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美術館“試水”藝術品保險
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藝術品交易平臺之一,且每年呈增長勢頭。然而在巨額交易背后,藝術品的保管、安全卻處于“裸奔”狀態。之前發生的故宮哥窯受損、“7·25藝術大火”事件均將中國藝術品的安全問題凸顯。
近日,今日美術館和安盛藝術品保險在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試水國際藝術品保險機制。根據協議,安盛藝術品保險將向今日美術館提供藝術品相關安保支持。一直以來是國內民營美術館領頭羊的今日美術館,也成為國內第一家與國際藝術品保險機制接軌的民營美術館。
中國藝術品多半“裸奔”
2011年,故宮博物院科研人員在對宋代哥窯青釉葵瓣口盤進行無損分析測試時發生文物損壞。而今年7月25日,順義一輛載有眾多當代藝術品的汽車在運輸過程中失火。隨后知名策展人沈其斌稱這是自己策劃的《當代藝術:中國進行時!》專場拍賣的大部分作品遭遇大火,該場大火共損毀作品74件,且均未投保。此事件被稱為“7·25藝術大火”。
藝術品具有珍貴特性和不可復制性,這使得藝術品的保管、運輸、布展、展陳等各個環節都具有高風險性、為此安全保險機制也應該是成熟的藝術生態鏈中不可或缺的。
但國內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較多藝術品并未投保。對此,今日美術館創始人、理事長張寶全告訴記者,在國際交流方面,中國的美術館在藝術品評估、保險等環節都沒有很好地解決。類似保管、儲存要有嚴格的要求,館與館的交流要提供藝術品的評估、保險。
為藝術品穿上“護身衣”
在張寶全看來,經歷了場館建設、藏品建設后的今日美術館已經進入軟件管理階段,其中與國際藝術品保險機制接軌則能為今日美術館的藏品、展品穿上更安全的“護身衣”。
據今日美術館執行館長高鵬介紹,今日美術館與安盛藝術品保險自2011年即展開接洽,安盛藝術品保險公司首先按全球風險評估GRASP (Global Risk Assessment Platform)體系,對今日美術館進行了風險評估,經過防火防水防盜、員工識別、藝術品進出流程、運輸安全管理等100多個項目類別的評估,安盛給今日美術館打出了97分的高分。
日前雙方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后,安盛藝術品保險將向今日美術館提供藝術品相關安保支持。雙方的共同關注點在于如何規避藝術品風險、藝術品受損的修復,以及藝術品徹底損壞后的賠付上,進而在客觀上試水建立美術館藝術品安全規范。
■ 釋疑
1.保什么?
今日美術館目前近千件藏品,每年辦展涉及運輸、布展的展品有百余件(不僅限于藏品部分)。安盛藝術品保險將向今日美術館提供藝術品安保,包括藝術品庫存安全、藝術品運輸安全、藝術品布展安全、藝術品展陳安全、藝術品撤展安全等。
2.如何賠?
首先今日美術館和安盛藝術品保險會對所涉及的藝術品進行評估,并約定保證金賠償金額。其次,一旦藝術品出現受損情況,將先進行藝術品受損的修復;如果藝術品徹底損壞再進行相應保證金的賠付。
(編輯:蘇銳)
· | 浙江省美術館:敦煌藝術展 |
· | 美術館之功用 |
· | 正觀美術館開館展“文脈30家” |
· | 志愿者與美術館公共文化服務的反思與未來 |
· | 美術館不能向“錢”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