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大腳皇后》劇照
豫劇電影《大腳皇后》是一部小投入小制作的電影,但是,創作者把距今644年前,即明洪武二年的1369年,發生的一個歷史小故事所包含的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用銀幕藝術演繹得生動鮮活,闡釋得深刻透澈,既給人以思想震撼,還給人以藝術感染,而且讓人們看得津津有味,看完之后還會細細品味和思考。
明太祖朱元璋的結發之妻馬氏,民間又稱“大腳皇后”的開國皇后馬秀英,在幫助朱元璋打下天下之后,又幫助朱元璋治理天下,措施之一便是廣開言路,還有慎選人才。小故事的緣由是,那一年的皇帝登基周年慶典燈會上,落魄鄉村書生王庸偶遇皇后舅侄馬高才招搖過市,馬高才聲稱要進皇宮找他姑媽要官做。不滿于這種裙帶風的宮廷官場腐敗,憤世嫉俗的王庸揮筆怒題四句藏頭燈謎詩,劍指“大腳皇后”,直刺皇權,即馬秀英假怒的所謂“戲謔本后蔑當朝”。朱元璋看到后暴跳如雷,下令嚴查這樁“諷后欺君”的“題詩大案”,以至于禍及數百無辜書生,直到抓到王庸要將他問斬。皇后馬秀英則堅決反對,“劫法場”救下就要人頭落地的王庸,繼而設計“審腳”,將假話媚上的小人潘俊臣和唯上是從的奴才大太監戲弄得丑態百出,又讓敢于諫言犯上的王庸大膽直言針砭時弊,使他表現出過人的膽識和除弊興利的才能。這個故事所蘊含的大道理,或者說第一主旨乃是:只有為政者廣開言路而不因言治罪,社會風尚里因為懼怕因言治罪而一味唯上是從的說假話、說空話的弊病才能治愈,國家政治也才會因為有了真話的輿論監督而變得清明。點題的正是“審腳”時王庸唱出的這樣一些戲文:“說假話也許混頂烏紗帽,說空話也許能賺件紫羅袍,若是說真話腦袋都難保,空留下,空留下老母嬌妻受煎熬,這、這、這,可讓我如何是好?”然而,他矢志不渝:“就是滾釘板下油鍋,小民也實話實說?!彼殖溃骸靶《灾菍嵲拰嵳f問心無愧,大而言之嘛,為的是江山社稷。……自古道,虛言必詐,偽言禍國,今日說的雖然是娘娘一雙腳,但也有真假是非之別。有道是,君好我好,必有所謀;君惡我惡,必有所求?!彼€唱道:“此風若長,必偽言日盛,是非顛倒,我大明朝國將不國!”對于今天的中國社會,這是盛世危言!更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這就是這部電影的審美價值之所在。
能夠把一個歷史的小傳說故事藝術地演繹成一個當代寓言般的作品,這得益于作為影片編劇導演和制片人的韓志君、韓志晨兄弟對于歷史故事與現實生活對接處的世態人生的獨特發現和獨特感悟,得益于他們不惑于當今文化繁華景象而能明察洞見繁華后面掩蓋著的文化危機,不被一味逐利的市場綁架,藐視三俗垃圾文化的包圍,堅定不移地用一種自由的心靈從事藝術創作。
影片力圖用一流的表達來演繹一流的故事。韓氏兄弟選擇流傳甚廣的地方戲曲豫劇,將豫劇藝術和電影藝術融匯在一起,既創新地保留一部分舞臺戲曲的虛擬和程式元素與特征,又完全實景拍攝,利用時空、聲光諸多造型元素,運用拍攝鏡頭的諸多變化,精心打造鏡頭語言的語法和修辭,使得電影的諸多藝術元素更加深化了、提升了豫劇藝術的表現力,兩兩相得益彰。特別是,他們集中了豫劇藝術界各家劇團的精英,薈萃群芳,眾星拱月,使得影片的領銜主演,著名的新一代豫劇皇后王紅麗從頭到尾如魚得水,一身是戲,表演流暢,精彩紛呈。 (作者為中國傳媒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