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藝>新聞眼

      文藝批評:耕耘在果實與雜草交迭的田野里

      時間:2012年12月31日 來源:《中國藝術報》 作者:王學海

        ◎作家于自身生活的經歷與磨難、生命的體會與領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決不可尚無一點生活經歷,便傲視一切祖先光輝厚重的文化遺產,毫不思索地進行十分隨便的“創作”。

        ◎英國文學批評家彼得·威德森所說,“作為一種高尚的審美領域的體現,文學是在捍衛人類的利益,在與平庸的商業化侵襲對抗”。正是我們缺失了這樣的審美教育,一路走來的這些“廢話詩”才會在某個階段一波又一波地掀起竄紅的熱浪,才能使“薛蟠”、“焦大”成其行吟詩人,讓“李白”、“杜甫”們欲哭無淚。

       

        歷史在每一個重要階段都會有文本與詩學精神的沖突,繼而引出社會對詩學精神的需求,并在其增豐的過程中對應時代的檢驗。為此,說文藝批評是耕耘在一片果實與雜草交迭互纏的田野里,一點也沒錯。它需要高遠與睿智的審美眼光。當下經濟社會因受高科技與經濟的高速推進發展,文學的嬗變也令人刮目。

        以健康營養的作品抵制文藝快餐垃圾

        所謂嬗變,一是原有的文學樣式已經結束了它全部的能量發揮,二是由此,原有的文學樣式已不會再繼續成為朝向未來行進的既具指導又系唯一的標準。一句話,自“五四”新文學始的學習西方文學的寫作樣式,已到該“終結”的時代。嬗變的另一個新象是,新的文學寫作已跳出現實主義、現代后現代主義寫作樣式的文學,正以最有影響力量的銳不可擋之勢洶涌而至,構成與老一代作家繼續在使用的習慣寫作模式的文學并存,共同構成當下發展中的新文學。從這個意義上去認識,我們就會抓住文學發展的內在脈絡:即文學的嬗變是在有繼承中的創新,創新又不可能完全脫離一脈相承而來的經典文學。

        但這嬗變事實又非常的不單一,即隨著年輕一代的探索性文本(包括他們創辦的文學雜志《文藝風賞》《最文學》等)的涌現,一批垃圾式的雜草也乘勢強力盛開。這一方面是由于年輕一代乘因特網的便捷而加入文學創作的眾勢之優,讓人在自由空間滋生了強盛的創作力量,在這狀態下,又飛快帶出了隨心所欲,不受文學規律約束的隨意性。還有一大群追捧者無知又無畏地熱鬧著閱讀的介入性。另一方面是“技術的誤導”讓不少會使用鍵盤的人,誤認為搞幾個詞的串聯,就是文學,編一二個土白故事裝綴一下就是文學。面對這些輕率的舉動,不得不讓人要冷靜去思考一個新的老問題:審美價值的迷亂與精神價值的缺失(賴大仁)。譬如近期出現的以廢話寫作為特征的“烏青體”的“廢話詩”。在消費時代與多元文化共有的公共空間,這本也無可厚非,因為網絡本身是中性的。但一個背離了詩學范疇的“文本”,在客觀上卻阻礙了詩學意義上的品質提升,從而讓它淪為無聊的文字游戲。因為不管是雅文學還是俗文學,文學的底線是不能被任性踐踏的。

        作者也許想以大土白與日常生活場境的白描,企圖去解構傳統經典創作的技巧和敘事結構,或以反諷式的修辭創新一種審美效果。然而,由于連文學創作的基本審美底線都未守住,所以,這樣的形式與敘事策略,只能是審美價值迷亂之下的低俗和精神價值缺失之下的忤逆。我們說的創作底線,就是詩本身應該是詩,它應該以自己精巧的修辭與優雅的形式結構創造給讀者以“健康營養的文化”(庫爾特·馮內古特),而不是以非詩(不像詩)的形式騷亂與玷污已有從《詩經》至今數千年優秀傳統的詩美。

        當然,也許就會有人詰問,文學創作是自由的,詩與非詩,誰說了算?誠然,創作是自由的,但它正像書法一樣,得有個度。當我們看到不少當代書法完全撇棄了章法、結體,任由自由之手任性揮灑,以致亂線紛飛,結構哄散,完全是一副野蠻人耍潑撒野的惡俗相,連狂草也驚嘆不識其為何家之傳承時,以中國的文字為基調的作為一門藝術的中國書法,在這里還有意義嗎?“烏青詩”亦如此。在一個無限自由的網絡空間,你寫是你的自由,但若要以詩的文體闖入文學的殿堂,那你首先必須自己得有文學素養的底子,然后又得遵循文學創作的規律。素養使你的修辭有質地,規律讓你的詩行有詩意,雅在俗中隱現,俗在雅中升華,一句話,意象應該有詩意,這才能成其真正的詩。那種“口水化”、“脫口秀”式的分行句子,是不能算作真正的詩的。這也不是誰說了算的問題,而是文學本身予以作品是否有藝術水準作甄別的一個最起碼的審美標準。

        上世紀九十年代亦曾盛行一時的口水詩,與當下的“烏青體”,其中一個實質性的要害,是它們對于文學的不敬,也即無有敬畏文學的文明意識。若說國外流行培養一個貴族需要幾代人或數十年的努力,那么,培養一個詩人或作家也是同樣此理,這里的“幾代人”與“數十年努力”,在于作者自身對幾代經典文學的閱讀和數十年寫作的歷練的文學素養。就作家而言,文學就是靈魂的姐妹,要真正進行創作,他必須要學習前輩中外古今的文化精粹,然后在探索中給作品注入新的生命活力,更有一些著名的作家,他們或以靈魂的叛逆,或以折斷的翅膀,從生命的體悟中去積累,再激發出文字,才寫下不朽的詩篇。所以,作家于自身生活的經歷與磨難、生命的體會與領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決不可尚無一點生活經歷,便傲視一切祖先光輝厚重的文化遺產,毫不思索地進行十分隨便的“創作”,輕率弄個句子分行即為詩的那般淺薄與可笑。也曾聽到贊許者認為這是文學的“又一先鋒行為”,殊不知先鋒藝術狂放縱達在于汲取前幾代藝術精華基礎上的自由,是內心情感與藝術錘煉相融后行云流水式的抒發,而非嘩眾取寵式的空虛與無聊。為此,你更要睜開眼看看文學寬廣的天地以及行進中的主流趨勢。有句話說得好,你把眼睛睜開了,就看到了別人,同時也給了自己光明。也許文學敘述已經屬于過去,但事實上文學永遠是行走在歷史與現在同時的軌道上,她以語言結構故事,產生鮮活的思想,以思想扛起擔當,蓄發社會的精神能量。

        是時候給自由創作的平庸性踩剎車了

        從“梨花體”到“羊羔體”到“烏青詩”,這樣一路走來的一個現象,讓我想到在閱讀環境和新一代中國知識人的心智狀態發生內在變化的今天,我們同時在奇幻、驚悚等對入世未深的年輕心靈具有初級吸引力的文本上,以及他們努力在摸索與創新屬于他們的新的文學樣式的同時,我們更要注重以真正的創造去抵制平庸,發出一種屬于文藝自身的積極的回應。自20世紀下半葉始,隨著數字時代的日新月異,文藝越來越走入尋常百姓家,它與百姓的距離,也由閱讀(觀賞)的審美距離,因借助電子設備的技術手段,已變為可以自由滲透,甚至可以自主改造成為每個人的文藝。所以,當它一度曾出現“全民顛覆”的文化現象時,我們的精神警惕,我們對抵制平庸的指認就變得尤為重要。于此,把真正的文藝中的審美價值、精神意義與歷史性再次提到一個高度,乃是每個文藝批評家面對當下現狀。所以,對網絡文學中自由寫作的庸俗性,踩一下剎車是詩學精神的當下體現。

        文學的價值,是在歷史與生活的進程中漸漸體現的,而非急功近利,滿足一時的某種物欲。她是生活不朽的行吟,是歷史行程中的張力。這正如英國文學批評家彼得·威德森所說:“作為一種高尚的審美領域的體現,文學是在捍衛人類的利益,在與平庸的商業化侵襲對抗?!闭俏覀內笔Я诉@樣的審美教育,一路走來的這些“廢話詩”才會在某個階段一波又一波地掀起竄紅的熱浪,才能使“薛蟠”、“焦大”成其行吟詩人,讓“李白”、“杜甫”們欲哭無淚。就文學的文學性而言,彼得·威德森還說過這么一句話:“小寫的文學是在批評之外而獨立存在的,然而大寫的‘文學’卻完全是由批評創造出來的?!边@就使得批評必須要有自己的眼光。針對中國當下的文學現狀,批評必須挺身而出,要以英雄主義的姿態,勇于指責流弊,警醒非文學把文學拉下水,以批評的“除魅”(雷蒙·布東)勇氣與正義感,堅決不做和事佬或贊歌派,去保障文學高雅健康地行進與發展。指責流弊之一,是當汽車進入千家萬戶(包括電瓶車,助動車與摩托車)之時,一個“捷駛”的中國時代已經到來,但文學應該還是行走,腳踏實地寫深刻反映當代社會轉型中的現實體驗,唯一與捷駛時代相呼的,只應是電腦寫作與出版速度,而非以“捷駛”解構沉穩中前行的寫作,任何“捷駛”式的寫作只會導致文學的淺泛化與變性快餐,而不能使文學在原有良好的基礎上更高層次地發展。從書寫層面而言,文字可以任你海闊天空亂寫。但就文學而言,文字決不可隨意涂鴉,否則,就不是文學而是粗制濫造,是制造視域污染。就人而言,沒有比生命對人更重要的東西。就文化而言,沒有比文學更圣潔更崇高的精神享受與啟示。指責流弊之二是近期有人將50種古典名著,包括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在內及《古文觀止》《論語》等語言、思想類名著都大言不慚地宣布:“不必讀!”盡管也許出此狂言者有反其意而用之之意,但客觀上所起到的誤導作用,恰是迎合了當下浮躁淺閱讀的不良風氣。我們不苛求作家,特別是年輕一代作家,一定要有所謂宏大敘事或有強大歷史感作品的深度與廣度。作家的作品可怕的不是沒有宏大與歷史,而是他們的創作頭腦里沒有宏大與歷史的精神。走過現代的后現代,它的意蘊也是創新,它的意義在于為時代、世界與文學提供一種更具時代性,也更具文學性的文學新作,從而也為作家的新一代面貌,詮釋更具時代意義的新維度。

        批評的詩學精神與審美眼光

        轟動一時的法國藝術家馬塞爾·杜尚的《泉》,把一個小便器照原樣搬進美術館展廳,并以《泉》的命名傲視經典藝術,這其實只是對傳統的已成經典的藝術觀念的一種破解式的“行為藝術”,究其本質,杜尚的《泉》只是藝術觀念上的創新,或是藝術創作思維中的逆反與挑戰,而不是作品本身(事實上小便器未經杜尚藝術地加工再創造,依然只是個生理需求上的用具而已),它應該只具觀念性質上的,并非真正意義上的藝術品。小便器作為《泉》,從藝術性上去審美,它本身絕對應該不是被創造(創新)的藝術品,也決不可能因其被挪移了放置的位子,就質變為藝術品了。這一“百年的歷史誤讀”,以藝術本身而論,恰恰是我們由被這一位移的假象所迷惑和錯誤的宣傳荒謬的藝術判斷誤導所致,今天是由我們這一代美學者向世界作一澄清的時候了!對于這慘痛的誤讀,我們再由此回到文學上來看,雖然不應該只是繼續在維系原先,但她的創新決不可是低層次的變異,或是另一種的平庸。低層次的變異和另一類的平庸。其實質是一種悲涼的倒退。文學更應該是打破舊有,在摧毀中去建構新的文本。那種毫無審美價值地去迎合廣場狂歡,網眾娛樂,或為潛在的“被電視”而去創作,最終失去的是靈魂工程師的歷史美譽與文學作品自身的美育功能,同時淪陷的,也是作家自我的人格與他的文字的美學光彩。

        詩學的精神穿越文化的不同層面,歷史之鑒也無一日不在訓示我們:文藝批評要堅持詩學精神與自己審美的眼光。

      (編輯:韓雪竹)
      會員服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无码|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精品亚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视频| 最好看的电影2019中文字幕 | 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蜜桃|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 中文字幕乱码人在线视频1区 | 亚洲男人在线无码视频| 草草久久久无码国产专区|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日木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6 | 韩国三级中文字幕hd久久精品 |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免费福利| 毛片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夜夜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二三四在线播放免费观看中文版视频| 日日麻批免费40分钟无码|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无码午夜福利软件|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HD|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站|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亚洲色中文字幕无码AV| 国产精品无码成人午夜电影|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a|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第2页|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人妻色偷偷久久| 青青草无码免费一二三区|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 亚洲av无码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系列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