根據什么打分?如果強調方法,可能會忽視作品的感染力和藝術表達,尤其是多樣性的表達。這是青歌賽進一步發展一定要解決的問題?!?/p>

        《文藝報》總編輯閻晶明直言不諱:“選秀節目,不管是用什么方式,它圖新求異的本能是特別強烈的,它們通過各種方式對現場進行烘托,這與青歌賽形成了對比。”但他也認為,這是青歌賽可以加強的一點,例如參加決賽的選手是怎么產生的?經過什么樣的程序?之前是不是很慘烈?競爭是不是很激烈?經過怎樣的評判程序進入到這個平臺?評委和觀眾都有興趣了解這些信息,這些也是渲染節目很好的方式。參加過三屆青歌賽最終拿到金獎的雷佳說,其實每個參賽選手背后也都有故事,青歌賽可以深度挖掘,從而讓更多的老百姓從頭到尾參與?!昂孟襁@是我自己家的孩子,我就會關注,拿到金獎了也會為你高興,這樣可能會更拉近節目與觀眾的距離?!崩准呀ㄗh。

        文化學者張頤武甚至對青歌賽提出了四個跨越的方向:跨平臺,讓新媒體成為節目的重要支柱;跨代際,讓郭敬明的受眾也能感受到青歌賽的魅力;跨群體,讓看熱鬧和看門道的都來看青歌賽;跨文化,讓青歌賽走出國門。

        一個品牌欄目的影響力和吸引力除了節目本身的創新外,節目的后產品推廣也很關鍵,李春林、閻晶明、張頤武等都在這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就是要以組團、巡回演唱會、上央視其他節目等方式全方位用活青歌賽獲獎選手這一中國最頂尖歌手的資源,這是青歌賽的成果,也是青歌賽運營的資源。

        老音樂人閻肅說過:“人生易老,青歌賽難老?!币蚤_放的心態辦節目,青歌賽一定“難老”。

      (編輯:曉婧)
      會員服務
      亚欧成人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网站|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天堂|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青草|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字不卡| 日日麻批免费40分钟无码|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在线| 中国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软件 |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第1页|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欧美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豆芽|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中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αv|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国产| 亚洲无码日韩精品第一页| 无套中出丰满人妻无码| 中文网丁香综合网| 久久久精品无码专区不卡|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а√天堂中文官网8|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色综合久久无码有码| 人妻丝袜中文无码av影音先锋专区| 黄A无码片内射无码视频|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毛片无遮挡高潮免费| 精品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看 | 69天堂人成无码麻豆免费视频| 极品粉嫩嫩模大尺度无码视频|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有码在线| 无码免费又爽又高潮喷水的视频| 久久久久久无码Av成人影院| 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无码| 久久AV高潮AV无码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