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落幕的香港春季大拍中,香港蘇富比以21.8億港元的成交總額落下帷幕,而中國嘉德(香港)和香港保利的成交額分別為2.9億港元和6.4億港元,結果都遠超預期。本季亮點包括了6500萬港元落槌的清康熙御制胭脂紅地琺瑯彩蓮花圖碗,以及1804萬港元成交的林風眠《五美圖》等。
因此,北京保利拍賣執行董事趙旭說,“香港春拍給北京春拍開了一個好頭。”這句總結,說出了眾多內地行家聚首香江的期盼和離別時的欣然。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藝術品市場過去積存了不少弊病,可能需要2年左右的時間進行調整。
拍場直擊:
買家眼尖手精 愿出高價搶好貨
“拍賣前,買家心里還有點忐忑,不過結果一出來,比想象的好得多?!贝善餍屑谊愡B勇參加了幾場拍賣會,在香港蘇富比買入了落槌價170萬港元的雍正粉青浮雕纏枝紋碗,以及落槌價400萬港元的乾隆黃地赭綠彩八吉祥五蝠捧壽折沿盤。
“在玫茵堂專場上,完整器幾乎都能賣出;而其他專場就算是普通器物,只要價格合理,也都被‘搶購一空’。之前行家們普遍覺得部分明代的拍品估價偏高,但結果還是出空了?!标愡B勇說,這樣的現象表明,買家的鑒賞水平越來越高了,所以對好的東西愿意出高價,“譬如一對永樂的蓮子碗,上世紀90年代末價格不過120萬~160萬元人民幣,而這次估價540萬港元,且最終拍出了550萬港元的高價。還有一件宋代鈞窯的花盆,2008年時曾出現在紐約蘇富比的拍賣會上。當時由于花盆上有3條裂璺,所以成交價只有70多萬美元。而這一次再現拍場,最終以1400萬港元落槌?!边@種現象令他感到欣喜,“以前不少買家只會死盯著清三代的彩瓷,現在開始對其他好的東西感興趣了,即使是價格高,也愿意出價?!?/p>
除了香港蘇富比外,其他中小拍賣行的成交情況也較為理想。譬如淳浩的拍賣會上,陳玉階舊藏的器物雖然比較普通,但因為估價低,拍品成交價幾乎是正常市場價的一倍。
行情分析:
消除行業積弊 還要假以時日
盡管香港春拍算是個開門紅,但業內人士并沒有過分樂觀。“從預展來看,香港春拍的拍品整體水平和投放量還是不如前幾年。”北京華辰董事長甘學軍認為,市場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目前還處于“淡季”。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市場內在的熱情仍然不減,需求仍在。
廣州藝術品商會會長石金柱告訴記者,由于市場的轉變,拍賣行現在開始嚴格要求貨源,加大力度推“生貨”,這本是一件好事情。但前幾年,部分投資者在市場短線操作、快進快出的弊病及后遺癥現在已經顯現,需要至少2年的時間慢慢消化這種不利因素、正本清源?!耙郧坝型稒C者在行內倒來倒去,一件拍品在同年或者同一季的不同拍賣會上出現,竟然也有利潤空間。但如今市場轉變了風向,這些人已經無路可走了。因為這個行業說大不大,不少買家都知道藏品的來龍去脈,對沒有升值空間的藏品肯定會選擇回避。”
藝術品市場的轉變同樣也會導致收藏理念的逐步革新?!捌┤绱蟛丶覐堊趹?,玩收藏16年,現在開始把一些藏品放出市場。這種現象很正常,因為他80多歲了,需要整理自己的藏品,但普通收藏者要有端正的心態和投資理念?!笔鹬硎荆鐜啄暝谒囆g品市場中獲利的一部分人,其實并不懂行。他們一味地用炒股、炒金的心態炒藝術品,目標就是獲取暴利。而隨著這幾年感受過了藝術品市場的高峰和低谷,他們的心態應該會成熟一些,“有些持有了幾年的藏品升值了,他們不缺資金時,反而會惜售?!?/p>
未來瞻望:
藝術品熱度今年會繼續上升
經過冬歇期,本次香港春拍再度成為業內的開年盛事?!叭ツ晁囆g品市場波瀾不興,大家都想看看這一季怎樣為今年的行情開頭?!笔鹬f,“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藝術品市場還處于‘療傷期’,不過從這次成交結果來看,中國藝術品市場難能可貴地往前發展了一大步?!?/p>
香港保利春拍結束后,趙旭興奮地告訴記者:“預展的人數和辦登記拍賣牌的人數都是去年香港秋拍的兩倍。而且本來我以為這次拍賣主要靠內地買家,但實際上內地買家在中國書畫買家中的比例占40%,油畫專場的比例僅占10%?!敝袊蔚露驴偛猛跹隳弦沧C實,更多的國際藏家參與了本次春拍。
趙旭透露,這樣的人氣和行情與去年相比有很大提升,其中尤為驚喜的是50%的買家是未有記錄的新買家:“大部分國際買家去年只是觀望,而現在開始嘗試購買。未來他們有可能經過香港的拍賣會轉而關注甚至參與內地的拍賣。”香港春拍為市場帶來了樂觀積極的氣氛,所以趙旭預言2013年中國藝術品熱度會繼續上升。
“不過我們還是要看到,藝術品市場目前呈現出板塊輪動上漲的勢頭。買家會適當放棄一些普通的拍品,把資金集中在大東西上,這證明市場的資金量可能有限。”石金柱說。
觀點交鋒
林風眠能否“破億”
此次林風眠《五美圖》以1804萬港元成交,成為香港春拍中國書畫部分的亮點。甘學軍指出,這是一個重要的市場信號:“在20世紀的頂尖大師中,林風眠作品的整體價位與張大千、傅抱石等相比,仍較低。這一次足以證明他的價值被認可了,作品行情有望顯著拉升?!?/p>
事實上,行內關于林風眠是否“夠稱”的爭議一直存在,因為市場上廣泛流通的林風眠作品假的較多。但甘學軍對此不以為然:“齊白石、張大千的贗品就不多?只是現在市場對齊白石、張大千造假的鑒定相對有把握,贗品在高端市場中很難蒙混過關。我堅信,隨著市場對林風眠認可度的提高,對其作品的鑒定技巧也會越來越成熟。林風眠極有可能成為下一位步入‘億元俱樂部’的大師?!?/p>
石金柱則認為林風眠缺乏頂級巨作,且畫作的尺寸普遍偏小,短期內難言過億,“畫家能不能‘跳出來’,關鍵是看其有無扛鼎之作。林風眠沒有什么主題大作,都是‘抒情小品’,未來價格肯定會漲,但很難引領市場潮流?!保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