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箱帳號: 密碼:
      English日本語簡體繁體

      中國美術館50年“觀看之道”

      時間:2013年05月31日來源:中國藝術報作者:張亞萌

      走過50年的中國美術館見證了中國美術事業的發展

        從繁華吵鬧的王府井一路向北,到五四大街上,豁然開朗。即將建成的地鐵8號線站點也要以它命名——中國美術館,不啻為北京乃至中國藝術界重要的文化地標。

        走向它,完全沒有都市叢林中高樓大廈帶給人的逼仄感。7層仿古閣樓式黃色琉璃瓦大屋頂建筑,被眾多美術界人士目之為“中國美術的最高展示殿堂”,卻沒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酷觀感——或許因它有個大廣場,下雨時別具美感;或許因為它1層展示廳外的廊榭,人們累的時候可在那里得到一份愜意;更為重要的,或許是那一片修竹,微風吹來的時候,會讓人“看到”它的沙沙聲。

        通過玻璃花窗的大門步入方廳,這里總是很熱鬧,幾乎所有的展覽開幕式都在此舉行。方廳正面兩側的立墻,總是掛著展覽的巨幅海報——50年了,這些海報總在換。

        自上世紀50年代末,由戴念慈主持設計的中國美術館建筑動工,1963年2月毛澤東題寫館名,確立了它作為國家級美術博物館的地位與性質。從那時候開始,它與中國美術的發展便緊密相連。通過各類展覽使最新的創作與社會見面,形成對創作思潮、現象和藝術家創作狀況的觀察、評價與研究,促進美術事業的發展與繁榮;更為重要的是,它對現代中國美術代表作品的收藏、保護和傳播推廣。50年的歷史,如同那民族圖樣裝飾的展廳大門一般厚重,這里記錄了中國美術的變遷,也構建了美術館事業在新時代的“變革”。

        50年館慶,走過方廳的觀眾,也許要在正中圓廳感到詫異,這里第一次沒有展出任何一件作品,而是用大量歷史文獻和美術資訊構成了一個閱讀空間。觀眾的目光,迎面“撞上”毛澤東題寫“中國美術館”的手書原大復印件;而在那萬眾矚目、幾乎所有藝術家都想要在上面占據一席之地的37米長圓弧面墻上,展示了50年來捐贈者的名字和中國美術館舉辦的4000多個展覽的清單列表。正是他們和它們,構成了50年中國美術的“觀看之道”。

        觀看的記憶

        “1958年,國家確定建立十大建筑,中國美術館位列其中。1958年11月21日開工,1961年11月15日竣工;1962年5月23日至7月23日,由文化部和中國美協舉辦的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20周年全國美術展覽會,也就是第三屆全國美展舉辦,是中國美術館舉辦的第一個大型展覽,也標志著它正式開館。”中國美術館副館長梁江介紹說。

        95歲高齡的藝術家王琦,見證了中國現代美術的發展歷程,亦見證了中國美術館的建成、發展與壯大,他愿意自謙為“中國美術館的建設者”:“當時我在中央美院美術史系工作,國家號召知識分子來建設美術館,我們就在1958年的春夏之交,在周日參加建設美術館的義務勞動,大家的熱情很高,中午都不休息。”王琦41歲時對中國美術館的“觀看”,人們只能靠想象。

        據中國美術館原館長楊力舟介紹,最初戴念慈借鑒莫高窟的設計元素,把飛檐壓縮、重疊在塔頂上。周恩來總理則認為,美術館作為城市建筑,還應該用園林營造出更為休閑的環境,因此他建議給四邊加上長廊,并種上竹林,“這個建筑想法,使中外觀眾贊不絕口”。

        中國美術館的樓梯可謂九曲回轉,但都不高,不愛等電梯的急性子大爺大媽,也能一鼓作氣爬到3層或5層的展廳,即便是在2層閑坐,都能靠著欄桿,以另一種視角看樓下那些傳聞中的大名頭來來往往。普通觀眾可能不清楚,對他們閑逛的區域,中國美協主席劉大為可以給大家作導覽:“上世紀70年代初,我在上大學,到中國美術館看展覽是那時最大的愿望。后來我參加第四屆全國美展和改畫隊,就在中國美術館的樓梯層住了1個多月,特別高興,我對這里充滿了感情?!?/p>

        到美術館看展覽,是上世紀60年代至今,無以計數的藝術青年的希望和學習的必經之途,中國美協副主席施大畏也不例外?!?0年前,我剛剛拿起畫筆,感覺它是美術博物館的標桿。1981年,我的作品參加第二屆全國青年美展,當我看到自己的畫掛在中國美術館的墻上,那種心情,只有當時才能體會?!?/p>

        1979年,中國當代美術史上如雷貫耳的星星美展,在中國美術館東側的小公園展出;1988年,油畫人體大展,票價達到了驚人的2元,當時市民的平均工資也就三四十元,我們卻在老照片中看到,觀眾排起的長龍直接拐到了美術館后街,甚至還有警察幫著疏導。

        “上中央美院附中之前,我家住在海淀區,離美術館特別遠,但也會大老遠跑過去看展覽。后來上了附中,每周同學們都會去美術館看展覽,我記得那時候美院學生拿著學生證還能免票?!?988年在人體油畫大展上作品被公眾熟知的油畫家喻紅回憶說。

        中國美術館給了許多人觀看的記憶。

        全國美展、全國版畫展、抗戰勝利紀念展、收租院展覽、全國藝術設計大展、動漫藝術大展……錢松喦、何香凝、王式廓、董希文、胡一川、羅工柳、黃永玉、傅抱石、劉海粟、古元、吳冠中、張大千、張仃……中國現當代美術史上的名作與明星,全都在這里被眾人的目光“審視”。

        不再是美術界人士的“特權”

        1990年,中國美術館第一次進行大修;5年后,這里又建設了4000平方米的藏品庫和配套用房;2002年至2003年,國家投資1.4億用于對其改造裝修,達到了建筑形象、展廳設計、燈光照明、溫濕度控制、消防報警等方面的國家領先水平。

        館內工作人員有時候會自嘲他們的工作是“奮發涂墻”,每換一個展覽、新增一個策展主題,就要有與它相符的展墻顏色:紅色對應古典油畫,棕色對應國畫山水,白色對應現代作品,還有橙黃、嫩綠、淺紫……為千奇百怪的當代藝術服務,挑戰公眾的辨色能力;5層的不開放區域,有時也會在研討會間隙做個茶歇,天氣好的時候,背靠著蔥郁的景山,可以望見國貿,視野開闊。

        中國美術館的建筑改造,亦呼應著中國美術館事業的發展和功能的轉向。“中國美術館的功能從單一的展覽轉向多樣、立體化——展覽展示、學術研究、修復維護、文獻保存、服務公眾、國際交流……這是美術館的發展方向,也是公眾新的文化訴求?!绷航f。從單一的“看”,向更深、更多、更系統地“看”,中國美術館志愿者、退休歷史教師莊則平有更深的體會:“我作為導覽員,深入到美術館的重要展覽中,印象最深的是特納作品展,還有吳冠中遺作展、鄧拓捐贈展……中國美術館對我來說,是無言的課堂。這里延續了我的教書生涯,又讓我學到很多知識,教學相長、不斷提高?!?/p>

        像莊則平這樣的志愿者在中國美術館中,通常是背對作品——他們面對的是公眾,正如當今的美術館事業一樣。4歲的幼兒園小朋友俞家怡對記者說:“我不怎么喜歡這個美術館,沒有什么好玩的、好看的,也沒有吃的喝的東西。這里太大,走起來好累?!庇峒意膵寢審埮垦a充道:“感覺這里格局比較老,展館布置也相對傳統,幾層的展陳安排不是太合理,應該有所引導,觀者自然會對感興趣的多加關注。這里對于小朋友沒有太多關照,缺少趣味性的展陳,一些民營美術館似乎對此更重視些?!?/p>

        也正因此,評論家李公明認為,美術館的發展之路應該是走向公眾之路。而中央美院美術館館長王璜生更愿意將美術館視作一個“有機體”,要強調美術館在社會學意義上自我生成發展、自我變化增長、自我復制延展的能力以及各種可能性。

        基于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公眾已經看到美術館事業在“以人為本”方向上的掘進。2012年3月2日,票價從兩毛漲到20元的中國美術館免費開放,公眾在門前看到的不再是冷冰冰的票價,而只需讓工作人員查驗一下身份證。每周都去中國美術館,不再是總拿著請柬的美術界人士的“特權”。

        國家美術事業亦拓展與其他國家的藝術交流,包容更多形態的藝術創作。波士頓博物館、凡爾賽宮、盧浮宮、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特列恰科夫美術博物館、普拉多美術館……都將珍品拿到北京;勞申伯格、羅丹、吉爾伯爾和喬治、夏加爾、米羅、巴爾蒂斯、馬格利特、里希特、朱德群、蘇立文……眾多20世紀的藝壇大腕,也在這里接觸了中國民眾好奇甚至崇拜的目光;當然還有來自時尚業的朗萬、拉夸、瓦倫蒂諾……向上看、向下看,聽裝置藝術傳出的音樂,甚至被高科技保留的汗液作品熏得皺眉擠眼。對美術館的“觀看之道”,已經豐富而多元?!懊佬g與歷史、與人性的交疊,在這里進行文化的再生產轉型;通過觀看,我們走向世界,通過觀看,作品影響社會?!笔┐笪氛f。

        未來,需要向北望

        走過50年都沒有作品的樓層——7層,這里工作人員的絕活是擺椅子——研討會、新聞會、公共教育講座、座談,不同內容,不同擺法,當然還有眾多的捐贈儀式。建館初期,中國美術館就把收藏和研究作為立館之本,1961年成立了由劉峴、江豐、米谷、鄭野夫組成的收購小組,第一批收藏了石魯、林風眠、傅抱石的中國畫和版畫作品;1963年開館時已有藏品5000余件,其后又不斷得到李平凡、劉迅、張仃、華君武、趙望云、唐一禾、滑田友、文樓、吳作人、靳尚誼、吳冠中等藝術家的捐贈,目前的收藏總量已逾10萬件。

        如何建立借展機制、如何讓十萬之眾的藏品都與觀眾的目光親密接觸,再現2005年和2007年舉辦“世紀之風——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典藏展”時的轟動?從7層透過窗戶向北望,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文化綜合區內,鳥巢和水立方的附近,將會有一個占地3.1萬平方米的建筑,那將是國家美術館的所在。據官方介紹,2004年原計劃西側擴建的中國美術館在2009年執行國家的“整體易址、重新建設”方案,2012年又經過4次評選,讓·努維爾事務所和北京建筑設計院聯合提交的設計方案最終中標?!澳壳拔覀冋谶M行展示陳列設計與建筑優化的過程,未來的國家美術館將有兩大主題:一是20世紀中國美術固定陳列,其中將會有書法篆刻、民間藝術、國際藝術的專題展示區,還會有重要藝術現象、藝術家的專室;二是為多種形態的視覺藝術提供充分的展示?!敝袊佬g館館長范迪安如是說。

        “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時間濃縮了歷史的存在,博物館、美術館中的歷史是其中的精華。中國美術館致力的,正是建構一條反映中國美術與時代同行并不斷積累和延伸的中國現代美術之路。


      (編輯:黃遠)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蜜桃av|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 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观看下载 | 被夫の上司に犯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人妻少妇无码视频在线|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字幕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AV色欲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无码丰满熟妇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3D| 亚洲国产无套无码av电影|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 手机永久无码国产AV毛片|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中文88|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 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东京热| 中文最新版地址在线| 水蜜桃av无码一区二区| 影音先锋中文无码一区| 亚洲乳大丰满中文字幕| 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AV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无码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日韩区欧美区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大在线| 无码毛片视频一区二区本码| 日日麻批免费40分钟无码| 中文字幕丰满伦子无码 |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免费A级毛片无码A∨|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