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傳統節日國家傳播的實體
傳播是傳統節日文化的保護、繼承與弘揚的重要前提。
傳統節日的傳播,大致可分為兩條路徑:一、國家傳播,是以一個國家與民族整體和長遠的文化、信仰、價值觀建設為目標,制定出高屋建瓴的文化戰略、文化制度、文化活動,由國家統一組織、指導、規范和推廣,具有內容的明確性,形式莊嚴、神圣。二、民間傳播,由民間團體、地方政府組織,或者個體自發進行,帶有濃郁的世俗化、日常化、狂歡化、地域化特質,充滿活力,呈現出文化的豐富性、多元性和包容性。兩條路徑彼此交織,相輔相成,一起推動著傳統節日的傳播,而國家傳播往往起著引領的重要作用。
從2008年起,清明、端午、中秋被增設為國家法定節假日,與春節并列四大傳統節日,這是國家傳播從國家文化戰略、文化安全高度對它們的重要性作出的制度層面的規定和保障,是我國傳統節日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在國家傳播的推動下,我國傳統節日文化獲得了嶄新的生命力,民間傳播空前活躍,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慶祝活動豐富多彩,廟會、燈會、詩會、游園、文藝演出等應有盡有。但是,喧囂與熱鬧過后,似乎并沒有留下什么實質性的痕跡,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沒有得到很好彰顯,反而被稀釋、弱化,節日成了假日,人們只不過多了幾天逛大街、睡大覺、喝大酒的時光,唯有商家賺得盆滿缽盈。
反思一下可以發現,民間傳播充滿活力、生氣勃勃,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但是,其生活化、日常化、狂歡化的特質必定會消解節日文化中的神圣感與崇高感;在今天大眾文化、后現代文化、商業文化泛濫的時代,傳統節日的精神價值被邊緣化和忽略更是不可避免。同時,各類活動大多處于分散狀態,甚至蕪雜凌亂,缺乏一個統一、整體的形象,力量未能整合,傳播效果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
很顯然,這些問題不是民間傳播自己可以解決的,這一任務必須由國家傳播來完成。傳統節日的國家傳播不能僅僅停留在戰略性的制度與政策層面,還必須構建傳統節日國家傳播的實體,其中之一,就是傳統節日國家性質的儀式體系。
節日文化內涵是儀式體系核心
這個儀式體系的核心是節日的文化內涵。我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主要應該體現在三方面:自然文化、社會歷史文化、個體生命文化。
宇宙自然是我國絕大多數傳統節日的最初來源,像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都是自然節氣之一,是我們祖先對宇宙和天地自然運行規律的觀察、掌握,同時,用來指導生產、生活。可見,與西方不同,自然文化是我國傳統節日更具本質意義的方面,源于自然、天人合一。因此,發掘傳統節日的內涵,首要的,從本源上,要回歸到它的自然文化。在今天高度社會化、物質化的時代,這一點尤其重要。
傳統節日的社會歷史文化層面,主要是與節日有關的各種歷史典故、傳說、逸聞趣事和蘊含其中的民族文化精神。比如清明節晉文公與介子推的故事,端午節屈原汨羅沉江自殺殉國的傳奇。社會歷史文化屬性反映了我國傳統節日強烈的社會教育功能。在與祖先、先賢的對話中,在深厚的社會歷史積淀中,歷史、現實與未來連為一體,讓我們得以繼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重獲信仰的力量。
個體生命文化是我國傳統節日里最易被湮沒、忽視的部分,其實質是個體生命的節日體驗。這種體驗首先是個體生命參與、領悟節日的自然文化、社會歷史文化,從中看到自己的存在。比如清明春游、踏青、放風箏,在大自然中體驗到一種生命的蓬勃、活力、快樂;重陽登高,看漫山紅遍,看無邊落木蕭蕭下,體驗到生命的流逝與無奈;春節來臨,看到新的輪回與希望。清明祭祖、端午祭屈原,則使個體生命在節日的社會歷史文化中尋找到集體、民族、國家的價值認同和歸宿。
但是,個體生命文化更表現為對自然文化和社會歷史文化的超越,突破作為自然中的人和作為社會歷史體系中的人,最終成為純粹的生命個體,體悟到具有獨特生命價值和意義的人自己,猶如莊子所說,心靈與精神扶搖直上九霄。在節日的歡慶中,日常生活被懸置、隔離,現實的時間與空間被消解,個體生命高歌舞蹈,升華為純粹生命的心靈儀式。
亟待設計傳統節日的儀式符號
傳統節日國家傳播的儀式體系是一項浩大的系統工程,作為文化、信仰、價值觀的形象載體,它的基本要素包括:節日符號、節日意象、儀式情景、儀式規則、儀式方式等。
節日儀式的符號與標志對傳統節日的規范化、精煉濃縮和傳播具有重大意義,不僅在正式的儀式舉行中,日常生活里、國際交流中也都可以隨時運用和潛移默化地滲透。奧運會有五環標志、會旗、會歌、格言,以及獎牌、吉祥物等顯著標志與符號,它們多方位地體現了奧林匹克運動的精神內涵,是奧運會儀式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奧林匹克精神的傳播起了很大作用。因此,從國家與民族文化戰略的高度,為我國傳統節日設計出大家認可的儀式符號、標志,已是國家傳播義不容辭而又極為迫切的任務。
好的儀式應該是一個藝術杰作,含有耐人尋味的儀式意象和儀式情境。奧運會圣火是這方面的經典范例。圣火作為人類文明史上最激動人心的意象,貫穿奧運會舉行的整個過程。火種采集拉開奧運會的序幕,熄滅圣火則宣告此屆奧運會結束。其間,火炬傳遞以圣火奔跑的形象對全世界每個角落宣喻奧運主旨,開幕式上主會場點燃象征光明、友誼、團結、和平的圣火,熊熊火焰照亮所有比賽。為保證圣火的純潔性和神圣性,奧運圣火必須來自希臘奧林匹亞,必須從太陽光里采集。
當前,我國傳統節日有許多地方性的儀式,基本就沒有意象與情境的意識。以陜西黃帝陵清明祭祖為例,雖然聲勢浩大,但是,教條、刻板。凝重有余,親和不足,沒有任何感染力。節日儀式意象和儀式情境需要從古老的節日本身去挖掘,也需要創造富有特色的新內容,這是構建我國傳統節日國家傳播儀式體系的重要工作之一。我們期待著能早日看到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和春節的節日意象和節日情境。
儀式舉行的方式多種多樣,但在今天,最具影響力最有效果的顯然是電視直播。電視直播不僅突破了古老儀式的地域空間限制,使全球天涯若比鄰;而且,通過與時間同步,還做到了天涯共此時;再加上鏡頭的選擇、編排、強化與突出,電視媒體為人類創造了空前的現代媒介儀式。其傳播地域之廣,參與人群之眾,任何一個傳統的儀式都不可能比擬。因此,傳統節日的儀式體系除了節日本身的儀式之外,還必須包括電視媒介儀式,而且是兩者的有機結合。
構建我國傳統節日國家傳播的儀式體系意義重大,它將對傳統節日文化起到規范、系統、引領的作用。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在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有關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的節日儀式體系能早日完成。
(作者單位: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