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此獻給平凡而又卓越的人”,電影《雨中的樹》片頭一句話,道出了創作者的初衷,也碰撞著人們心里最柔軟的地方。這部為黨的十八大召開獻禮的影片已在9月下旬與全國觀眾見面。該片由曾合作過《云水謠》、《張思德》、《鐵人》等優秀作品的導演尹力和編劇劉恒再度攜手打造,匯聚了王志飛、丁柳元、劉佩琦、雷恪生、王成陽、吳軍、岳紅、馬精武、賀小書、倪大紅、王茜華等國內老中青三代優秀演員。
影片以中共四川萬源市原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李林森的生前事跡為藍本,從一個平凡人的視角講述了他在國家干部、父親、丈夫以及兒子等多個身份中發生的感人故事。
樸實講述:
平凡人生也能震撼心靈
電影《雨中的樹》講述的是四川省萬源市原組織部長李林森正直為官、誠心為民,最終操勞過度,不幸病逝的故事。故事以兒子李東陽追尋父親李林森生前足跡為線索,串聯起李林森曾生活工作過的地方、曾交往過的人物,以及他生前說的那些樸實卻鏗鏘的言語,將李林森短短42年的人生通過父子間跨越時空的對話,生動地展示在觀眾面前。
在導演尹力的鏡頭下,李林森是一個平凡的人,但有著高尚的靈魂,“李林森的不平凡是在他不懈地追求生命意義中體現出來的,他始終保持善良、真誠的本性。這就是我們在影片中力求表達的主題,我們就是要為這樣的人立傳!”
與以往同類影片不同的是,《雨中的樹》并沒有把一個先進人物塑造成高大全的形象,從導演到演員,甚至是背景中的細節都要求還原生活,追求質樸。在拍攝中,劇組在當地征集服裝,當地老百姓獲悉是為拍攝李林森的影片,紛紛傾囊相助。尹力表示,這部電影凝聚了最團結的陣容、最大的努力和最好的心思。
真摯情感:
演員敬業精神讓人動容
《雨中的樹》中,王志飛扮演的李林森有喜有悲有幽默,非常接地氣。有意思的是,這個人物還特別“摳”,買膠鞋、坐摩的都不忘砍價。
“笑著走進來,哭著走出去,簡直精神分裂了。”這是王志飛拍攝《雨中的樹》的最大感受。上一秒還沉浸在歡聲笑語中,下一秒可能就悲傷逆流成河,一悲一喜交替上陣,苦煞了王志飛和扮演李林森妻子的丁柳元。片中,在李林森彌留之際,丁柳元與王志飛上演了悲情一幕。為達到最佳效果,兩位主演連續拍了4條才最終通過。由于入戲太深,他們在導演喊停后還深陷悲情無法自拔。
《雨中的樹》匯聚了國內眾多實力派演員,他們中的很多人甘做綠葉。劉佩琦在片中飾演兢兢業業的基層干部程世新,受到李林森賞識被提拔。雖然戲份不多,劉佩琦依舊認真對待。原本拍完自己的戲份已離開劇組,因為導演一句“還不夠完美”,他又回到劇組重新拍攝。劉佩琦說:“拍電影就不應該有遺憾,我辛苦點無所謂,重要的是要將遺憾降到最低。其實,片中像我這樣的綠葉很多,也正是我們這些綠葉,更加襯托主人公的平凡而卓越。”
此外,該片還吸引了許多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傾情加盟,他們不管每天收工多晚,第二天都會準時抵達拍攝現場。沒有一人喊過苦,喊過累,敬業精神令人感動。扮演李林森母親、年近八旬的賀小書帶病上陣,發著高燒堅持把戲拍完。雷恪生只為讓導演抓到最自然的瞬間,從半米高的水泥臺上連續跳下多次,在場工作人員都替他捏了一把汗。
場面逼真:
劇組走遍90多個外景地
尹力的劇組在圈中是出了名的能吃苦。尹力透露,劇組走遍了四川大巴山90多個外景地,最近的一個外景地離駐地也有50多公里,期間更是克服了暴雨、冰雹等惡劣天氣。不僅如此,劇組在拍攝完塌方戲份的兩天后還遭遇了真實的道路塌方。對此,尹力表示:“在荒郊野外拍攝確實很辛苦,但是影像的記錄能夠很有質感、很逼真地還原,使觀眾在影像當中得到震撼和感動,這個付出是值得的。”
片中,為了拍一個窗外傳來薅草鑼鼓聲音的過場鏡頭,劇組專門邀請來薅草鑼鼓的傳承人何德山。在另外一個幾秒鐘的鏡頭中,為了全方位展現出一幅盡顯風土人情的川東上河圖,劇組特地找來230位群眾演員,耗時4個小時才通過。此外,在宣漢縣五寶鎮抗洪救災的戲份,劇組除大全景使用特技之外,其余均為實景拍攝。尹力說,拍攝這場抗洪救災的戲份時,因洪水等原因,外景搭建了三次才完成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