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實推進權益保護工作 增強文聯凝聚力、影響力
在全國文聯系統維權研討班開班式上的授課講話
□ 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 李前光
在全國上下喜迎黨的十八大的喜慶氛圍中,我們來自各全國文藝家協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聯,各計劃單列市文聯分管維權工作的負責同志相聚在內蒙古的呼和浩特,參加全國文聯系統維權研討班的研討和學習。首先,我受中國文聯黨組書記趙實同志的委托,代表中國文聯黨組向同志們表示熱烈歡迎!并通過大家向全國文聯系統各藝術門類從事文藝維權工作的同志們致以誠摯的問候,向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和文聯對本次活動的熱情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今年是文藝界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第九次文代會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迎接黨的十八大、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推動文藝工作和文聯工作朝著新的、更高的目標邁進的重要一年。在這個大背景下,加強文聯系統的權益保護工作,適應文藝界人民團體在聯絡范圍、協調手段、服務對象等方面的新變化、新特點,不斷開創文聯維權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義。新成立的中國文聯權益保護部與中國文聯文藝研修院合作舉辦全國文聯系統維權研討班,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第九次文代會精神的具體舉措,對于掌握各全國文藝家協會、全國各地文聯的權益保護信息,開展今后的權益保護工作,對于加強全國文聯系統維權干部隊伍建設,提高維權干部的專業素質,對于增進各地文聯、各文藝家協會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對于進一步拓寬工作思路,提升維權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借這個機會,圍繞加強權益保護工作,談幾點認識,與大家共同探討。
文藝維權工作在文聯組織整體工作框架內有一定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體現為以下三個特點:一是文藝維權工作的長期性。文藝維權工作剛剛起步,還面臨著這樣那樣的困難和問題,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我們長期不懈地艱苦努力。廣大權益保護工作者一定要有充分的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要敢拼搏,講奉獻,無怨無悔地擔當起這一神圣而光榮的歷史使命。二是文藝維權工作的整體性。九次文代會提出要“建立健全行業自律機制、維權服務機制,逐步形成以中國文聯為主,地方文聯和專業協會相協調的服務管理網絡,提升文聯服務文藝界的能力”。這就表明,就維權工作而言,中國文聯與各全國文藝家協會、地方文聯是一個“一體兩翼”的有機整體,必須各有側重、上下聯動、形成合力,才有利于維權工作的有序展開。三是文聯維權工作的非活動性。這是相對于文聯內部其他工作特點而言的。中國文聯是人民團體,其主要工作方式是舉辦展演、評獎、交流等各種活動。而維權工作則是一項法律實施工作,不能依賴于“維權日”、“維權周”或“維權月”,更不能只是打幾個雷、刮一陣風就了事。要天天維權,建立長效機制。當然,在目前這個歷史階段,通過舉辦一定的活動來擴大文藝維權的社會影響也是應當的,但不可把辦活動作為維權工作的唯一方式。
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問題和文藝維權工作的上述特點,我認為,加強權益保護工作,需要把握好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健全文藝維權組織機構,完善維權工作機制,努力形成上下聯動、各有側重的維權工作格局。自1992年至今,文藝界相繼成立了包括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中國電影著作權協會、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在內的五大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一些地方的文聯也成立了維權機構和組織。今年,中國文聯又成立了權益保護部,并經中編辦和財政部批準正在籌建十一個藝術中心。近期,中國文聯黨組正在著手研究各個文藝家協會維權組織機構的配套建設問題。權益保護部、各文藝家協會的維權機構或組織以及地方文聯的維權機構或組織共同構成文藝維權組織“一體兩翼”的有機整體。在這個整體中,中國文聯是主體,各全國文藝家協會與地方文聯是兩翼。中國文聯的主要任務是從制度建設、機制構建、協調指導、宣傳推動四個方面開展權益保護工作。各全國文藝家協會是維權工作的基礎、前沿和重要依托,其主要任務是開展本協會會員的維權工作,并通過本藝術門類的地方協會向全國各地的同行輻射。在中國文聯的領導和各全國文藝家協會的指導下,著作權協會應側重依照《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的規定履行作品的使用許可、收轉使用費、進行訴訟或仲裁等法定職能;各藝術中心應主要側重承辦維權工作的具體實務。地方文聯的主要任務則是根據文聯章程結合本地區的特點開展相應的維權工作。需要向大家特別通報一個信息,2012年6月26日,在北京舉行的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舉辦,中國國家版權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承辦的保護音像表演外交會議締結了《視聽表演北京條約》,為表演者的著作權提供了全方位的保護。這無疑是文藝維權事業的一個新動力。中國文聯和各文藝家協會應當以此為契機,研究建立中國表演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以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為基礎籌備建立視覺藝術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與此同時,權益保護部還應注意研究中國文聯與音著協的組織關系。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仍是為會員服務的重要平臺和手段。
二是與立法、司法機關建立合作機制,堅持個案維權與普遍性維權相結合。實踐證明,參與權益保護的制度建設和社會機制建設以及立法、司法、行政保護難題的破解是文聯組織有效開展維權工作的一個著力點。特別是在當前,文藝維權工作尚處于起步階段,文藝維權機構不健全、維權隊伍力量還比較薄弱,維權工作的基本制度、基本平臺和基本規范還比較欠缺的情況下,如果把所有的人力、物力、財力都投入到個案維權中去,必然會出現首尾難以兼顧的局面。因此,必須著眼于建立有效的工作機制,發揮人民團體的優勢,與國家的立法機關、司法機關、行政機關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協調國家的司法保護和行政保護資源,解決個案糾紛,改變當前藝術家個人維權的弱勢局面。更為重要的是,還要對整個文化業態的變化動態、文藝維權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前沿研究,及時向國家的立法、司法、行政部門積極建言獻策,積極參與國家法制建設,努力建立、健全行業維權的基礎制度規范,從制度上、根本上解決文藝維權工作面臨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只有這樣,維權工作才能做到舉一反三、事半功倍。
三是在個案糾紛的處理方面,堅持協商調解與訴訟仲裁并用、協商調解先行的原則。以協商、調解的方式處理糾紛被認為是現代社會化解矛盾的有效辦法,不僅有助于息訴止爭、避免矛盾激化和浪費訴訟資源,時間周期也相對較短,成本也比較低。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根據我國社會管理制度創新的需要下發了《關于深化推進矛盾糾紛大調解工作的指導思想》等文件,大力推動協商、調解等多種糾紛解決機制的運用,支持社會組織開展糾紛調解工作。不少司法機關、政府部門和社會組織都在積極探索以調解方式處理社會糾紛。文藝界的權益糾紛大多發生在圈內人之間,靠訴訟方式解決容易導致雙方反目,無法繼續日后的合作關系;況且訴訟方式成本很高且曠日持久,難以及時、高效地化解矛盾糾紛。文藝界的權益糾紛解決是文藝領域社會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歸根結底要靠文聯和協會這樣的社會組織來解決,完善權益糾紛解決機制是文藝界和諧穩定的重要保障。更為值得稱道的是,以協商、調解方式解決權益糾紛,可以大大節約廣大文藝工作者特別是藝術家極為珍視的時間成本。權益保護部和各文藝家協會以及地方文聯要積極探索如何以更加和平的方式解決糾紛,要積極探索如何在文聯系統中構建糾紛協調調解機制。在必須通過訴訟、仲裁等傳統方式解決糾紛時,也要注意堅持協商調解先行的原則,協商調解不成時再尋求以判決或裁決解決糾紛。
四是把維權工作的推進與維權宣傳和普法教育相結合,努力提高文藝界乃至全社會的維權意識和法治意識。加強文聯系統權益保護工作,除了完善法律、法規,加強司法保護和行政保護外,還需要提高廣大維權工作者的法治意識和維權意識,提高權利人的權利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提高社會公眾的尊重知識產權和保護著作權的意識。這就要求我們在推進維權工作的同時,一定要做好維權宣傳和普法教育工作。要積極利用《中國藝術報》和其他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加大法律知識和維權工作的宣傳力度;要利用互聯網等新媒體的傳播優勢,建立網上法律宣傳與維權信息交流平臺;要整合利用全社會和文聯系統的法律、版權、文藝三個方面的專業資源,開展文藝維權的培訓交流活動,提高權益保護工作者、藝術家和廣大文藝工作者的維權能力、維權水平。
權益保護工作是文聯系統的一項新的事業,我們要積極與藝術家和文藝工作者溝通交流,站在被服務者的角度上去考慮,才能得到第一手的資料。經過中國文聯黨組批準,在下一階段的工作中,中國文聯權益保護部還將與各文藝家協會配合,向藝術家和文藝工作者發放調查問卷,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使得權益保護工作更加貼近實際、貼近藝術家和廣大文藝工作者的訴求,請各單位領導和同志們對這項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
同志們,加強權益保護工作是增強中國文聯在文藝界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斷擴大影響的良好契機。希望大家進一步深入學習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第九次文代會精神,貫徹落實中國文聯領導同志對權益保護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特別是趙實同志關于權保工作的重要批示,扎實推進權益保護工作,加強行業規范和行業自律建設,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為進一步增強中國文聯在文藝界的凝聚力和影響力,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原文約11000字,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