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魯生陶瓷創作現場
潘魯生陶瓷創作
第55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期間,一場特別的展覽在威尼斯羅塔宮舉辦,展覽以“對話”為主題,展出了現代西方最有創造力的藝術大師畢加索和中國當代藝術家潘魯生的陶瓷和繪畫作品,包括陶瓷、版畫和復合金屬繪畫等140余件。
這場名為“畢加索/潘魯生陶瓷的對話”特別展,收錄了不同文化時空里兩位藝術家陶瓷藝術的杰作。前者在陶瓷中融會了現代主義大師畢生探索之所得,作為非凡想象力和生命力的投射,跳脫既往陶瓷的裝飾傳統,呈現出迷人的大師風采和藝術的獨特生命力。后者是來自陶瓷古國和大國的當代藝術家,以民間藝術孕育和陶冶的視野和當代藝術的靈感加速陶瓷創新,突破傳統陶瓷的制式和規范,創新彩墨語言,賦予陶瓷繪畫新的生命和意味。重要的是,作為時間向度上的后者,并無對前輩大師的膜拜和效仿,而是將從自己文化土壤和人生閱歷中孕育生長的果實,跨越時空并置在同一展覽空間中,交匯和共鳴是深刻而奇妙的。它們就像各自軌道里運行的星宿,發出內在的光芒,其交互生成了新的、明亮的光暈,成為充滿意味的空間。
如何加以理解和評說?是對藝術評論的一次檢驗。因為如果不只是從道家學說、禪宗義理、易經哲學以及存在主義的種種解釋去理解二者在內里的共通之處,如果不只試圖去尋找其中的同與不同,而是真正從對話意義上去理解和傾聽,從美術最本質的東西出發,將其中的體驗和啟示理論化地加以表達,具有建構生成的新的意義。正如藝術史的發展已經證明,“正是視覺藝術,而且只有視覺藝術(而不是文學或社會理論),才最大限度地挑戰了西方已有的哲學和美學基礎,迫使哲學家和美學家重新提出方案”。畢加索與潘魯生陶瓷的對話充滿了解讀的空間和意味,既有藝術家個體激情和創造力的碰撞,也有歷經波折后兩支藝術文脈奇妙的交流與巨大的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