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屬于一夜之間突然走紅的幸運兒,她的成功之路上雖也不乏鮮花與掌聲,但路基卻是用汗水和淚水澆筑而成的;她從一名剛出校門的“新秀”,一步一個腳印地探索、追求、積累,直到取得今日的成就。她就是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哈爾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聲樂教授曲冬梅。
從梳著羊角辮玩“嘎拉哈”的年代,曲冬梅那清脆甜潤的嗓音就受到小伙伴們的推崇。中學階段,她就讀于哈爾濱市第43中學的文藝班,在啟蒙教師金繼成的指點下,唱民歌的才華已露端倪,憑著靈氣和天賦,曲冬梅能把各地民歌唱得有板有眼。1981年,曲冬梅如愿以償,考入沈陽音樂學院,畢業后,曲冬梅被挑選到遼寧歌劇院擔任民歌獨唱演員。
喝松花江水長大的曲冬梅,身在沈陽卻被剪不斷理還亂的故鄉情結所困擾。去意彷徨中,幾經奔走,不僅她本人調回了家鄉,還“拐”回了一位出色的男高音歌唱家——她的夫君王文。從此,黑龍江省歌舞劇院多了一對婦唱夫隨、琴瑟和鳴的聲樂夫婦。回鄉后的曲冬梅連續幾年在各類大賽中頻頻獲獎:黑龍江省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民族唱法專業組一等獎、全國“凡爾賽”杯大江南北歌手邀請賽金獎、全國聲樂大賽民族唱法優秀演唱獎、黑龍江歌壇回顧群星薈萃大獎賽民族唱法專業組金獎、中國藝術歌曲音樂電視展評優秀演唱獎……面對接踵而來的榮譽,曲冬梅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并不因稍有成就便趾高氣揚、追名逐利,她曾多次上山下鄉、深入邊防參加公益性演出,風里雨里、嚴寒酷暑,從不因家庭、孩子等困難有一絲推諉。在聲樂藝術方面,她深感自己尚有諸多不足,兩次前往北京,先后拜在中國音樂學院王秉銳教授、金鐵霖教授門下,專心致志地學習聲樂技巧,有針對性地解決了自己音域、音質等方面的問題。
如今的曲冬梅,已是一位融匯了美聲技巧的民族聲樂歌唱家。她音色甜美醇厚,音域寬廣,上下貫通,富有藝術表現力。她演唱每首作品都用心斟酌,把自己的獨特思考和獨到見解融進歌聲。對民族音樂文化的熱愛,使她“一唱起各種風格的民歌,就感到愉快,就感到一種身心融進美妙旋律的飄逸和超然。”她出訪過加拿大、朝鮮、日本、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家,都給當地觀眾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一個人只有堅持高標準,才能催促自己不斷奮進,在奮進中鍛煉自己,提高自己,豐富自己。”曲冬梅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