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藝>新聞眼

      藏族民間音樂守望者:堅持,再堅持——訪香格里拉民間音樂保護協會理事長熱西·才讓旦

      時間:2013年05月20日 來源:《中國藝術報》 作者:蒲 波蒲

      甘孜州新龍縣老藝人(左)步履蹣跚

      從甘孜州得榮縣去往巴塘縣的路上,一座白塔下坐著手持轉經筒的老人

      甘孜州亞青寺的年輕修行者很靦腆,鉆入用于一人打坐的帳篷中

      熱西·才讓旦在雪地中找尋內心的音樂

      康定塔公縣村子里最優秀的即興舞者懷抱著孩子

        一個人獨行,身后留下的是滄桑的足跡,在與天地人的融合之間,沉淀下的是智慧的沙粒。

        第一次見藏族音樂人熱西·才讓旦,是在北京798藝術區白瑪梅朵藝術中心。他著藏族傳統服飾,神情莊重,雙腿盤坐,為對藏族音樂感興趣的在場觀眾清唱了藏傳佛教音樂,聲音悠揚,傳遞出靜穆神秘的音韻之美。

        “其實,藏族的宗教音樂是神授下來的。”熱西·才讓旦的這句話,您或許不太贊同,但他的解釋卻道出了藏族僧人哼唱的一個秘密:“僧人們聚集在一起,在念誦中慢慢進入一個狀態,那種狀態是只有一個人的時候找不著的。它帶有一種氣場,只有現場的僧人們能感受到,就好比搖滾音樂人那種非常興奮的狀態,練太極的人更能理解。”

        這位曾經為了找尋心中的音樂理想、毅然放棄可能為自己帶來美好前程的中央民族大學學位的音樂人,給自己的人生布置了一個艱巨的任務——收集整理藏族民間音樂。在起點,是他孤獨的遠行,對家人、朋友沒有過多的言語;在終點,他沒有任何宏大的目標,只是希望能夠“堅持,堅持,再堅持”。

        迷茫中尋見貝多芬之光

        斗轉星移,時代更替。文化好像大海的浪潮,一波帶來新鮮的海洋生物,一波又帶走時間累積的過去。古老的文化藝術,經受著自然的洗禮。當那一段段由山川地貌、民族民俗所塑造出來的音樂遠走的時候,是揮手告別,還是給它們留下一個剪影?對于熱西·才讓旦來說,答案是后者。

        1999年之前,熱西·才讓旦只是甘南藏族瑪曲縣文工團的一名普通歌舞演員,他甚至不會說漢語,去蘭州西北民族學院聽課,吃飯、出門都得有懂漢語的朋友幫忙。出于對音樂的熱愛,他在1999年以藏語筆試考入中央民族大學進修聲樂。然而,夢想中的西式音樂教育讓他感覺越來越迷茫。

        “我學的音樂不是我想象的感覺,我內心的音樂不是那些西方發聲。”熱西·才讓旦將夢想與現實遠離的原因歸結為文化的差異:“理解西方的音樂需要西方文化修養,而我是在藏族的文化氛圍中長大的。鋼琴不像彈撥樂器,我的手指接觸琴弦時感覺很貼合,而琴鍵是有距離的,擊鍵的聲音總進入不了內心。”

        看著身邊的同學勤奮練習美聲,卻有人不幸練壞嗓子,他開始懷疑中國人與西方人發聲的生理結構不同。“民族地區選拔出來的聲樂學生,在西方美聲訓練下,越來越偏離原先的民族特色發聲,有點像加糖、放鹽的豆汁,不再是原汁原味。而學校沒有人去考慮這個問題。”是選擇4年畢業回老家嗎?熱西·才讓旦擔心自己的聲音也變得四不像,既不美聲,也不民族,就放棄了學業。

        在滿腹疑惑、無人指引的情況下,熱西·才讓旦選擇了逃離,找一切理由不上課,要不說嗓子疼,要不說感冒了,天天去中央民族大學附近的國家圖書館。《貝多芬之魂:德國古典“文化群落”中的貝多芬音樂》這本書給他打開了另外一扇門,讓他知道了一個人內心尋找音樂的根本問題。貝多芬的直面孤獨以及敢于打破先驗的、不堪忍受的和帶根本性的悲劇框架的勇氣,深深地影響了熱西·才讓旦。能如貝多芬一樣,灑脫、幽默、悲憤地擊盆而歌,制作一個理想的音響藝術世界,在音樂中找尋到解救、超脫和靈魂最穩當的歸宿,成為熱西·才讓旦的人生理想和音樂夢想。

        “沒有人指點我走民族音樂這條路,非常痛苦。老師們永遠在鋼琴上,只有自己知道走正確的路。”熱西·才讓旦說。

        想做藏族民間音樂地圖

        一開始出發,熱西·才讓旦想得很簡單,他只有單純的收集民間老藝人音樂的想法,因為“老藝人的聲音沒法模仿,而且現在很少有年輕人去學”。他就拿著卡帶去錄音,那是非常基礎、簡單的方式,音頻質量沒法和現在相比。雖然各方面條件艱苦,家人也不支持,但他還是堅持一個人走了一圈,跑了青海、云南,“一個人去,沒有太大的開銷”。

        “我從內心深處喜歡這個工作,每當聽老藝人講述,我好似挖到金子的感覺。他們很珍貴,讓我學到很多自己過去不知道的音樂。他們唱得很投入,很自然,沒有任何表演。”可是,慢慢地,他發現這不是一個能完成的工作,老藝人一年比一年少,急需用聲音、影像和文字記錄下來。

        在一個人的奮戰中,他也總結了不少與老藝人交流的經驗:“生活中,你不能馬上拿麥克風對著他,他會很尷尬。你要跟他生活一段時間,一起放羊、放牛,勞動的過程中他就會唱。雖然老藝人唱的歌很簡單,但音樂反映的是幾百年勞動人民生活勞作的狀態,非常自然、好聽。”

        由于沒有接受過正規的西方田野調查訓練,他自覺摸索出一個簡單的表格,記錄下藝人的名字、所在地區、是否讀過書等信息,而對歌詞內容只做了簡單的區分。“我想做一個音樂地圖,把村子地形、藝人穿什么衣服都記錄下來,供別人參考。很多人不知道我在做什么,我不講,也不接觸。”熱西·才讓旦的漢語表達有時不完整,卻顯出他的執著、可愛之處。

        “我只要錄下來,保留下來,我的責任已經做到了。中國的音樂教育早晚會改變,不會一直跟著西方走。我采集的音樂,10年、20年后,如果中國的音樂教師要做藏族民間音樂教材,就會有用。那時候,再想去收集保存,已經不可能了。”熱西·才讓旦態度堅定,就算是一個人,他也會把微小的火苗維持到底,何況現今有了越來越多的贊助者、志愿者和志同道合者。

        傳統音樂的魅力一直存在著

        2003年,機緣巧合,熱西·才讓旦結識了中國電子音樂之父張大為。他們在昌平進行了有趣的音樂學習訓練——聽全世界最好的電子音樂。

        “當我聽到非洲的、印第安的音樂,我才意識到藏族音樂應該有更大的發展,民間音樂的根還是在民間。電子音樂修飾掉很多音樂本身的特質,是一種概括性的音樂,不太人性化,似乎少了點音樂的靈魂,而只是音樂人發展的一個平臺而已。我才意識到傳統音樂的魅力一直是存在的。”只要說起音樂,內向的熱西·才讓旦的思維就加快起來。

        從甘南到北京,再到香格里拉,熱西·才讓旦終于找到了一個能夠幫助自己實現音樂夢想的心靈圣地。

        老家美,但沒有外來文化信息。讓全球冒險家像吸過鴉片一樣奔赴的香格里拉,在熱西·才讓旦看來,是一個交通方便、國際交流頻繁的地方。2004年,在那里,他開了一個小小的酒吧“熱西藏樂”,沒有像其他酒吧一樣正常商業運營,但卻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音樂聚會場所,吸引了不少來自非洲、新加坡、歐美的音樂人,甚至還有美國斯坦福大學、威斯康辛大學的學生。

        “我在酒吧清唱,不戴麥克風,訓練自己對內心唱歌。健康的心態對了,唱出來的感覺不一樣。聲音不是壓抑的、擠出來的,后來唱得越來越輕松。我的演唱,讓我感受到很多人的看法。在聲音的處理、歌曲的選擇上,我不是特別迎合流行音樂,我的音樂特別慢。有的人不一定喜歡;有的人沒辦法興奮,反而去沉思,思考個人生活、感情問題……表現各不相同。”讓他最有感觸的是,在酒吧里暫住的七八個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博士哭了。

        “他們根本聽不懂歌詞,家庭條件非常好,可能是我的音樂觸動了他們內心的某個點吧。”熱西·才讓旦笑道:“可是媽媽不高興了,她希望我的生活變好,讓我晚一點唱,因為我一唱,就沒有人喝酒了。”

        除了酒吧演出,他還在當地的學校做免費教學。一開始,教七八個小孩,孩子們樂感好,唱得很好聽,“一張白紙,怎么寫都行”。但教完后,孩子們轉身就唱流行音樂。“他們一旦進了學校,學會考慮發聲方法、聲音位置的時候,演唱就不自然了。”熱西·才讓旦有點惋惜。

        2008年,為了更好地從事藏族民間音樂的保護和傳播工作,由迪慶州民政局批準,熱西·才讓旦發起成立了香格里拉民間音樂保護協會,希望通過社會各界熱心人士的資助和協會志愿者的愛心、努力,一點一滴地把那些珍貴地散落于民間的傳統音樂文化遺產從瀕臨滅絕的危險境地中搶救出來。從去年開始,酒吧已經不再營業,成為了協會的辦公室。

        應該考慮民間音樂的根本問題

        熱西·才讓旦說,他喜歡村莊的生活感覺,在城市里沒法靜下來。與他一樣懷揣音樂夢想來到北京的藏族音樂人數以萬計,他離開了,但更多的人留下了。到底音樂的珍寶在哪里?在城市里,可以更好地出名;到鄉間去挖掘民間音樂之根,卻又有一番樸素的快樂。

        作為音樂人,這輩子要做什么?熱西·才讓旦將這個問題拋給了所有的藏族音樂人。“找作曲,會花很多錢;去民間挖掘傳統音樂,會有源源不斷的靈感。民族音樂人,一定要了解民族的歷史文化背景。只要根不變,唱法可以流行、可以民族。現在音樂人都像坐在沙發上唱歌,其實有了生活經歷,閉上眼睛唱歌,就能聞到曲調誕生的土壤的味道。”

        2012年5月6日,在政府和資助者的支持下,香格里拉民間音樂保護協會開啟了大香格里拉——康區采風之旅,帶著專業的攝影師、錄音師,提前做好路線規劃,全程考察了兩個月左右。

        “我們跑了6000公里,很多材料根本采不到。很多藝人去挖冬蟲夏草了,中途有些藝人也變卦了,變化特別多。最好是一個村子能找三四十個人,有20個人在的話,20個人不在也沒關系。”熱西·才讓旦說,這次大規模的采風經驗不足,田野工作忽略了對音樂背景和歌詞分析的記錄,收集到的材料歸檔也成為一個嚴峻的問題,“非常耗費精力,需要很真誠的人來做這樣的事情”。

        在那年的采風之旅中,他們遇到了年輕時曾在山中修行的甘孜州新龍縣老藝人。老人的聽力衰退,只能靠助聽器來維持。已經有十幾年沒唱歌的老藝人,在采風團隊的一再盛情邀請下唱了兩首傳統的道歌。

        在康定塔公縣,采風團隊找到了香格里拉民間音樂保護協會副秘書長諾爾布兒時記憶中歌舞最棒的塔爾克。他是村子里最優秀的即興舞者,同時又擁有嘹亮高亢的嗓音。這位蓄著長發、滿面紅光的將近60歲的老人,自從家中發生變故后有十幾年都沒唱過了,但一開口,婉轉嘹亮、純凈悠揚的歌聲清泉般傾瀉而出,震住了在場所有的人。

        路過青海果洛,搭帳篷的老阿媽羞澀地唱了擠奶歌、山歌、搖籃曲……從甘孜州得榮縣去往巴塘縣的路上,采風團隊本來為沒有見到計劃中的老藝人而沮喪,卻幸運地遇到白塔下坐著的一群年事已高的老人。他們一邊手持轉經筒,一邊頌唱嘛呢調。在午后陽光的照耀下,每個人的臉上都流露著安詳滿足的表情。

        途徑甘孜州亞青寺時,熱西·才讓旦獨自轉山,被一位年輕修行者悠揚的頌經深深打動。女孩在團隊努力勸說了幾個小時之后,才開口吟唱,但完全沒有了前一天祈請的自然狀態,這讓團隊開始反思采集時與藝人的溝通技巧和方法。

        談及未來,熱西·才讓旦很謙遜,表示“沒有什么希望”,但會一輩子做這件事情。“這是從我內心深處熱愛的一件事情,不是去了解一點表面。民間音樂是在勞動中產生的一種健康娛樂。如果一生有音樂陪伴,你的心態會有特別大的改變,會很放松,思維也不會那么混亂。民間音樂的根本問題,很多人都沒去考慮。音樂人都在各自的位置上,缺少探討。音樂該怎么做,如何教育下一代,其實是很重要的問題。”

        當藏族傳統文化在現代文化的沖擊下逐漸消退的時候,“在一條公路開通3年后,整個地域就變了”的時候,熱西·才讓旦有點焦急。過去一個藏族婚禮要唱曲七天七夜,現在唱一天都不到,多半用VCD代替。民間藝人不受關注,很苦惱,慢慢地也就不想唱了,何況沒有經濟來源。

        兩小時有余,在北京五道營胡同三時服裝店對熱西·才讓旦的采訪接近尾聲時,他即興演唱了藏族地區山區和牧區的音樂。聲音往上往下的山區音樂將高聳的山峰拉近到聽者眼前,悠長的牧區音樂又好比一彎彎蕩開的湖水。民間音樂的社會基礎在變化,只有極少數人在做收集保存工作。然而,不管多艱難,對于香格里拉民間音樂保護協會的成員來說,爭取更為廣泛的合作伙伴,堅持下去,才是第一要義。

      (編輯:白偉)
      會員服務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 人妻少妇伦在线无码专区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麻豆| 无码粉嫩小泬无套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中文字幕电影| 国产拍拍拍无码视频免费| 日本欧美亚洲中文|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去台湾|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水卜樱| 免费看成人AA片无码视频羞羞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不卡 |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免费版在线| 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夲道|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人妻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6080YYY午夜理论片中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av| 一级中文字幕免费乱码专区| 曰韩无码AV片免费播放不卡|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观看|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大豆网 | 99热门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一区| 超碰97国产欧美中文|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无线码| 蜜臀av无码人妻精品| 18禁裸乳无遮挡啪啪无码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