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足跡遍及全球30多個國家、地區,涵蓋戶外文化、探險、運動、環境等主題,相當于戶外電影領域的“奧斯卡”,而它在品牌推廣運作上的做法和經驗更值得學習和借鑒
2013年班夫山地電影節中國巡展開幕影片《雪山飛俠》吸引了不少中國戶外愛好者
當雪揚起,滑雪板一次又一次地滑過鏡頭,籬笆內的小狗也顯出驚恐的眼神……這是班夫山地電影節中國巡展影片之一《全力以赴》里的場景。從2010年開始,中國的“班夫迷”越來越多,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的“班夫迷”最早大飽眼福,欣賞到世界各地最精彩的戶外運動短片,如今沈陽、西安等城市也加入巡展隊列。對于未來,班夫山地電影節的中國代理人錢海英不敢說特別有信心,但她是一個能吃苦的女人,“未來只要努力”。
班夫中心,不只有戶外
因為班夫山地電影節,許多人認識、聽說了錢海英,她曾經是個理工科女生、在IBM與雷曼兄弟合資的投資公司China Fund做財務分析專員的標準白領女青年。“在China Fund的時候,我做過市場、銷售、后臺運營、投資分析等工作,而且外企的國際視角對我的影響也很大?!卞X海英在選擇戶外、毅然辭職之后,沒有滿足于異國情緣所帶給自己的安逸生活,而是大膽引進了加拿大的班夫山地電影節?;叵胪茝V電影節這幾年的艱辛,她還是很感謝自己曾經復雜多樣化的工作經歷。
班夫山地電影節1976年誕生,由幾位登山、探險、極限運動愛好者共同發起。從上世紀80年代中葉開始,班夫山地電影節開始走向世界,從歐洲到亞洲,再到非洲,直至遍及全球30多個國家、地區。它涵蓋戶外文化、探險、運動、環境等主題,相當于戶外電影領域的“奧斯卡”,屬于加拿大班夫中心的一個項目。班夫中心實際上是全球最大的創意孵化器,超過8000名藝術家、領導者、研究人員通過中心的多學科項目尋找到贊助,把不可能的夢想變成可能的現實。其中,藝術類項目豐富多彩,包括戲劇、音樂、雕塑、文學、數字電影、攝影等各種藝術門類,藝術創作者的作品能夠通過公眾表演、展覽等呈現,并且在每年夏季的班夫藝術節上亮相。
有壓力,也要走更遠
今年3月2日,北京國家會議中心“ISPO BEIJING”會展特別展映了2013年班夫山地電影節中國巡展開幕影片《雪山飛俠》,影片用最先進的拍攝手法向人們介紹了近20年來自由式滑雪運動的發展以及那些雪山飛俠創造的光輝年代。雖然80元一張票,不少豆瓣網友還是購票欣然前往。尤其令人驚喜的是,戶外愛好者們見到了2011年巡展影片《最遙遠的路》中的男主角德國小伙雷克——他在5分鐘的時間里,用1400張自拍照,通過展示發型和胡須的不斷變化,講述了自己從北京到烏魯木齊徒步4646公里的故事。
“今年的影片計劃要這周才能確定。和往年比,電影形式更加多樣,更加好看了,因為去年的班夫山地電影節投送影片的范圍廣,品質提高。國內觀眾還是能夠看到一些熟悉的老面孔。”錢海英高興地說,在國內和影院合作得很好,選擇的影院都位于城市地標中心,觀眾人數增長,影院的承載能力也達到極限,“是采取多次放映的方式還是增加合作影院數量,還在考慮中”。
2012年,“班夫”走過了北京、上海、成都、西安等8個城市,完成了30場展映活動,有超過兩萬人次的觀眾走進影院,這對于錢海英來說,是一個極大的鼓勵。她為引進班夫山地電影節而創辦的英濤思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頂著運營成本的壓力,開始擴員。錢海英說,班夫山地電影節中國巡展的成本是最高的。她細數起來,人力、版權、影院場租、宣傳制作費用、翻譯、拷貝、后臺技術支持等等,需要花錢的地方真不少。
“其他國家或地區巡展可能只放DVD,而且不翻譯,籌備時間不長。另外,國外戶外運動已經深入人心,宣傳上也不需要投入太多人力。而在國內,宣傳就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更不用說翻譯、制作字幕了。雖然巡展影片播映次數不多,我們還是希望制作出高品質的中國版本,帶給觀眾更好的享受。”錢海英說。
經過若干努力,加上上百位人士的積極幫助,錢海英的班夫山地電影節的中國巡展也越來越順利,贊助商從一開始“現金+實物”的支持也轉變為“直接給現金”。但是,為了“班夫”的中國影迷,她還需要更加努力,拓展戶外行業內外的贊助商,“國外的班夫山地電影節的贊助商來自銀行、酒店、旅行社、視頻器械、攝影攝像品牌商等各種行業”。
戶外電影的雙重啟迪
北京三里屯美嘉歡樂影城上演了這樣的場景:一身戶外范兒的年輕人在大廳里頻頻擁抱,臉上的興奮勁兒如過節一般。他們都為班夫山地電影節而來,為戶外生活方式而來,在影院里相聚,也親切地叫錢海英的英文名“Tina”?!鞍喾蛎浴币话愣际芙逃潭容^高,喜愛戶外生活,喜歡旅行。
2010年10月,班夫山地電影節正式落地北京三里屯美嘉歡樂影城,當時采取的是票房分成取代場地租用的模式,結果票房成績一年比一年好。美嘉歡樂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李志良說:“美嘉與班夫山地電影節自2010年以后的合作非常愉快,班夫山地電影節為美嘉打開了另一扇窗戶,看到了戶外及極限題材紀錄片的生命力以及對觀眾的意識、生活方式的積極改變?!庇捎谟^眾定位的契合度高,美嘉歡樂北京分公司也成為班夫山地電影節中國巡展的堅實陣地之一。
新浪戶外頻道主編蔡英元也是班夫山地電影節的幫扶者之一,他很看好班夫山地電影節在中國的前景,“像國外的米勒滑雪電影展等都隨班夫山地電影節而來,從2012年開始在國內打開新局面,以后此類影展會蔚然成風”。但是,目前班夫山地電影節的巡展只是局限于幾個一線城市,“越往二三線城市發展,戶外愛好者越分散,影片巡展對售票的依賴確實需要一個過程”。蔡英元認為,任何活動都離不開商業運作,班夫山地電影節需要售票和戶外品牌兩方面的支持。
很難分清是“戶外愛上了電影”,還是“電影愛上了戶外”。如果給戶外貼個標簽,那是“冒險”、“探索”、“勇敢”、“專注”。觀眾從電影中看到,澳大利亞人蒂姆·科普和他的馬隊從蒙古到匈牙利行程約10000公里追尋成吉思汗的足跡;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攝影記者彼得·麥克布萊德追溯西部生命線的故事;科學家和探險家潛入北極深海,拍攝到如萬花筒般發光的海洋生物……那不只是一個個傳奇、驚險、刺激的故事,而是快樂的生活方式、運動方式?!斑@些經典影視作品給中國的戶外愛好者帶來很多啟迪。”蔡英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