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日荷花別樣紅——看電視劇《麻辣女兵》
電視劇《麻辣女兵》在湖南衛視熱播,引發了廣大觀眾特別是青少年觀眾的熱情關注。我也很喜歡這部電視劇,主要基于以下兩個原因:一是它成功地塑造了“90后”的當代士兵群像,尤其是湯小米這樣一個新穎鮮活的藝術典型;二是作為一部反映當代軍旅生活的青春勵志劇,它的思想主旨積極向上,同時具有廣泛的話題性和社會關聯性,引人深思。
不能不承認,看《麻辣女兵》,首先牢牢地吸引了我們視線的,是劇中那群青春勃發、活力無限的“90后”孩子們。他們從祖國的四面八方走進當代軍營,陽光,敏銳,多才多藝,卻又有些迷茫,怯懦,不知所措。湯小米就是這群“90后”孩子的典型代表。從來沒有見過這樣聰明機靈又能鬧騰的孩子,從來沒有見過這樣可愛可氣又真實可信的當代士兵,因為“不按常理出牌”就是湯小米的典型特征。錯綜復雜的矛盾沖突就這樣圍繞湯小米們的軍旅生活展開。在信息化的社會環境中長大,湯小米們自以為見多識廣,凡事都要問一聲為什么,偏偏軍營的紀律是鐵,必須學會服從和面對;獨生子女萬千寵愛在一身,貧家兒女貧亦嬌,但是軍隊只有嚴格訓練、嚴格要求,必須鍛造流血不流淚的鋼的意志。
不難看到,該劇的主創在塑造湯小米這群孩子們的藝術形象時,采取了平等觀察的視角、正面描寫的筆觸,并且通過對改革開放大環境下火熱軍營生活的真實反映,不吝給予青年一代真摯的期望與祝福。湯小米們不是才華橫溢,只佩服有真實才能、強大本領的人嗎?軍營中藏龍臥虎,會讓你永遠感覺學無止境;湯小米們不是強調自我又害怕孤獨,珍視朋友又難以合群嗎?軍營生活會幫你濾除心靈的雜質,在生死依托的層面上銘記“戰友”的含義;湯小米們不是渴望成功、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嗎?當代軍人枕戈待旦,厲兵秣馬,總是在祖國人民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會讓你真切體驗到獻身使命的自豪。當“麻辣”女孩們歷經坎坷,逐步成長為忠誠無畏的當代軍人時,這一代青年也給我們的軍營帶來了新鮮的時代氣息和生機勃勃的喜人景觀。
《麻辣女兵》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更致力于深入開掘湯小米們精神成長的軌跡,在跌宕起伏的過程中發現耐人尋味的內蘊。從劇中我們看到,“麻辣”作為一種張揚的個性,顯然與湯小米們的成長環境息息相關。時代進步、社會發展、生活富裕、網絡信息無所不有,湯小米們的個性就一定趨向于是今天這樣的而不可能再是過去那樣的。是以與時俱進的態度去正面解讀、熱忱保護和積極引導孩子們的個性,還是墨守成規地一味打壓、枯燥說教來扭曲孩子們的個性?這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嚴肅的社會話題。毫無疑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長路徑,今天的年輕人沒法復制前人的成長模式,人總是要長大的,中國的未來一定要依靠湯小米們以及更年輕的一代代人建設發展。我們看到,湯小米在肆無忌憚的任性中猛然看見了爸爸鬢間的白發,頓時明白了父母總會衰老、自己總要長大的現實,經歷了一連串的委屈和痛苦之后,她終于懂得了選擇和放棄,將自己爭強好勝的積極一面在軍營生活的大舞臺上盡情地發揮。湯小米們的成長經歷告訴我們,使命感、責任感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外力可以強加給年輕人的,而是需要孩子們在生活的歷練摔打中逐步領悟的。
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在軍旅與青春勵志主題之外,《麻辣女兵》還隱藏了更寬泛、更深刻的社會主題與成長反思主題。比如說,湯小米的“不按常理出牌”固然有年輕人的偏激情緒因素在,但是,當父母的如果能夠反思自己生活態度、教育方式的“常理”是否合理,家庭關系、親子感情完全可以更加人性化,更加和諧;帶兵的人如果能夠反思自己的傳統帶兵方法、作戰理念的“常理”是否過時,也完全可以實現軍營訓練效率的提高和戰斗力的提升。劇中,湯小米的家庭終于破鏡重圓,湯小米和她的戰斗團隊也在對抗訓練以及實戰考驗中脫穎而出,這樣令人欣慰的結局既符合藝術的邏輯,也符合生活的邏輯。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近年來軍旅電視劇創作可謂佳作迭出,局面喜人,而《麻辣女兵》更是別具一格,在追求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統一方面做出了新的嘗試和努力。我想,“麻辣”只是外在的形態,兵味、軍魂才是劇作的靈魂。如何形神兼備地反映當代軍旅生活、刻畫當代軍人形象,《麻辣女兵》的成功經驗值得我們認真總結學習。
(編輯:偉偉)
· | 變革年代軍人的心理堅守 ——觀電視劇《成長》 |
· | 自辦“超市”把劇賣給觀眾 |
· | 電視劇《紅高粱》在高密開拍 |
· | 電視劇億元時代:別只認明星臉 |
· | 電視劇《推拿》出書被指侵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