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品市場近年來躍升為全球最活躍的市場,但去年的拍賣市場份額卻出現下滑。近日,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和中拍協分別出爐《2012中國藝術品市場年度報告》(簡稱《報告》)和《2012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統計年報》(簡稱《年報》)。盡管兩份報告中的數據略有出入,但市場下滑趨勢及幅度較為一致。藝術市場研究中心執行總監馬學東告訴記者,拍賣市場調整劇烈,但藝術品進出口、畫廊業等則出現了增長,為此未來我國藝術品市場仍現增長趨勢。
藝術品拍賣份額下降達46%
2012年我國藝術品市場在國內文化產業九大類中排名第一,占據了重要地位。在《報告》中指出,2012年我國藝術品市場整體行情出現明顯回調,市場交易總額為1784億元,同比下降15%。藝術原創作品仍是我國藝術品市場的最大交易品類,交易額達954億元,其中拍賣交易額為442億元(未將港、澳、臺等地區的市場成交額計算在內),畫廊、藝術經紀和藝術品博覽會的交易額為460億元。
對于2012年我國藝術品市場交易規模出現的負增長,《報告》指出,主因是行情回調導致國內藝術品拍賣市場交易縮水明顯,同比下降46%,但是非拍賣市場的交易活躍和規模增長,則扭轉了拍賣市場“一家獨大”的格局。
高價位拍品銳減成市場萎縮主因
拍賣市場在中國藝術品市場所占份額縮減的現象在由中國拍賣行業協會聯合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共同發布的《年報》中得到驗證。
《年報》指出,去年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成交額較2011年下滑近47.88%,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首次下滑。造成下滑是因為高價位拍品的銳減。其中,2012年,全國文物藝術品拍賣1000萬元以上成交拍品共206件(套),較2011年減少375件(套);成交額總計46.04億元,較2011年減少90.21億元,下滑66.21%,遠遠超過整體市場47.88%的降幅。
■ 成交額不一致
442億元還是288.52億元?
兩份報告顯示的拍賣成交額并不一致,且出入較大。其中《報告》中為442億元,而《年報》中是288.52億元。
對此,馬學東指出,《年報》中所錄數據均是其會員單位,且是從事文物藝術品拍賣企業,而《報告》所采集數據的面更為寬泛。
中拍協副秘書長歐陽樹英也告訴記者,兩份報告確實因采集的數據等原因有出入,不過對于市場的發展趨勢及漲幅情況的判斷雙方較為相近。記者注意到《年報》中指出拍賣份額同比下降46%,而《報告》則是4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