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音樂收費
一場唱片公司、網站和用戶之間的博弈
真要收費了?
蝦米音樂網COO王小瑋最近有些尷尬。此前他的一句“6月5日起包括蝦米音樂網、百度音樂、QQ音樂、酷狗音樂、多米音樂、酷我音樂等知名音樂網站將試行全面收費”,讓網絡音樂收費這一話題再次成為焦點,也將他自己置于輿論的風口浪尖。當媒體和用戶緊盯著6月5日這個日子,以為一些變革不可避免地將要發生時,形勢卻變得微妙和撲朔迷離。整個事件,在6月5日到來這天,以諸多音樂網站的集體緘默和蝦米網的改口終結。蝦米網稱,“全面收費”的表述不準確,“在線聽蝦米的音樂不收費,如果手機下載的話才收費”。
這不是第一次音樂網站收費成為熱點話題,也必定不會是收費事件的終結。了解中國音樂人和唱片業現狀的人,都明白網絡音樂的出現對唱片業的致命性打擊。而下載音樂付費,就跟買衣服、去飯店吃飯、在影院看場電影、在線閱讀小說需要消費者掏腰包一樣,是多么天經地義的事情。
王小瑋放出的消息,并非空穴來風。此前,華納、環球、索尼三大唱片公司要求音樂服務提供商對其版權所有的歌曲在6月5日要統一開始收費。蝦米網將這一不同行業間博弈的信息通過自己的方式放大并公之于眾,且自身開始執行,而其他的音樂網站,用低調和沉默,表明著自己的態度,或者說,用這種態度暗示了當下收費之難。
收費有多難?
其實蝦米音樂網早已實施了下載歌曲收費,記者作為用戶登錄后,發現在線聽歌是免費的,但嘗試下載歌曲時,網站會提示下載一首歌需要付費0.8元。6月5日,蝦米音樂網推出了新的包月和包年服務,具體為:月付15元,可以下載100首高品質音樂;如果包年,一年付120元,則可以下載1500首高品質歌曲。這樣算下來,比單曲下載的性價比高了很多。6月5日,記者登錄曾被王小瑋點名要收費的酷我音樂網,發現下載歌曲依然是免費的。
一個蝦米音樂網的用戶告訴記者,相比其他網站,蝦米音樂網更新的速度更快,特別是一些文藝類的小眾歌曲,非常適合文藝青年的口味。但注冊為該網站的用戶后,他只免費在線聽,從來沒有付費下載過。“我肯定不會花錢下載的。以前下載歌曲都免費,現在卻要花錢買,這是為什么?”他對記者說。這是非常典型的絕大多數網友的心理,網上免費下載歌曲已成為他們根深蒂固的習慣,使這個數目龐大的群體改變消費心理和消費觀念,看來需要一個過程。
這正是音樂網站收費難的原因之一,貿然“全面收費”,就意味著用戶群的流失,已經有收費音樂網站停止運營的前車之鑒。在行業不夠規范、沒有行政手段干預的當前環境下,只要有一家免費下載的音樂網站存在,誰“全面收費”,誰就等于把自己的用戶主動送出,拱手相讓給免費音樂網站。這筆賬,每家音樂網站心里都門兒清。
但這并不意味著收費遙不可及。記者發現,一些用戶的消費習慣正在改變,總有一個群體愿意為音樂埋單。6月5日和6日,記者幾次登錄蝦米音樂網時看到,因為該網站付費用戶的記錄是實時更新,能非常明確地顯示用戶購買信息。在這個不斷滾動更新的網頁上,記者發現,平均每一分鐘就有五六個用戶付費成為包月或包年的VIP用戶。其中,一次購買兩個月的用戶最多,占到了90%以上,相比之下,包年的用戶就比較寥寥。
增值服務效果如何?
在酷我音樂的網站上,有專門的VIP通道,為VIP會員提供各種特權,包括無損格式歌曲無限下載、高清MV下載、尊貴身份標志、去廣告等。每月付10元,即可成為該網站的VIP。酷我音樂的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是網站推出的增值服務之一,以盈利為目的,目前的效果是“還可以”。但這些現在還不是網站的主要盈利點,其收入主要來源是廣告和游戲,“現在能做到收支平衡。”這位工作人員表示。
事實上,在6月5日之前,各個音樂網站基本都推出了各自的收費項目,模式雖然不盡相同,但都作為增值服務,吸納自己的VIP會員。在尋找盈利點和收費模式的階段,這些增值服務都可以看作是中國音樂網站的一種探索和嘗試。比如QQ音樂目前提供“免費在線試聽+綠鉆”的商業模式,“QQ音樂綠鉆貴族”身份可以以10元包月的方式獲得,綠鉆貴族不僅可以擁有正版無損音樂的下載權限,還可以升級本地音樂空間容量、背景音樂等。據稱,騰訊音樂是國內唯一一家對外宣稱賺錢的數字音樂服務提供商。據悉,作為頗有知名度的蝦米音樂網,現在一年的收入約1000萬元,勉強能養活100人的團隊。過去的幾年,都是通過融資來支付每年約2000萬元的版權費用。看來,音樂網站的賺錢時代,還沒有到來。
6月5日,蝦米音樂網推出包月下載服務時,該網站CEO總裁王皓表示,讓用戶為音樂本身的價值埋單,才是他最想看到的產業狀態。的確,在其他音樂網站集體失聲、對媒體選擇沉默時,堅持并提醒游戲規則的便顯得尷尬和另類。一個健康良性的產業,正是在包括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以及消費者在內的各方斗爭和合作中形成并發展的,好在這只是音樂產業發展的一個階段,而不是結果。網絡音樂收費是大勢所趨,這是誰都無法否認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