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藝>新聞眼

      大設計:藝術對話科學

      時間:2012年11月23日 來源:《中國藝術報》 作者:蒲波

      納米精華 保羅·托馬斯、凱文·拉斯沃思

        藍天白云下,一個個白色燈柱排列開去,沿著嶄新的道路向天際延伸……中國藝術家邱松以這組“會呼吸的燈”參展第三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該設計源于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它以太陽能和風能為動力,一方面將城市中的尾氣吸入“體內”,經空氣凈化裝置轉變成清潔空氣后排出“體外”;另一方面通過頂端LED照明裝置為城市提供高效的照明。

        150余年來,在世界工業文明的突飛猛進中,藝術與科學攜手催生了現代設計。當今天的藝術設計遭遇信息、生態、智能和其他高新科技時,全新的、跨學科的“大設計”概念形成了。日前,第三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在中國科學技術館舉行,與會專家探討了藝術與科學的內在關系、如何拓展和深化藝術與科學研究、提高藝術與科學的創新水平以及促進藝術與科學的和諧發展等話題。

        藝術和科技:重復的還是分開的

        李奧納多組織1968年在巴黎成立,一直秉承著這樣的原則,在藝術和科技之間尋求完美的結合。李奧納多董事會成員馬克·赫伯特和戈登·諾克斯也出席本次研討會,與中國學者分享李奧納多組織在文學、藝術、科學方面的探索項目。

        “藝術和科技之間,它們到底是重復的,還是分開的,還是互相以交互的形式存在的?”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藝術博物館館長戈登·諾克斯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而這正是現在的藝術家和科學家所面臨的共同問題。他介紹了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正在進行的一個跨學科項目,該項目希望參與者能從中思考“自我與世界、自然的關系”。他認為,藝術家在想象未來方面有比較好的優勢,科學家喜歡拿著一個清單去確定打勾,每件事情都踏踏實實落實。“我們可以讓藝術家和技術人員在一起工作,把探索、假設、異想天開的想象和非常嚴謹的學科精神結合起來,做非常準確、有科學性的藝術創造或藝術想象。”

        納米藝術:物質是一個肉體

        如果說人的肉體是一個集群,那原子如何又成為像肉體一樣的集群呢?澳大利亞多媒體藝術家朱利安·施塔頓以《納米技術與材料邊界的重組》為題,談到一種新的視覺的可能性。他以此次澳大利亞藝術家保羅·托馬斯、凱文·拉斯沃思的作品《納米精華》為例,探討空間的邊界、尺度和生命在細胞層面上的呈現。

        《納米精華》是一套交互式視聽裝置,旨在構建起一種親身體驗,參觀者可以通過自己的呼吸與配樂的畫面進行交流,以便從納米的尺度上考察科學的世界與先驗的世界。作品中,呼吸與生命的開端有著牢固的概念性和隱喻性紐帶。作品用懸臂式原子力顯微鏡掃描人類表皮細胞從生到死所取得的數據生成一系列分層的納米拓撲圖,以呈現生命精髓的混合隱喻景象。“上帝用7天來創造世界,最終創造了人。正巧皮膚細胞是用7天從活著的狀態到完全死掉。”朱利安·施塔頓說,藝術與科學的結合產生和諧的共生體,重新定義“什么是有機體,什么是無機體”。

        “克隆天空”:什么是真實?

        希臘的揚尼斯·米哈洛迪斯博士在研討會現場做了一個有意思的試驗,他要求將室內的燈都關掉,將研討會的空間變成一個“山洞”,以體驗什么是柏拉圖所說的“real”和“true”兩個不同的真實。他展示了一個特殊材料制成的雕塑,雕塑里面有一個“天空”。這是他所參與的天空克隆項目中的一件作品,可以讓美國航天局用來捕捉天空中的塵埃。

        “這種材料是一個內部高度連接的固體,它可能是有機體,也可能是無機體,它的密度非常低,表面積非常大。它本來的功能是用做空間望遠鏡里的隔離材料,化學結構是一個海綿體。你從一邊向里吹氣,氣就從另一邊出來了。非常美麗的‘空無’,就是這個材料的特點。”揚尼斯·米哈洛迪斯博士說。他認為,不論是藝術還是設計,都是有彈性的。藝術的彈性可以把藝術拉到科技那邊、設計那邊,但是當藝術太靠近技術那邊,就會像橡皮筋一樣彈回來。所以說,藝術跟科學的結合要更智慧地結合,而不是機械地結合,否則會產生很多危險。

        新媒體藝術:公共性與個性體驗

        隨著社會財富的增長和公眾對公共空間藝術再造的需求,新媒體藝術在公共領域中的表現能力成為一個焦點。藝術的本質是呈現個性的獨立和文化的差異性,怎么在兩者之間進行一種平衡和重合呢?新媒體藝術被認為是一種方向性的實驗。

        新媒體藝術家金江波談到,當前新媒體藝術存在以下特征,一是新媒體藝術家的身份變得模糊,很多藝術作品不單是藝術家完成的,還包括軟件工程師、硬件工程師甚至公眾參與;二是新媒體藝術在數字化空間流傳,其場域具有共同性;三是創作目的的公共性,希望引起公眾的介入;四是內容符號的公共性,即大眾所熟知的符號被藝術家進行再創造。

        不管是新媒體藝術還是納米藝術,都找到了藝術與科學相融合的通道;不管是藝術還是科學,它們都需要想象力和創造力。意念也好,思維情感也好,藝術、科學以及二者所形成的設計作品,都一樣需要公眾的理解,在感染公眾的同時幫助公眾更好地認識生存的世界。正如展覽發起者、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說過的,藝術與科學基于人類創造力的共同基礎,追尋共同的目標——真理的普遍性和人類的未來世界。

      (編輯:韓雪竹)
      會員服務
      中文字幕手机在线视频|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无码中文字幕乱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第23页| 国产久热精品无码激情| 天堂新版8中文在线8|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 亚洲伦另类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a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v日本| 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线|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东京热|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观看| 久久久久久精品无码人妻| 在线看中文福利影院| 无码专区中文字幕无码| 最近2019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 亚洲av福利无码无一区二区 | 无码性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а天堂中文在线官网| 蜜臀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麻豆|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百度| 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无码| 香蕉伊蕉伊中文视频在线 | 一级中文字幕免费乱码专区| 中文无码喷潮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 天堂网www中文天堂在线|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无码|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 午夜人性色福利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大桥未久| 无码少妇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动态|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