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最美小康路——中國西部民間工藝主題創作展系列活動”在西安陜西省美術博物館開幕。展覽分為“精準扶貧”“綠水青山”“抗擊疫情”“開發開放”“西部風情”五大板塊,通過展板和實物展出等形式,展現西部12省區市的剪紙、刺繡、皮影、泥塑、玉雕、農民畫、陶瓷制品等傳統工藝相關門類的優秀作品,表現了近年來西部民間藝術家助力脫貧攻堅、勇攀藝術高峰的精神風貌。
活動由中國文聯、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指導,中國民協、陜西省文聯主辦,陜西省民協、陜西省文化產業協會承辦。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張雁彬,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協主席潘魯生,中國民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邱運華,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陜西省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吳豐寬,以及藺雨、吳元新、王勇超等有關方面負責人及200余位民間文藝家出席開幕式。
展覽同期舉辦了“民藝+扶貧”“民藝+產業”西部論壇,潘魯生、黃濤、胡新明等專家學者、民間文藝家及相關領域專家共聚一堂,圍繞“西部民間傳統工藝美術傳承與發展”“民藝扶貧與鄉村振興”“西部民間藝術的產業化”“民藝扶貧模式探索”“民間工藝與文化創意”“民間工藝的跨界合作”等主題,以主旨發言和圓桌論壇的方式進行交流。
展覽期間還舉辦了第十五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優秀民間工藝美術作品初評,以鼓勵廣大民間藝術家創作出更多、更好的展現優秀民族文化的民間藝術精品。“山花獎”是中國民間文藝國家級最高獎項,兩年評選一次。競逐第十五屆“山花獎”的作品要在本屆博覽會上揭開神秘面紗,接受評委和廣大觀眾的評審、評議。
邱運華表示,“最美小康路——中國西部民間工藝主題創作展系列活動”是民間文藝工作者助力扶貧事業,助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際行動之一。中國民協歷來高度重視民族民間文藝保護工作,大力推動傳統民間工藝的發展,定期舉辦民間工藝品博覽會、主題創作展等各類活動,秉承守正創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指導思想,著眼于發掘培育中國工匠、傳承民族民間手工藝,使傳統工藝在現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廣泛應用。
本次活動是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中國文學藝術發展專項基金資助項目。據悉,展覽自今年4月啟動以來,經過主題創作作品征集,共收到12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民協推薦作品278件。展覽將持續至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