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辦的“2012年秋季首都電視節目推介會”上,電視劇高產低質的現象再次成為與會專家討論的熱點。
不可否認,創作的“短平快”對彰顯電視劇世界生產大國的地位有所裨益,但在繁榮的背后,卻是因產量過剩而引發的質量危機,尤其是在時下消費文化語境中,電視劇創作的雷同化現象愈發嚴重——如題材跟風、風格同質、情節復制。管窺此景我們得知,電視劇原創性的匱乏已導致精品數量屈指可數。這急需電視劇創作者在對現實和社會精神風貌宏觀維度的審視下,建構起電視劇新型的敘事話語,繼而促進國產電視劇從生產大國跨入創作強國的行列。
過去的前三個季度,國產電視劇類型的創作狀況各有不同,如翻拍劇不溫不火,家庭劇獨領風騷,歷史傳奇劇引領主流浪潮,諜戰劇及青春偶像劇持續低迷,穿越劇“顛覆”歷史真實而遭禁播,宮斗劇僭越傳統倫理而遭棄等。雖類型創作的狀況迥異,但創作方式大都殊途同歸,如制作周期短,作品沉淀時間不夠,不可避免地導致了精品缺乏、質量低下,令觀眾興味索然。
譬如,近幾年家庭倫理劇中充斥著婆媳斗、兒媳斗、公婆斗、姑嫂斗等千篇一律的各種斗法。“斗”是設置家庭沖突的敘事手法,它雖有利于情節跌宕起伏的發展,但對“斗”法的無限放大會容易誤導青年的價值觀,使得他們把家庭斗爭作為自己未來生活的幻象,甚至當做日常生活中的調味品。此外,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其他類型劇的創作中,制作者在“商業決定創作”的原則指導下,將命題作文式的話題交付給編劇創作,編劇自身沒有太多話語權,只能隨波逐流設置一些違背現實矛盾沖突的母題,對敘事母題的運用只停留在表面,進一步導致了作品的雷同化趨勢。
眾所周知,母題是電視劇創作的關鍵要素。俄國民間文藝家普洛普在《故事形態學》中指出,母題是一個可變項,在母題的基礎上他提出了“功能”和“行動”兩種敘事元素。此外,法國戲劇家喬治·普羅第劃分了三十六種敘事方式。電視劇的敘事母題可謂類型多樣,各有千秋。青春偶像劇中,男生的帥氣與叛逆、女生的嫉妒與誹謗、灰姑娘與王子結合等敘事母題,如《回家的誘惑》;主旋律電視劇中,不同黨派勢力間的爭斗、革命的艱辛及革命者的不幸、革命領袖的壯舉、軍中領導者的魯莽等敘事母題,如《長征》;歷史劇中,奪嫡或皇上立儲、后宮的陰謀與愛情、邊疆征戰及權謀文化等敘事母題,如《康熙王朝》。
針對當下國產電視劇情節同質化引發的質量危機,國家相關部門和創作者應該如何尋找創作突圍的路徑?
政策支持、法律健全和市場規范。首先,政策的支持是基礎。日前,國家廣電總局已批準設立“中國電視劇優秀原創年度劇本大獎”,作為中國電視劇的第一個文學大獎,其獎金總額高達1000萬元,每年都會評出十大優秀劇本、二十個入圍劇本,每個劇本都有豐厚獎金,并委托出版社結集出書,邀請制片方投資拍攝。此外,法律的健全是強有力的保障。設立相關的影視著作版權法,對抄襲影視劇故事情節而侵犯原創者著作權的行為,嚴懲不貸。再者,市場的規范化運營是良性平臺。電視劇制作市場要設立相應的門檻,嚴控社會閑置資金和熱錢的盲目投入,規范市場的正常運行。
接地氣,緊扣時代脈搏。我國電視劇市場已經遭遇到發展瓶頸,數量供大于求,質量參差不齊。一方面,這種現狀離不開中國電視劇產業的不健全,從而導致市場混亂無序的競爭;另一方面,在很多情況下作品的質量高低,并非因為后期的制作出問題,關鍵因素是前期策劃與劇本創作漏洞百出,特別是對敘事母題肆無忌憚的復制,從而造成了電視劇供求關系的變化,導致整個市場優質的資源價值嚴重稀釋。針對這種現狀,創作者創作中要緊扣時代的主題,敘事母題要緊貼時代精神風貌,如,和諧、仁愛及公平等引領時代的風向標。創作者不要一味地迎合市場化和功利化的需求,而對自身所肩負的社會責任意識置之不顧。
堅守歷史真實和提升創作自覺。米蘭·昆德拉指出:“歷史背景是人活動的舞臺,但所敘述的歷史須有利于揭示人物的存在境況,同時歷史本身也應作為存在境況而被理解和分析?!币虼藢v史真實性的把握就至關重要?,F在很多穿越劇、宮斗劇,脫離歷史的真實性,人物的言談舉止、服裝及道具的選取不符合時代面貌,尤其是劇中暗指著對權力、恩寵、一夜走紅、一夜暴富的向往和對享樂主義的崇拜,人性中惡的一面被無限放大,既無益于認識歷史,也無益于思考人生。因此,電視劇創作者要挖掘歷史的內涵,體會真實的現實生活,戒除浮躁,提高自身的創作自覺意識。
彰顯民族精神和歌頌傳統倫理道德。目前,在電視劇的創作中,題材范圍狹小并不是其創作的弊端和盲點,關鍵是借助何種藝術表現形式來傳達普世的傳統倫理價值觀和彰顯民族精神。首先,敘事母題要真實還原民族性的本質,要折射出中華民族所獨具的集體情感和品格,如愛國主義、勤勞奮進、自強不息、不屈不撓等,它要始終堅持以一種向上的力量來指引觀眾,要突出反映老百姓無處不在的生活命題和人生價值。其次,中國人歷來就對家庭具有深厚的愛和眷戀,家庭中的團圓和和諧要積極傳達,向觀眾展示正確的人生觀、道德情操和倫理價值觀,傳遞愛心、美德,創造出極易引起廣大觀眾共鳴的藝術真實,實現對觀眾倫理道德向上力量的引導。
國產電視劇的創作要追求主流價值觀創新表達,彰顯時代精神和社會主流意識形態,遵循中國文化價值觀,反映社會的思想潮流和倫理道德。電視劇創作者要在此原則的指引下,深入研究歷史、社會和現實,提高自身素質和創意能力,從而突破雷同化、同質化的創作窘境,提高國產電視劇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