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希望的田野——脫貧攻堅 共享小康全國攝影展”開幕式在京舉行。圖為開幕式現場。張雙雙攝
4月9日,由中國文聯、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中國攝協聯合主辦的“希望的田野——脫貧攻堅 共享小康全國攝影展”開幕式在國家博物館舉行。展覽通過不同時期近150名攝影家的近180幅作品,生動記錄脫貧攻堅這一偉大歷史實踐,以影像的力量展示和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偉大成就。
4月9日,“希望的田野——脫貧攻堅 共享小康全國攝影展”開幕式在京舉行。圖為開幕式現場。
中國文聯主席、中國作協主席鐵凝,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李屹,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李前光、胡孝漢,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徐永軍,國家博物館黨委書記、副館長單威,中共中央宣傳部文藝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陸紅實,中國攝協主席李舸,分黨組成員、秘書長高琴,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彭文玲,分黨組成員、副主席、副秘書長居楊,攝影家柳軍、于健、羅更前等,以及中國文聯機關各部室、各直屬單位負責同志,中國攝協在京團體會員單位負責人等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中國攝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鄭更生主持。
4月9日,“希望的田野——脫貧攻堅 共享小康全國攝影展”開幕式在京舉行。圖為中國文聯主席、中國作協主席鐵凝宣布展覽開幕。
4月9日,“希望的田野——脫貧攻堅 共享小康全國攝影展”開幕式在京舉行。圖為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李前光在開幕式上講話。
4月9日,“希望的田野——脫貧攻堅 共享小康全國攝影展”開幕式在京舉行。圖為中國攝協主席李舸在開幕式上致辭。
4月9日,“希望的田野——脫貧攻堅 共享小康全國攝影展”開幕式在京舉行。圖為國家博物館黨委書記、副館長單威在開幕式上致辭。
4月9日,“希望的田野——脫貧攻堅 共享小康全國攝影展”開幕式在京舉行。圖為中國攝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鄭更生主持開幕式。
鐵凝宣布展覽開幕。
李前光在開幕式上講話,李舸、單威致辭。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奮進,取得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為生動記錄脫貧攻堅戰這一偉大歷史實踐,廣大攝影工作者深入脫貧攻堅一線,扎根人民、潛心創作,把鏡頭對準脫貧攻堅主戰場主力軍,記錄人類減貧史上的偉大創舉,展現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史詩成就。
本次展覽恰逢脫貧攻堅全面勝利與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相交的重要時刻,展出作品均是多年來全國廣大攝影人和基層一線扶貧干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及親身參與扶貧助困具體工作中所拍攝的優秀作品。展覽共分為攻堅與圓夢兩個部分,包含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異地搬遷扶貧、教育扶貧、文化扶貧等內容,兼顧不同民族、地域、群體的廣泛性。通過新舊照片對比的方式,著重突出黃文秀、白晶瑩等奮戰在脫貧攻堅戰線上的先進人物,以及十八洞村、閩寧鎮、懸崖村等脫貧攻堅重點區域。彰顯了“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
4月9日,“希望的田野——脫貧攻堅 共享小康全國攝影展”開幕式在京舉行。圖為與會領導嘉賓參觀展覽。
4月9日,“希望的田野——脫貧攻堅 共享小康全國攝影展”開幕式在京舉行。圖為展覽現場。
展覽形式設計力圖實現多元化、多維度的視覺呈現,更好地促進了思想性和藝術性的融合。展廳設計了金黃的麥田實景,脫貧攻堅口號鏡面廊道、透空欄柵攝影展墻和832個脫貧縣的竹簡造型墻等,既然豐富了空間層次,也增強了展覽的表現力。展覽同時加入了動靜結合的互動元素,將觀眾現場沉浸式體驗互動與線上全媒體傳播相結合,通過紀錄片《出山記》、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家溝村扶貧書記張飛的視頻等,生動反映地區扶貧工作內容。展覽還增加了脫貧攻堅數據統計多媒體互動項目,便于觀眾直觀了解脫貧攻堅戰在收入、就業、醫療、教育、居住等方面的巨大成果。
展覽自啟動以來,主辦方通過多個平臺、多種渠道進行征稿,得到了廣大攝影工作者的熱情支持和積極參與。一是依托中國文聯、中國攝協主辦“影像扶貧”工程、歷屆全國攝影藝術展、歷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等,從中挑選展覽照片。二是向攝協各團體會員、各大報社、各大型網絡新媒體平臺、知名攝影家等定向征集脫貧攻堅主題作品。并且選派、邀請當地優秀攝影師專門赴總書記曾考察過的貧困地區進行影像回訪記錄。三是從2020年1月1日至5月中旬在全國范圍內公開征集脫貧攻堅優秀作品,共征集到作品3萬余幅/組,組織專家評選出優秀作品向大展組委會推薦。四是聯合字節跳動公益、今日頭條等平臺發起“臉龐見證脫貧”圖片征集活動,得到熱烈的響應。在此基礎上,又匯集其他征集活動中獲得的圖片,從中精選出部分作品,組成溫暖的面孔墻,將在展覽中進行呈現。
本次展覽位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南1南2展廳。
長按二維碼進入全景展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