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性 文化性 傳播性——專家網友評價紀錄片《京劇》
中央電視臺8集紀錄片《京劇》播出后,在社會上引起較大反響,得到了業內專家和網友、觀眾的好評。
讓觀眾了解京劇走近京劇
國家京劇院副院長尹曉東說,作為創作者的電視人懷著對中國傳統藝術——京劇的崇敬之心,以嚴肅的創作態度記錄這段歷史,讓他非常感動。8集,用8個京劇劇目作為片名很有創意,這個切入點也很好。片中突出了藝術家的社會責任,比如第五集,講到梅蘭芳等藝術家在民族危難之際的骨氣和操守,對于今天的觀眾來說,了解這段歷史很有意義。這部紀錄片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述了京劇的發展歷程,讓不太了解京劇的人也能走近京劇,不再覺得京劇高深莫測,這對普及京劇知識來說,是一件大好事!
中國戲曲學院客座教授、國家一級編劇張永和說,這部紀錄片基本上把京劇從緣起到今天的歷史脈絡給解釋清楚了。一個是它的歷史性,一個是它的文化性,再有一個是它的傳播性。觀看這8集紀錄片是對京劇歷史和知識的一個很好的普及。導演特別注意到了這個片子的欣賞性、故事性、唯美性。好多沒怎么看過京劇的觀眾也回到屏幕前觀看這部片子,收到了預期的效果,傳播了一個很好的正能量。
中國戲曲學院原院長、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周育德說,這部紀錄片不是一部京劇百科全書,也不是京劇教科書,它只是在有限的篇幅里向觀眾提供真實的、生動的、盡可能豐富的有關京劇藝術的資料,引起無論是普通觀眾還是專業觀眾,對京劇這一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某種興趣。就這一點來看,這部紀錄片做到了,而且引起這么大的社會反響,對京劇的普及是件好事。
網友“雅荷仙子”說,紀錄片《京劇》,以北京城為背景,回顧了京劇發展的歷史,通過當今各種研究歷史與戲曲的名人回憶和講述,歷數京劇名角與名劇,讓我們了解這一閃耀著寶石般光輝的國粹。值得關注!
一部高品質的文化精品
戲曲史專家、北京聯合大學教授周傳家說,在有關京劇的同題材、同樣式的作品當中,紀錄片《京劇》應該說是佼佼者。首先,我覺得這個創作團體,懷著對京劇熱愛、敬畏、致敬的心態,用一種歷史的眼光力圖還原京劇真實的歷史,對京劇的起源、發生、發展都進行了一個完整的闡述。其次,我覺得這個片子一個最大也最鮮明的特色,就是它把生活和藝術、中國和京劇,它們之間的聯系都揭示出來了。在這種關系當中,它描寫、訴說、再現了京劇的那種生態環境,所以引起了我們很多人的思考。最后,我覺得它超越了一般的功利的觀點和短視的目光,它是引導人們思索中華民族的這種核心價值觀念,思索京劇在它藝術生產、藝術發展、藝術傳播當中的各種規律。
中國傳媒大學文科科研處處長胡智鋒認為,紀錄片《京劇》制作高端大氣、美輪美奐,把京劇的美比較充分地呈現出來。在當今電視文化產品呈現快餐化的背景下,紀錄片《京劇》這樣凝練、濃重的精品更加顯得難能可貴。在文化生態上,像《京劇》這樣的作品太少,多一點這樣的精品能夠平衡文化生態,對觀眾的審美趣味也是一種很好的引導。
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張同道說,如果說京劇是中華文明的活化石,《京劇》則是紀錄片傳承文明的積極努力,它以華麗多彩的視聽語言傳達了京劇的文化價值和藝術魅力。京劇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大命題,紀錄片《京劇》透過京劇這一元素折射出中國的社會發展與時代變遷,為今天的人們理解京劇、感受京劇、喜愛京劇提供了一個最佳的切入點,是央視傳承文明、傳播文化的標志性作品。
網友“靜子526”說,感謝知己,盛宴回來后及時推薦給我央視一套的《京劇》,一部了解京劇知識的8集紀錄片,引人入勝,拍得不錯。只是覺得作為民族文化中的瑰寶,這部普及片子來得晚了些,京劇那無窮魅力的唱腔與惟妙惟肖的表演理應得到更多人去欣賞。解說者音質很好哦,特別推薦大家一看,也愛上京劇。
(編輯:高晴)
· | 河南:京劇進京演出主打“青春牌” |
· | 形美神存——京劇《洛水伊人》觀感 |
· | 現代京劇《華子良》:經典老劇傳遞正能量 |
· | 戲曲戲歌:“一舉三得”進校園 |
· | 魅力《京劇》,雅俗共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