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年的春天來得晚,4月中旬,伴隨一路綻放的櫻花,中國攝協訪日代表團應邀到訪東瀛。我有幸作為代表團其中一員,在日本中部地區穿梭、觀摩、探訪、交流,細細品味櫻花之國的風土人情。短短幾天時間,給我一個強烈的印象:日本是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國度。
活著的民俗
代表團訪問的首站是名古屋市。一下飛機我們就被拉到名古屋市郊的犬山城。犬山城是一座建在山丘上的古城堡,被稱為日本建筑國寶,始建于日本江戶時代,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
當我們向犬山城一路攀爬、一邊賞櫻時,人越來越密集,鑼鼓喧鬧聲越來越大。只見人群簇擁著一座木制塔車正在巡游。原來遇上了當地的春祭,是當地民眾迎春祈福的一項民俗活動,有點像中國農村的社火。木制塔車名叫“神轎彩車”,高約10米,彩妝遍身,華貴精美,塔下有輪,由十多名壯漢推行,塔上坐著七八名孩童在不時高聲吟唱,壯漢和孩童都身穿日本和服。塔車后跟隨著大批民眾,在犬山城前市街往返巡游,猶如中國的彩車游行??粗灿伟傩镇\的步伐,聽著孩童童稚未脫的歌聲,這種民間習俗已經深深種在日本人的生活里。
在日本各種民俗活動非常普遍,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特色民俗,并經常舉辦各種民俗活動,而且得到日本民眾的積極參與,每到民俗期間,大街小巷擠滿了人。我想,日本人的精神密碼和靈魂特質,正是通過這些民間文化活動,一代又一代傳承下去。
現代忍者
在高山市三之街町,我拍到一張日本古代忍者盔甲和兵器的照片。它們破舊不堪,銹跡斑斑。據了解,忍者是日本江戶時代開始出現的一種特殊職業,接受忍術訓練,主要從事間諜活動。在現代日本,忍者早已不存在。然而,通過觀察當代日本社會,“克己”、“堅韌”、“容忍”一些忍的精神,似乎在日本人的精神中得以傳承,許多日本人成為現代忍者,這在東日本大地震時日本老百姓的反應和表現中得到體現,也在我這次短短訪問中得到印證。
訪問期間,中國駐名古屋總領事張立國先生對我們說,他在日本已經20多年,從來沒有見過日本人打架,吵架就見過一次——兩個出租車司機不知為何互相瞪眼,一會兒就散了。在日華僑唐麗女士說,日本人不會輕易說出自己的不滿。比如在餐廳吃飯,不管菜如何難吃,你問他肯定說好吃,而且津津有味吃完。絕不會向餐館當面提意見,至多下回他不再來這個餐館。日本人忍的精神可見一斑。其實忍的境界,包容著內心的安詳和生活的圓融,當你無法一切如意時,不妨先忍一忍。
信用與契約精神
古人云:人無信不立?,F代市場經濟社會的一個重要基礎是契約精神。日本人把古代從中國學來的“信”和現代向西方學習的契約精神很好地融會貫通,從這次訪問途中發生的幾件小事里可以管窺一二。
我們訪問惠那市,原計劃下午5點左右到,與惠那市市長會面,雙方進行簡單的寒暄。由于行程耽誤,訪問團晚8點才到達目的地,之前我們知會市長不要再等,誰知進了酒店,市長一干人仍然在大廳迎候。只是為了短短寒暄5分鐘,他們在酒店等了3個多小時,我們為日方盛情而感動,也為他們輕易不毀約的守信觀念而敬佩。
在參觀東京都寫真美術館時,也是因為行程不便的原因,我們曾提出把上午的參觀調整到下午,但聯系人華僑王小姐說已經提前預約,館方已作接待安排,不能輕易更改,否則會影響館方的工作。雖然我們沒有遂愿調整計劃,心有不解和困惑,后來理解了日本人的信用觀念也就釋然。
按照中國人的邏輯,根據實際情況對計劃進行調整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日本人認為,這只是基于自身利益作出的改變,很可能損害了相關方的利益。雙方有約定,就應該按照約定去執行,否則是失信。在他們心目中,守信的價值無疑更大。
日本從中國古代學習的信和從西方學習的契約精神已經完全有機融合,促使了日本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成熟。我國的市場經濟雖然已經有很大的發展,但社會中信用體系還不完善,信用觀念還未深入人心,離成熟發達的市場經濟目標還有不少距離,也許鄰國的經驗能給我們很好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