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蘇梅近些年的兒童文學創作,一直投以深情關注的目光。每當她在創作上有了新的收獲時,我由衷地為之高興。這次讀了她的《自然童話繪本》《數學童話繪本》《科學童話繪本》(中國城市出版社2013年2月至7月出版),更清晰地看到她正以堅實的步伐繼續行進在探索幼兒童話創新之路上,對被喻為幼兒“人生第一書”的繪本創作進行了引人注目的探索。由文本童話向繪本童話的轉變,使她的作品以新的風姿呈現在讀者面前。
“蘇梅童話繪本系列”是童話故事與科學知識、語言文字與繪畫藝術的完美融合。在我國剛剛起步、相對薄弱的原創繪本中,蘇梅的作品令人眼前一亮。
蘇梅的作品,無論是自然童話還是數學童話,每一篇都有一個優美的、雋永的故事。這些故事都從鮮活的生活中來,貼近孩子身邊的事物,貼近孩子的心理。故事里蘊含著真、善、美,給孩子的性情和品行以溫馨、快樂的熏陶。比如,《棒棒豬的新領帶》構思精巧,故事編織得奇妙有趣。主人公棒棒豬心地善良,慷慨大度,時時處處為他人著想,他美好的思想行為,像一陣暖暖的春風吹入幼兒的心扉。
蘇梅的童話故事不僅給孩子以情感、品德的陶冶,而且深入淺出、不露痕跡地傳遞了有關自然、數學、科學的知識。這些知識并非枯燥無味地敘述出來,而是巧妙地隱藏、滲透在生動有趣的故事里,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傳達出來。《太陽眼鏡在哪里》中的熊小小收拾滿屋子亂七八糟的東西,把餐具、文具、工具、圖書分門別類地放回櫥柜、抽屜、工具箱、書架上,從中小朋友就不知不覺地初步認知了數學概念中的“分類”。《琥珀和玻璃彈珠》中寫花斑豬竟然蹲在洗澡盆里想變成一只琥珀豬,這個妙趣橫生的故事情節,更加激發了小朋友了解琥珀如何形成的興趣,擴大了他們想象的空間。
“蘇梅童話繪本系列”圖文并茂,是作家、畫家通力合作的成果。我看了這套繪本,深切地感到它既是用語言文字講故事,也是用圖畫講故事,可說是文字、繪畫并重,各自用不同的方法、手段來表現故事的同一個主題,兩者的融合渾然一體。畫家的作品精致、清新、特色鮮明、富有個性,不僅貼切、完整地表達了作家提供的文本內容,而且挖掘了、更加突出了故事中一些生動有趣的情節、細節,從而更充分地發揮了繪本的藝術魅力。例如,在《棒棒豬的新領帶》中跳跳猴彎著腰、低著頭從褲襠下倒著看棒棒豬為他縫補好了的褲子的畫面,突出那兩個圓形大洞,巧妙地融入數學知識,傳神、幽默、好玩,富有想象力,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效果。
“蘇梅童話繪本系列”是適合親子共讀的,它會激勵、啟迪、引領孩子及其父母向往大自然,親近大自然,快樂輕松地走進奇妙的科學世界。在我的家里,《自然童話繪本》就是祖孫三代共讀的。不僅我的兩個孫子非常喜愛書中可愛的麥子小姐、機智的咖啡豆娃娃、逗人的花斑豬,連我這個年逾八旬的老爺爺,讀后也不禁勾起不少童年回憶。回想當年在小學五年級時,傅老師上的自然課,激發起我擁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和熱情。我與同學結伴到城郊摸小魚小蟹、爬上桑樹采摘桑葚、劃著小船到池塘里采菱的情景,至今歷歷在目。我情不自禁地立即帶著兩個小孫子到小區花園、草坪上去。我還向往著有朝一日帶他們到家鄉的田野上去,到遠方密密的森林中去。童話繪本的感染力、吸引力是多么的強烈啊!
優美雋永的故事,含而不露的知識,貼切鮮麗的圖畫,文學與繪畫的完美融合,文學性、知識性、趣味性的有機統一,這是蘇梅童話繪本的魅力所在。 (作者為兒童文學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