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藝>新聞眼

      非洲藝術家在中國:“這是一次非常棒的旅程!”——非洲英語國家文藝組織運營管理研修班掠影

      時間:2013年05月13日 來源:《中國藝術報》 作者:何瑞涓

        

      學太極,學中國功夫傅亦軒 攝

        

      在鄉村戲臺上何瑞涓 攝

        

      非洲朋友學剪紙何瑞涓 攝

        4月16日至5月6日,中國文聯迎來了首批來自塞拉利昂、贊比亞、加納、莫桑比克、坦桑尼亞、馬拉維、埃塞俄比亞、尼日利亞、烏干達和埃及10個非洲英語國家的17位文化官員、文藝家代表,他們在中國順利完成了為期21天的文藝組織運營管理研修培訓。此次活動由中國商務部主辦、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研修學院承辦、中國文聯文藝研修院實施,旨在增進中非相互之間的了解,促進中非文化交流和中非友誼。

      走近中國文藝組織

      處處皆學問,步步是新奇

        從專家授課,到書法、篆刻、剪紙、昆曲、太極等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互動體驗,再到奔赴各地博物館、藝術院校、文藝院團組織的現場觀摩與交流,豐富而全面的課程安排使非洲學員對中國文化及中國文藝組織運營管理有了深刻的認識和切身的感受。

        羅伯特來自烏干達,是此次研修班非洲代表團的團長。他熱情地告訴記者,蘇州文化藝術中心的當代畫展、南京藝術學院的后現代設計、北京空竹博物館的民間傳統工藝、高淳陶瓷廠的精美瓷器……一路走來,了解了各種文化團體的組織構架和運營模式,也感受到了中國在保護和傳承本土民族文化方面的成就。展覽中的藝術品都非常棒,值得好好保護,烏干達的博物館和展覽是要收門票的,而中國的這些博物館大多免費向公眾開放,這些成功經驗都值得非洲國家借鑒。

        中國藝術家“送歡樂下基層”及其他諸多的文藝志愿者惠民活動也引起了非洲友人的極大興趣。“文聯組織了那么多文藝志愿者去基層服務,您是怎樣讓那么多志愿者為您工作的?在非洲不大可能有這么多藝術家會愿意這么做。”在江蘇省文聯舉辦的座談會上,非洲學員們對江蘇省文聯主席王湛提及的文藝志愿者頗感新奇,紛紛發問。王湛與江蘇省文聯副主席楊企鵬告訴大家,文聯的職能就是把最優秀的文藝節目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基層、學校、偏遠地區等都是最需要文藝的地方,節目送下去之后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這樣的活動本身就是德藝雙馨、品德高尚、藝術精湛的藝術家自發自愿的,通過文聯的組織來回報社會,這體現出藝術家的境界,我們鼓勵藝術家自由創作,藝術是個性化的活動,但是藝術家更有義務營造健康向上的社會氛圍,二者并不矛盾。我們也曾送團到非洲,目的是加強友誼、增進了解,讓非洲人民了解中國文化,非洲的朋友對中國代表團也非常支持,給予了很大幫助。王湛強調:“藝術無國界,中非情誼長。路是人走出來的,中非交流之間路走多了,就會越來越寬廣。”

        中國文聯本身的組織架構也令學員們嘆為觀止。“文聯在各省市都有自己的下屬單位,跟很偏遠的地區也有聯系,只有親眼看到了才能相信!”在他們來華之前從未曾想到文聯是如此龐大的文藝組織,在對各級文聯及其下屬協會的走訪中,他們也學到了不少經驗,文聯在發掘和保護文化方面所作出的工作尤其令學員們體會深刻,認為“文聯做得非常棒”。

        “今天,文藝組織和文化產業越來越成為發展中國家重要的經濟要素,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促進了GDP的增長,中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學員們這樣總結。他們還說,在非洲國家,文藝組織在社會、文化和經濟方面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部分原因在于非洲國家尚未重視到文藝組織和文化產業,文藝組織無論是在本土還是國際方面都是被邊緣化的。“這次研修班將對我們國家的文化產業發展起到重要作用。”通過在中國的學習,學員們對非洲文藝組織的發展有了新的展望:非洲文化歷史悠久,藝術資源豐富,如果成立一個大的組織來推動非洲文化與世界各國的交流,將會是多贏的。5月1日,研修班學員自發成立了一個新的組織——非洲藝術文化和遺產聯盟,以保護非洲文化財富為口號,來喚起非洲民眾的文化意識。

      體驗中國

      這里的人都有happy faces

        從北京到南京到高淳到蘇州,從國際化大都市到六朝古都,從二線城市到縣區到古鎮和最基層的鄉村,每一天的行程都將最真實的中國文化、最真實的中國展現給非洲友人,也改變了他們中很多人之前對中國的誤解。

        在南京民俗博物館的一間教室里,剪紙大師手把手教非洲學員們剪出精致的大紅喜字和蝴蝶。第一次接觸剪紙,他們分外激動和認真,舉著自己剪出的喜字說,要將它貼到自己房間的窗戶上送給愛人,有的學員還即興創作,剪出了兩只鴨子、一朵玫瑰花。經過自己的“艱難”體驗,再看大師的剪紙作品,大家不由得驚嘆:“十幾條魚中每條魚的姿態都不同,連鱗片都各具特色,要多少年的練習才能剪出一幅得意之作呀?!”中國傳統藝術及工藝如空竹、木雕、絨花、風箏、瓷器制作等也都令他們愛不釋手,驚嘆于大師鬼斧神工的技藝,有的人還自掏腰包買下幾個做紀念,深感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與民同樂、和中國老百姓近距離交流,也是此行的重要收獲。在江蘇省文聯的兒童藝術教室里,學員中的非洲鋼琴家約翰忍不住坐下來,彈起一首流暢的鋼琴曲,和中國鋼琴教師切磋技藝。在蘇州文化藝術中心,一群阿姨正練習扇子舞,非洲學員們也紛紛加入。成雙成對的花束扇子舞,舞出了江南的優雅風味,一位阿姨說:“非洲的朋友應該喜歡比較熱烈的舞蹈,我們試試踢踏舞吧!”果然,踢踏舞音樂一起,所有人都手拉手舞動起來,其樂融融,場面分外熱烈。在高淳慢城鄉村,與街上80多歲的大爺大媽合影,跟恰好放學經過的“紅領巾們”握手擁抱,坐在鄉戶人家里討一杯熱茶,抱一抱剛剛蹣跚學步的小孩子,這樣的親密接觸拉近了彼此的感情,學員們說:這里的人都有著happy faces(幸福洋溢的面孔)。到了村里的一處大戲臺,大家紛紛登上幾米高的臺子,自發組成了一個臨時合唱團,唱起了歡快的歌謠,表達出由衷的喜悅。

        “我想留在中國,不知道怎樣可以留在這里。”在與記者的閑聊中,埃及文化部的工作人員杰奎琳忍不住一次次地說。南京給她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那里的人待人和善,生活舒適,每個人看起來都有很高的文化修養。“假如我可以在這里找到一份工作,我的家人一定會很高興。”瑪格麗特來自塞拉利昂,曾在美國教書10年,觀念上受到美國的些許影響,在高淳縣的一個村子里,幫一位賣草莓的大爺搬完箱子之后,她說起自己的感受:這里的人過著幸福舒適的生活,每個人都是笑的,你沖他們招手說hello,他們都會熱情地說你好。“這里的生活讓我想起小時候生活的非洲鄉村,在那里,可以舉全村之力來養活一個小孩,我覺得這里的村民也會這樣做,讓我有一種歸屬感。曾經聽說過一些中國鄉村如何落后的謊言,現在親眼目睹,這些謊言也不攻自破了。”

        一路走來,學員們都在認真地做筆記,或者隨時隨地拍攝錄像,記錄下對中國每一處新的認識;學員中的藝術家們看到處處皆藝術的美景,觸發了創作熱情,走到哪里畫到哪里,走到哪里唱到哪里、舞到哪里。不僅中非之間有了深入的交流,這10個國家的17位成員之前也從不認識,通過這次研修學習,他們成為了朋友,更增進了非洲國家之間的了解。

      共同愿景

      經貿往來與文化交流兩條腿走路

        “孔子說:‘德不孤,必有鄰。’‘德’不僅僅指道德,更是共同的發展理念、共同的發展愿景。”作為此次研修班的帶隊人和主要負責人,中國文聯文藝研修院常務副院長傅亦軒這樣表示。他告訴記者,此次研修班的舉辦旨在踐行十八大精神,落實中國文聯黨組在九次文代會上的戰略部署,加強中非之間在文化藝術方面的交往。“援外不僅是一頭熱,不是說我想把我的價值觀推出去,而是找準他們的需求點,他們需要了解這個最大的、發展極為迅速的發展中國家,了解神秘而豐富多彩的東方文化,我們的課程設計就是要滿足他們的這種需要,讓他們了解一個真實且完全開放的中國。”

        中非之間能夠通過哪些方式加強合作?這是記者隨行期間聽到的非洲學員們最為關心的一個核心話題。“在過去這些年里,非洲國家看到很多中國的非常偉大的藝術展覽,然而在中國卻很少能看到非洲的藝術展,這就造成了中非之間文化交流不平衡的感覺。而且,中國文藝組織和非洲文藝組織之間的信息交流較少。”作為其中一組學員的代表,贊比亞的皮特這樣說。也有學員跟傅亦軒聊天時說起,來到中國之后沒有看到任何跟非洲有關的東西,打開電視機都是歐美或者日韓的電視劇,認為“文化交流應該是雙向的,也希望中國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非洲”。皮特說,這需要中非雙方共同努力,非洲國家在文化、藝術、旅游等方面應該加強與中國的聯系。

        非洲藝術在中國難以尋見,而在來中國之前,不少學員對于中國的傳統藝術幾乎一無所知,雙方如此缺乏了解是記者始料未及的。“說起中國,我們都知道是很友好的,但是烏干達的普通群眾對中國文化基本上沒有認識。”羅伯特這樣告訴記者。中國援助非洲多年,這樣的局面是因何造成的?傅亦軒直言,中國在政治戰略和經濟交流上非常重視和非洲的聯系,近些年來的商貿往來很多,但也不得不承認在文化交流方面還遠遠跟不上形勢的發展。他表示,中非之間的友誼源遠流長,非洲歷史悠久,但是我們對非洲文化的了解卻很少。因而,中非之間除了經濟合作之外,在文化交流方面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中非交往中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就像一個人的兩條腿,應該同樣強壯,如果僅僅是經貿往來的單方面發展,而彼此的歷史文化互相了解得少,那么這兩條腿是不健全的,是畸形的發展。”他也指出,在此前的援外項目中大多是與商貿相關的,文化方面的內容較少,而這次開展文藝組織運營管理培訓活動尚屬首例,這也是此次研修班的重要意義之一。

        “中尼之間的文化交流僅僅止于交換是不夠的,要有質的提升,實現市場化運作,比如可以合作演出等等。”什圖來自尼日利亞文化和旅游部,20多年來曾多次參與中尼之間文化協議的簽訂,他這樣提議。非洲學員還提出經貿合作主要是政府往來,希望可以和藝術機構或民間藝術組織溝通聯系,圍繞共同目標,促進共建。傅亦軒告訴學員,中國文聯愿意牽線搭橋,做實實在在的工作,文聯各協會也可以和非洲合作,又舉例學員們剛剛到訪過的北京市西城區文聯,說即便是這樣的基層組織,下屬也有十幾個協會,并且已經多次組織藝術家到國外采風,基層與非洲之間同樣存在廣袤的合作空間。

        對于繼續交流和來華學習,學員們都充滿熱情,每到一處當得知當地有中外交流項目時就會興奮不已,積極詢問。在江蘇省昆劇院,進入古色古香的院子時他們就看到了外國學生在練習,昆曲《九蓮燈·火判》《牡丹亭·尋夢》、揚劇《百歲掛帥·校場比武》和京劇《扈家莊》等傳統劇目的現場表演令學員們目不轉睛,紛紛豎起大拇指。觀看完演出之后,學員們圍住江蘇省演藝集團副總經理趙京利,咨詢在這里學習昆曲的情況,希望自己也可以做出這樣優美的表演。南京藝術學院有專門的國際教育學院,面向國際招收學生,在這里,學員們仔細詢問來此學習的每一個細節:課程是英語授課嗎?不會漢語能不能來學習?那些外國學生是通過什么途徑來這里的?非洲學生來這里會面臨什么樣的挑戰?獎學金是怎樣申請的?學校通過哪些方式來推廣學生的作品?在得到詳細的解答之后,不少學員都興奮地說:“我要申請獎學金來中國學習!”

        “這是一次非常棒的旅程。”學員們這樣說。這次的研修班結束了,但孕育著中非文化交流的多種可能,是更進一步合作的新的開端。 

      (編輯:單軒)
      會員服務
      日韩久久久久久中文人妻|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韩国三级中文字幕hd久久精品| 爆操夜夜操天天操狠操中文| 亚洲无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 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久久精品| 日韩中文字幕视频| 未满小14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精品人妻va出轨中文字幕|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天堂√在线中文资源网| 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免费播放|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中文视频|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下载 |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色偷偷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惠民福利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乱精品|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中文字幕国产|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久久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岛| 69堂人成无码免费视频果冻传媒|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另类小说|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v日本 |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 久久亚洲2019中文字幕|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色综合AV综合无码综合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精品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看|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 久久综合一区二区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