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箱帳號: 密碼:
      English日本語簡體繁體

      “漢字熱”中熱議漢字文化傳承

      時間:2013年09月28日來源:《光明日報》作者:
       

       

         

      資料圖片

        “書寫的文明傳遞,民族的未雨綢繆”——這是中央電視臺推出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節目的宣傳口號。而此前,一檔名為《漢字英雄》的文化綜藝節目也在河南衛視熱播。這些節目在全社會掀起一場“漢字風暴”,讓人們得以重新檢視自己對漢字的掌握程度,欣賞漢字之美,體味漢字之韻。

        事實上,漢字聽寫比賽高收視率的背后,是國人漢字手寫能力普遍下降的嚴峻現實。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鍵盤輸入替代書寫,網絡用語漸成風尚——在告別“鉛與火”的同時,我們逐漸失去很多與漢字“親密接觸”的機會,很多人變成了“鍵盤手”,患上了“失寫癥”,“漢字危機”成為一個令人憂心的文化現象。那么,漢字信息化與漢字文化傳承二者是否相悖?漢字文化應如何借助信息化的力量創新和發展?

        沒必要夸大“漢字危機” 

        零點指標數據針對京、滬、穗等12個城市進行了“中國人書法”系列調查,結果顯示:有94.1%的受訪者都曾提筆忘字,其中26.8%的人經常出現該情況;除此之外,很多人經常寫錯別字或者寫字越來越難看,甚至懼怕手寫。難道,傳承了幾千年的漢字正面臨嚴重的“荒漠化”危機?

        北京語言大學黨委書記、原國家語委副主任李宇明并不認同“漢字危機”的說法。他表示,“危機”應該是指有衰退甚至消亡的危險,一種文字有沒有危機,要看使用這種文字的人群有無滅亡危機,是否要放棄自己的文字;要看文字能否繼續很好地發揮記錄語言的功能,能否適應現代的制字和用字技術。“從這四種因素來看,漢字沒有多大的危機——即便有危機,也沒有到嚴重困難的關頭。”

        李宇明認為,電腦輸入技術的廣泛應用的確減少了人們寫字的機會,有可能加劇提筆忘字現象;不過,信息化也增加了用字機會,人們的認字量在迅速擴大。至于電腦技術和信息化是否為“提筆忘字”的根本原因,它們對人們寫字的影響程度究竟有多大,當前還沒有這方面的研究數據。“另外,提筆忘字也不排除心理原因,漢字系統有許多形近字,也是造成提筆忘字的一個原因,比如‘巳、已、己’‘戊、戌、戎’和‘戈、弋’等。相信在電腦產生之前,人們也有提筆忘字的現象。”李宇明強調。

        《通用規范漢字表》研制組組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王寧認為,把提筆忘字歸咎于電腦技術,在邏輯上行不通。“人們應當檢討精神追求的失落、文化素養的降低,以及對母語和漢字缺乏敬畏之心,沒有愛惜之情——這是在基礎教育階段沒有培養成寫字的愛好和習慣,而不能怪罪于人類用智慧發明出來的電腦。”她表示:“我們可以探討漢字手寫機會少了,很多人特別是青少年寫字水平下降這個問題如何解決,不過,沒有必要把這種現象夸大為‘漢字危機’。”

        雖然認為“漢字危機來臨”的說法并不準確,但李宇明指出,對漢字有危機意識不是壞事。“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基,是中華民族須臾不能離開的信息載體。我們要敬惜、珍愛漢字,并不斷地完善它,熟練地掌握它,科學地運用它。”

        信息化不是漢字的“門檻” 

        回顧歷史,信息化逐一解決了漢字的輸入、印刷排版、公眾文字通訊與網站交流幾大問題。王寧認為,信息化不但使漢字的保存有了更為寬廣的空間,還讓用漢字書寫的浩如煙海的典籍不致損壞流失,并令漢字的傳播速度和信度大大提高。李宇明也認為,信息化將古今漢字(楷書、小篆、六國文字、鐘鼎文、甲骨文等)以及記錄文化的一些重要符號(古代曲譜符號、算籌符號、漢字合成符號等)進行整理編碼,并在計算機中加以應用,這是信息化對漢字文化傳承的一大重要貢獻。

        然而,時至今日,互聯網似乎已經成為古老漢字的一道“門檻”,漢字文化傳承正面臨全新的挑戰。對此,李宇明表示,漢字必須適應信息化。“如果漢字不能適應信息化,它就真的會有大危機了。”

        此前,有人用“缺氧”來形容今天漢字的處境。那么,漢字該如何“吸氧”以重獲生機呢?李宇明認為,大力發展漢字信息化,才是從根本上幫助漢字。“因此,我們需要研究信息化對漢字和漢字使用者提出了什么新要求,以及為漢字提供了哪些新的發展機遇。”

        北京信息產業協會秘書長徐祖哲表示,技術進步應當帶來文化的進步,對數千年的漢字也應當進行相應標準的變革。“中文信息處理技術和互聯網的迅速發展要求漢語言文學有更科學的‘規范’,使人們能夠掌握漢字的信息化技能,規范漢字應用。”他指出,各部門應提升漢字的表達、利用和管理能力。“不對人名進行管理,身份證會重碼;不規范運用地名,會影響地理位置信息的理解;同理,新的事物和概念出現后,沒有相應的中文命名,這也是漢字使用不規范(例如報紙標題出現拉丁字符)的原因。”

        由于眾多信息是利用互聯網傳播的,因此王寧認為,漢字問題會直接影響漢語信息向全世界傳播的速度與信度。“信息化使過去的漢字規范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制定新的規范成為刻不容緩的任務。”她舉例說:“如果采用了一個計算機字庫里沒有的字,報名、取錢、發報、貸款、登機等都難以辦成。在這種形勢下,原有的規范已經不能滿足高科技傳播手段的需要,盡快出臺新的規范漢字表迫在眉睫。”

        借力信息化傳承漢字 

        漢字起源于象形,筆的產生使這些表意的符號變成了筆畫漢字,而信息化的來臨又讓漢字書寫歷史迎來“換筆”時代。如何讓信息化與文字傳承更好地“互融共生”呢?

        中國工程院院士、微電子技術專家許居衍認為,形碼輸入法對漢字的傳承具有重要作用。他表示,“漢字走拼音化的道路”已經在年輕一代中形成了思維定式,人們越來越多地使用拼音輸入法,不僅寫字的機會減少了,連漢字的構造都記不住。“‘形碼’是依形編碼,輸入時就相當于直接輸入漢字,會寫就會輸入,會輸入就會寫。通過這種方式,人們就不會忘掉漢字的筆畫和結構,這才是傳承漢字文化的上上之策。”他建議將形碼輸入法納入到全國中小學教育中,從小抓起,正視當前社會上“拼音輸入”的誤區和副作用。

        徐祖哲則一再強調信息化時代改革規范漢字部件的重要性。“化學的元素周期表有元素結構、排序規則、稱謂、代碼等等,使化學成為有方程式的精確化學;而我們的漢字發展還停留在農牧時期的‘面授’階段,這對于網絡時代是不適應的。”

        “正式的由筆畫組成的具有組配漢字功能的構字單位,簡稱‘部件’。漢字現有560個部件,很多碩士博士都背不下來,又如何向普通大眾推廣?因此,應打造出一套適合對外教學也適合公眾在電腦上使用、立足于形的漢字規范。”徐祖哲預計,今后人們在輸入漢字時,語法、詞匯等相關內容都能夠通過機器自動提取、輔助產生,“強大的大數據、云計算與顯示技術等會將語言文字提高到一個全新水平”。

        既然眾多業內專家都認為,信息化不是漢字文化傳承的“桎梏”,而是一對“翅膀”,那么在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時代,我們要將漢字發揚光大、繼承創新,就必須善于借助信息化的“羽翼”之力。

        “我們既要滿腔熱情地保護、傳承漢字,也要科學地思考問題;不能走向信息化的反面,也不能阻礙漢字信息化的發展。我們現在最大的任務是搶占漢字信息化的制高點,讓漢字在信息化環境下更方便地應用,并獲取信息化的話語權與語言紅利”,李宇明鄭重地表示。(光明網記者 朱 越 戰 釗)


      (編輯:單鳴)
      在线免费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亚瑟影视|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一级片无码中文字幕乱伦| 影音先锋中文无码一区|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国产高清中文欧美| 无码人妻品一区二区三区精99|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按摩店|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码AV| 最近更新免费中文字幕大全 | 欧洲人妻丰满av无码久久不卡| а天堂8中文最新版在线官网|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乱码| 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久久 | 中文有码vs无码人妻|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水密桃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无码免费又爽又高潮喷水的视频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播放 | a中文字幕1区|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中文字幕有码无码AV| 欧美中文在线视频| 2021无码最新国产在线观看| 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电影| 中国少妇无码专区|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中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αv| 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ⅴ激情无码久久| 中文字幕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不卡|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 中文无码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