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內蒙古職工文聯名譽主席哈斯烏拉
在被譽為歌鄉舞海的內蒙古碧綠草原上,人們議論改革大潮中繁榮進取的企業文化時,會經常提到原內蒙古職工文聯副主席、蒙古族作家哈斯烏拉。玉山情懷滿玉壺,哈斯烏拉,漢語為“玉山”之意。這位擁有藝術家的赤子之心與獨特才華的馬背民族后裔,是從草原上走出來,在黨和國家的培養下成長起來的作家、文藝工作者。他在擔任內蒙古文聯常務副主席期間,是當之無愧為建設富裕文明的自治區而不懈努力的創業者和勞動者,為偉大時代草原新貌的譜寫留下了濃墨重彩。
2005年4月,哈斯烏拉帶領呼鐵局的幾位業余作者,深入基層細致采訪,創作了長篇報告文學《劉懷玉——產業工人的楷模》,為此傾注了相當大的心血。該書一出版就引起了自治區黨委、全國總工會的高度重視。當年就榮獲自治區“五個一工程”獎,并被區黨委指定為全自治區開展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的必讀書籍。劉懷玉的書剛寫完,哈斯烏拉又在作家協會的組織下積極參與到撰寫自治區杰出的民營企業家——丁新民的報告文學的寫作中。他同青年作家劉志成聯手撰寫了長篇報告文學《百年東方》,該書同樣榮獲了自治區的“五個一工程”獎。2008年4月,哈斯烏拉又將目光投向改革發展中的內蒙古地礦事業,主編了35萬字的報告文學集《高原牧礦人》。時隔不久,同年8月哈斯烏拉作為呼鐵局特邀編輯,和呼鐵局4位作者共同撰寫了榮獲自治區“五個一工程”獎的報告文學《負重擎天》。該書所反映的福生莊養路工區是60年安全生產無事故的全國重點宣傳典型。哈斯烏拉利用職工文聯這一平臺,親自主持,連續組織了“包鋼杯” 全區首屆職工文學創作評獎活動、“包鋁杯”全區第二屆職工文學創作評獎活動和“鐵馬杯”全區第三屆職工文學創作評獎活動。并將獲獎優秀作品編輯出版了《綠野聽風》和《碧水留聲》,使職工文聯會員單位文學愛好者的豐碩成果得以宣傳和展示。
哈斯烏拉對企業業余作者的成長十分關注,先后為十多位各民族作者的作品撰寫序文,鼓勵他們在文學創作的道路上健康成長。陳云是位夢想成為作家的女青年,哈斯烏拉在她的處女作《前生是樹》的序文中分析了作品中所表現的人與自然的美好境界,激勵她用自己婉約多姿的筆去展示跌宕起伏、風光無限的心靈世界,去收獲生活和事業的豐碩成果。白云鄂博寶山軟水化驗工葛俊仙是位蒙古族女青年。哈斯烏拉也非常關注她的創作,并在她的詩集《夢隨心唱》的序文中說道,希望她在寶山腳下,憑借稀土之光,寫出承載至愛美善的心愿,在朝霞閃射與彩云彌空的心靈世界里永遠飄飛。
2006年8月,職工文聯承辦了全國產業(企業)文聯經驗交流會。全國7大產業、14個省市自治區文聯和企業文聯,以及部分大中型企業文聯260多位代表參加了會議,受到多部委的充分肯定和好評。職工文聯因此成為內蒙古文聯各協會中第一個承辦全國大型系統會議的二級單位。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有云:“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哈斯烏拉是一個性情中人,厚重之人。不論在職位上,還是退下來,都是那樣樂觀豁達,時時展示他“歸去來兮不足憂,歌詠群星實堪喜”的精神境界。至今他仍然在為繁榮草原文學藝術殿堂不懈地努力奉獻著。在企業文化工作者和文學愛好者以及文藝界朋友的心目中,他好似一片片璀璨云錦,使那余霞滿天的晚景愈加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