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地市場中新鮮的食材
便當對東京忙碌的上班族而言,代表的是一種殘酷。由于沒時間午休,在高度緊張的情況下,只好買便當果腹,因此超市的生意很好。但超市便當?shù)钠贩N數(shù)量少,很容易吃膩。相比之下,在銀座附近上班的人則幸福得多,他們可以到筑地市場去買一盒新鮮的鰻魚飯回到公司,對著電腦大快朵頤。
筑地是日本飲食文化當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雖然這個地方不是任何一種食物的發(fā)源地,但沒有它的存在,東京將有一半的餐館會因為“無米之炊”而宣告倒閉。
如果你對日本餐飲文化感興趣,一定要在設定行程時留半天給筑地市場。那里擁有各類的美食,更重要的是,原料都是最新鮮的。
去筑地吃東西是有訣竅的。有不少旅游書都會推薦一兩家店,因此去筑地吃東西時,千萬不要因為排隊的人多,就誤以為排隊長短和味道好壞成正比。究竟如何才能知道哪家店更靠譜?那就要買一本日文的筑地指南,雖然介紹你看不懂,但地址基本都和中文一模一樣。
去筑地的話,坐地鐵非常方便,我從新宿出發(fā),算上換乘,也只不過20多分鐘。這周圍有兩個地鐵站,一個叫做“筑地市場”,另一個索性就叫“筑地”。兩個地鐵站雖然距離不遠,卻能將你引領到不同的地方。從“筑地市場”出來,進入的是場內(nèi)區(qū)域。從“筑底”下車的話,則是來到主營餐具等食物周邊產(chǎn)品的場外區(qū)域。
我翻出自己隨身攜帶的日文筑地指南,找到了一家叫做“壽司文”的店。這里的店名是為了紀念壽司始于文政年間的歷史。而就在它的附近,還有一家店叫做“壽司政”。
這里的東西的確新鮮,但一看你不會說日語,只能指著英文菜單說Set B或者Set C,便覺得你是外行,多多少少欺負你。一開始店家就給我上了一個玉子燒,按理說這東西屬于甜品的范疇,應該最后端上,于是我用凝視的眼神質(zhì)疑了一下板前的壽司師傅,他見我這副神情,便微微一笑。自那之后,東西吃的順口,壽司飯捏得也是松實、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