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藝點亮城市、賦能城市、融入生活
——南京市文聯“線上網絡+線下網格”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南京市文聯網上文聯六大平臺
文聯作為黨和政府聯系文藝界的橋梁和紐帶,如何更好地發揮“團結引導、聯絡協調、服務管理、自律維權”職能,把廣大文藝工作者最廣泛最緊密地團結凝聚在黨的周圍,“聽黨話、跟黨走”,是南京市文聯始終思考和不斷實踐的重要課題。近年來,南京市文聯在中國文聯、江蘇省文聯的關心指導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充分發揮“網上文聯”優勢,扎實開展“網格化”創新實踐,做到“線上網絡+線下網格”兩個領域的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進,延伸了工作手臂,更廣泛地團結文藝工作者開展精品創作和志愿服務,讓文藝工作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又腳踩堅實的土地,開創了“網絡網格”相互促進、有機融合的新格局。
建設“網上文聯”占領網絡陣地
網絡化、大數據、人工智能新時代,給文藝事業改革創新開辟了廣闊的發展前景,為我們提升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能力提供了嶄新的平臺,南京市文聯深入推進信息化工程試點工作。2016年,南京市文聯被中國文聯文藝資源中心(現中國文聯網絡文藝傳播中心)確定為信息化工程試點單位。南京市財政撥款1086萬元用于“網上文聯”項目建設。截至目前,南京市文聯“網上文聯”六大平臺——“南京文藝生活”網站、“南京文藝生活”微信公眾號、南京市文聯APP、南京市文聯系統會員數據微平臺、 VR展廳、數字化小劇場基本建成;南京市文聯與中國文聯網絡文藝傳播中心“網上文聯”各合作子項目已全部通過驗收。
同時,為積極發揮“網上文聯”重要作用,我們通過“南京文藝生活”網站、微信公眾號加強對文藝家的政治引領和思想引領,加大對文藝精品創作、重大活動和知名藝術家的宣傳推介力度。南京文藝資源數字化工程將在2021年年中,完成對南京市12個文藝家協會近160名主席團成員、名譽主席、顧問的資源信息采集,完成文聯和各文藝家協會傳統介質類文藝資料的數字轉化,錄入南京文藝資源數據庫,實現和中華文藝資源庫互聯互通,在中國文聯文藝云數據平臺展陳推介。南京“網上文聯”建設,是落實中國文聯“互聯網+文藝”“互聯網+文聯”建設的具體舉措,為運用互聯網拓展服務方式、實現機制創新,提供了新的平臺和抓手。
集成“線下網格”夯實基層基礎
“網格化”治理是南京市棲霞區仙林街道黨建工作的創新實踐,特點是變條塊分治為網格集成,“沉底到邊、不留死角”,這個改革創新的機制也為探索文聯工作運行新模式提供了示范和支撐。2020年3月,南京市文聯印發《關于開展南京市文聯組織網格化建設的通知》,部署全市文聯組織“網格化”建設工作,計劃用兩年時間,以“線上網絡+線下網格”的工作模式,實現市級、區級(行業)、街道(鄉鎮)三級文聯組織全覆蓋,真正建設一支宏大的文藝人才隊伍。
建強隊伍,讓網格“活起來”。2020年以來,我們在全市各文藝家協會、新文藝群體聯合會、12個區文聯、行業系統文聯、街道(社區)共發展了2346名文藝網格員;舉辦了首批文藝網格員培訓班,對150名文藝網格員進行了“加強意識形態工作,發揮文藝網格作用”的專題培訓;出臺了《文藝網格員職責》,就網格員工作職責、教育培訓、待遇保障等方面作出規定;完善了績效考核制度,細化專職網格員的星級考評辦法,打通了網格員上升渠道,給文藝網格員安心工作吃下了“定心丸”。
夯實基礎,讓網格“強起來”。為進一步壯大南京市文聯團體會員和個人會員的隊伍,我們在2020年初向省市機關、駐南京高校、駐南京各文藝院團、各文化單位、全市所有文藝園區和文藝街區廣發招才引才“英雄帖”,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在此基礎上,我們建設完成了全市文聯系統“會員數據庫微平臺”。截至目前,微平臺注冊會員總數已達到25583人,匯聚了全市文藝人才資源信息。通過大數據采集和研判分析,我們掌握了哪些人是我們的核心力量,哪些人是可以依靠的力量,哪些人是可以發展的力量,這對于我們掌握文藝人才基本信息、梳理文藝人才隊伍結構發揮了積極作用。
聚力創新,讓網格“動起來”。為激活網格“細胞” ,暢通文藝治理的“末梢”,我們在全市大力推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深扎點”建設。截至目前,已選取182個各行業、各領域的標桿、樣板和典型,作為南京文藝家“深扎體驗點”,滿足各藝術門類的創作采風需求。建立健全文藝家掛職鍛煉和蹲點體驗機制、經費投入和考核激勵機制,鼓勵廣大文藝家到體驗點開展采風創作、交流研討、展演展示活動,并明確在相關選題策劃、項目扶持、評獎表彰中予以傾斜。規劃“聚焦經濟發展”“建設文學之都”等五條采風線路,組織藝術家通過深度采風切身感悟南京城、南京人的奮斗故事,陸續推出了千余件立足南京、觀照現實的文藝精品。
在南京市文聯的大力推動下,南京文藝“網格”的活力顯著增強。位于主城區的秦淮區,統籌用好專業協會、街道社區、文化條口“三支隊伍”,實現了網格條塊結合、會員數量攀升、活動精彩紛呈的良好局面。位于新城區的江寧區,搭建了區文聯、文藝家協會、園街文聯、文藝社團、社區、文藝之家“六級平臺”,將文藝網格員納入“1個中心+10個所+201個站+891個點”的全覆蓋陣地體系中,實現了文藝網格員隊伍“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到人”。
打通文藝融入市民生活的“最后一公里”
通過推行“線上網絡+線下網格”,文藝工作實現了對全市廣大文藝工作者和全體市民在市域范圍內的“一網”全覆蓋。文藝工作從一個個“點”、一條條“線”,有機編織成了覆蓋全市12個區、101個街道、1200個社區(村)的一張“網”,真正做到哪里有文藝工作者哪里就有文聯組織,哪里有群眾哪里就有文藝志愿服務。藝術家和市民可以通過“網上文聯”的各個平臺、文藝網格員,隨時隨地聆聽黨的文藝政策,了解各類文藝活動信息,網絡網格成了傳遞黨委政府聲音的“小喇叭”。
去年以來,我們通過線上的網絡、線下的網格,組織文藝家和文藝愛好者,開展了“凝聚力量、共克時艱”南京文藝界抗疫大行動、“奮進中的南京”文藝精品展演,承辦了全國知名網絡作家創作研討班暨全國百名網絡作家“文都行”活動,開展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把黨的文藝方針政策第一時間、不打折扣地傳達到廣大藝術家、傳達到千家萬戶。
南京市文聯通過“線上網絡+線下網格”的工作機制,既將文聯的觸角伸向“云端”,又牢牢扎根在城市基層,讓文藝與城市深度融合、與市民生活深度融合,激發了文藝工作的新活力,生動體現了“文藝點亮城市、文藝賦能城市、文藝融入生活”的城市文藝發展繁榮新理念。
(作者系南京市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