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每晚10點15分,總會有許多北京觀眾準時守候在熒屏前,收看北京衛視播出的50集大型電視系列片《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
統計顯示,自5月開播以來,此片在北京衛視的收視率同檔期中名列前茅;在鳳凰網、新浪、搜狐等各大門戶網站都有同步的視頻,截至7月12日,點擊總數已經超過2億次,相關評論跟帖達10萬多條。網友“我真的比曹操高”說:“《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傳遞給我們的是一種精神力量。”網友“阿玳兒_24969”說:“看到電視片《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所取得的高收視率和網絡點擊率,體現了電視作品的生動性和社會主義理論科學性的統一。該片理直氣壯地宣傳社會主義觀點,更加堅定了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
電視片在首都高校師生中也引起強烈反響。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總編輯楊生平說:“《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以感性直觀的形式生動展現了社會主義自創立到實現的艱難歷程,社會主義是世界人民實現人類解放之夢,亦是中國人民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唐新月說,觀看電視片,人們能更形象地了解社會主義500年來的起源和發展,認識到我們到底為什么要以社會主義為建設目標。
創作班子著力打造
3月初,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委講師團、北京電視臺開始著手打造50集大型電視系列片《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
創作班子多次召開策劃會議,確定了本片的創作主旨。大家認為,打造這樣一部電視片,在當前的輿論環境下,能夠普及社會主義,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知識,批駁錯誤觀點和認識,激濁揚清,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助于廣大干部群眾堅定信仰、增強自信、明確方向、砥礪意志。
社會主義500年從空想到科學,從一國實踐到多國發展,歷經高潮與低潮,成功與挫折,跌宕起伏,是一個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如何在短短50集內再現這一浩瀚的歷史畫卷?創作班子確定了以500年來社會主義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思想為核心內容,以道路與選擇為主線的創作思想。
全片在內容上,突出道路與抉擇,突出政治性、思想性。全片在表現形式上,突出故事性與知識性。該片每集15分鐘,按照“一個人物、一個故事、一個論斷”的形式,通過講述一個核心人物的一個完整故事,用詞條式的表達方法集中說清一個理論觀點。電視片通過主持人講述、視頻短片、權威專家訪談三種樣式,用人物帶懸念,用懸念帶故事,用故事帶道理,真實展現社會主義發展進程中的探索、實踐;并且運用大量鮮為人知的歷史資料和珍貴鏡頭,對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進行生動而準確的詮釋。在制作中,該片還吸納了三維動畫等新元素,使表現形式更加多樣、活潑,更加符合年輕觀眾的欣賞習慣。
多方力量全力支持
該片在創作上,集中多方力量和智慧,突出權威性和生動性。該片由中央文獻研究室主任冷溶擔任總顧問,由時任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副市長魯煒擔任總策劃,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崔耀中擔任總撰稿,北京大學教授閆志民擔任首席專家,延請社會主義發展史各個階段的權威專家擔任編審。
社會主義發展歷史曲折漫長,要做到條分縷析,并用藝術的形式加以展現,是創作組面臨的嚴峻考驗。電視片在創作過程中,集中首都社科專家、媒體從業人員、黨政機關干部等各方骨干力量100多人,做到專家學者寫理論、編輯記者寫故事、機關干部搞整合、普通群眾當參謀。在創作過程中每一集至少要進行10稿以上的加工修改,每集成片后,實行三輪審片制,第一輪審片不僅邀請專家、領導干部,還邀請普通群眾提意見。通過聚集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基本保證了電視片的嚴謹性、專業性與生動性、通俗性的統一。
眾多專家認為,《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是對社會主義歷史之興替得失的一次集中總結和深入回顧。認真學習社會主義500年的發展史,以史為鑒,我們能居安思危,能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