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兒藝神話舞臺連續劇《西游記》(第二部)劇照
中國兒藝家庭音樂劇《皮皮·長襪子》劇照 喬燕冰 攝
在本次政協會議上,首次擔當全國政協委員的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周予援提交了《關于九年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每人每學年觀看一部兒童劇和一部兒童電影的提案》,引起了各方關注。本報記者日前就相關話題采訪了他。
記者:舉世矚目的“兩會”正在進行,“中國夢”是一個令人振奮的關鍵詞。作為新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又是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的“大家長”,您對此怎么看?
周予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是每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作為中國兒童戲劇工作者,我們也有一個美麗的夢,就是“讓全中國的每一個孩子都能看到兒童劇”。
記者:“中國夢”應該是無數個群體自己的“小夢”聚合起來的“大夢”。
周予援:是的。中國兒童戲劇人的夢,與偉大的“中國夢”是緊密相連的。因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是面向未來的事業。今天的未成年人將是實現“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接班人,“中國夢”要在他們的手中從理想化為現實。中國兒童戲劇事業正是關系未成年人心靈健康成長的崇高事業。
記者:為什么這么說?
周予援: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教育,教育的目標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當前面臨的相當嚴重的青少年違法犯罪現象以及少數未成年人的各種不良習慣,說明在下一代的人格養成和品德培養方面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教育培養未成年人心靈美德的最好方式是文化浸潤,以少年兒童喜聞樂見的藝術作品對其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在一個人的童年和少年時代,創造機會和條件,讓他接觸、欣賞優秀的兒童戲劇和兒童電影,從兒童心理和接受能力出發,依靠逼真感人的藝術形象,寓教于樂,具有強大的藝術感染力,對提升孩子的審美意識,培養孩子對自然、對生命的熱愛,引導他們相互尊重和關愛,養成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形成誠實、守信、認真、勇敢、理解、寬容的品格,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強大的不可替代的影響力。
記者:中西方傳統上很看重藝術的教育功能,西方從古希臘開始就尤其強調戲劇對人的精神的陶冶。是不是相對來說我們對戲劇,尤其是兒童劇教育功能的重視還遠遠不夠?
周予援:我們的老一代領導人對此都十分重視。周恩來總理在指導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排練兒童劇《馬蘭花》時,曾經指出:“一切為了孩子。”宋慶齡先生強調:“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通過戲劇去培養下一代,提高他們的素質是最有意義的事情。”許多當代少年兒童教育專家都認為,優秀的兒童劇和兒童電影,是引導少年兒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有效方法,在他們接受義務教育的階段,不僅要上思想品德課,還應當多看優秀的兒童劇和兒童電影,兩者的結合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天,創造條件讓更多的未成年人觀看兒童劇、兒童電影,既是他們享有的文化權益,也是我們兒童戲劇電影工作者奮斗的目標,同時也是各級政府、教育文化部門的重要職責。因此,我今年鄭重提交了《關于九年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每人每學年觀看一部兒童劇和一部兒童電影的提案》。
記者:具體操作層面,您有哪些建議?
周予援:1. 資金保障。在國家教育經費中設立專項資金,用于學校組織中小學生觀看兒童劇和兒童電影,形成專款專用的經費保障機制。2011年全國教育經費實際支出2.3萬億,隨著經濟的發展,還將繼續增長,從中劃出一部分,作為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觀看兒童劇和兒童電影的補貼,是政府財政完全有能力承受的。經濟發達地區所需經費,由當地各級財政負擔;其他地區所需經費,由中央財政和地方各級財政共同負擔。
2. 機制保障。教育部門將觀看兒童劇和兒童電影納入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教學計劃,形成“教育部門與學校負責組織實施、學生每學年觀看一部兒童劇和一部兒童電影、兒童劇院團與兒童電影企業提供有償服務”的運作機制。
3. 質量保障。建立和健全兒童劇與兒童電影內容準入制度,由專業社會團體中國兒童戲劇研究會和中國電影家協會在教育、文化、電影部門的指導下提出標準,省級教育、文化、電影部門,召集相關專家組成“兒童劇與兒童電影推薦委員會”,遴選和推薦適合于中小學生觀看的兒童劇和兒童電影劇目名單,并予以公布,每年一次,確保中小學生看到的是“主題思想健康向上、引導向往真善美、凈化少年兒童心靈”的優秀作品。
4. 生產保障。近年來,全國創作和演出了大量的優秀兒童藝術作品,為實施本提案奠定了基礎,但作品數量還無法滿足中小學生的觀賞需要。政府要加強對兒童劇院團與兒童電影企業資金和人才的扶持力度,建立對創作演出優秀兒童劇和兒童電影的獎勵制度,支持優秀作品的創排資金;鼓勵全國6800多家各類藝術表演團體創作和演出兒童劇,豐富服務少年兒童作品的種類、數量和藝術形式;運用稅收優惠政策,鼓勵社會不同投資主體投資建立兒童劇院團。
5. 試行保障。可選擇部分中心城市和經濟相對發達的地級市開始試行。在試行中認真調查研究,不斷總結經驗,發現和解決實際問題,注重搞好和其他已經開展的少年兒童服務項目,形成切實可行的配套運行機制,力爭用兩三年的時間在全國推廣實施。
記者:提出如此具體的構想,足見您對兒童戲劇重要性的深刻認識,及其助力青少年建構自己精神家園的重要作用。
周予援: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對中華民族和國家的重要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利用少年兒童特別喜愛的優秀兒童劇和兒童電影,引導未成年人明辨是非,追求真善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宋慶齡先生曾經鄭重指出:“有些事是可以等待的,但少年兒童的培養是不能等待的。”
記者:除兒童劇外,您還關注到哪些問題?有哪些建議?
周予援:《未成年人保護法》1991年通過執行,希望各級政府切實加強法規執行力度。保護法第一章第一條就寫到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保護法中還提到青少年宮、兒童活動中心等免費開放,影劇院、體育場館等按有關規定對未成年人免費或優惠開放。從中也可見身心健康多么重要!戲劇教育對未成年人的世界觀的形成會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