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電視節目真正永葆青春,必定要以前所未有的開放思路和技術手段,烹出融形式創新、平臺創新、理念創新的大菜,為觀眾獻上時尚而有營養的精神盛宴
電視從誕生以來,就是大眾傳播的主力軍之一,也是最具影響力的傳播媒介。現在全世界有五萬多個電視頻道,僅僅是24小時新聞電視頻道就有150家左右。但正如電視當年給報紙和廣播帶來的巨大沖擊一樣,今天的電視也面臨著新媒體帶來的變革和創新的壓力。
據最近出版的《中國視聽新媒體發展報告(2013)》顯示,截至2012年底,我國網絡視頻用戶達到了3.72億,網絡視頻用戶在網民中的占比達到了65.9%,而全球移動終端消費視頻內容的時長比2011年增加了一倍,視聽應用大規模向移動終端遷移的趨勢日益明顯。
如果未來大家都通過網絡,用手機、平板電腦看視頻了,電視媒體該怎么辦?
眾所周知,電視媒介“渠道制勝”、一家獨大的局面早已不復存在,傳統電視媒體紛紛尋求突圍之策。集多功能為一體的新媒體,在信息傳播上高速、便捷、海量、自主,具有交互性、動態性和多維性。隨著媒體同質化競爭加劇,搶占新媒體平臺和進一步細分受眾成了制勝的關鍵。
電視媒體有廣闊的受眾市場,又擁有較為豐富的牌照資源,在媒介融合和向視聽新媒體轉型方面,進行了很多積極嘗試。中央電視臺旗下的CNTV就在“一云多屏、全球傳播”的框架下,實現了全媒體、全終端的覆蓋,在一些節目的創作過程中,也開始嘗試新媒體化的制作。
以剛剛結束的央視青歌賽為例,這個從1984年開始創辦的電視節目已經成為央視的一個品牌。如何在新媒體日益崛起、受眾轉移趨勢明顯的情況下,保持這個品牌的影響力是一個難題。今年的青歌賽就搞了一場與新媒體的融合、把新媒體的互動特性和節目嫁接的實驗。開創臺網融合的新模式,組建青歌網絡聯盟,聯合傳播推廣,加強搜索引擎優化,同時向6家網站代表隊拋出橄欖枝,通過電視和網絡媒體組隊組團參賽。在擴大媒體覆蓋的同時加強統籌,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全方位對接、融合式發展,實現了在人力、平臺、市場、品牌等諸方面的資源共享。
推動傳統媒體全方位改造升級,全面提升采編播數字化網絡化水平,真正把電視機打造成多媒體終端,是電視媒體向新媒體進軍的必由之路。最近一些流行的選秀節目,就是采取媒介融合后的即時互動,在擴大受眾面的同時也滿足了受眾參與心理,實現觀眾即時收看、即興互動、自由點評,自始至終“以觀眾為核心”。如此一來,電視臺不用擔心沒有觀眾,選手比賽不必擔心后臺操作,觀眾也能感覺到某位選手勝出自己也有一份功勞,可謂皆大歡喜。
今天的很多電視媒體,雖然在向新媒體進軍的理念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解放,但體制機制遠遠沒有跟上。很多電視臺的新媒體部門處在邊緣地帶,新媒體平臺在技術和理念上更是與市場化專業化的視頻網站相比有很大的不足,影響力也有限,這些都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投入,真正為進軍新媒體開疆拓土。
同時,傳統電視節目真正永葆青春,必定要以前所未有的開放思路和技術手段,烹出融形式創新、平臺創新、理念創新的大菜,為觀眾獻上時尚而有營養的精神盛宴。因為對傳統媒體而言,“全媒體”戰略催生的媒介融合之戰才剛剛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