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文學,不僅僅是提供睡眠
類型文學編織了大量輕松的夢來緩解工作時間所遭遇的種種困境,成為現代人的一種精神消遣,但類型文學想獲得尊重,必然要討論人的創造、人的反抗,不能安于做一個現代人或者是市場體系中的玩偶與客體,因為——
什么是類型文學?可能每個讀者心中都有一個模糊的概念,但又很少有人能說得清楚。相對于當下類型文學在青少年閱讀生活中的巨大影響,學界對類型文學的研究卻非常不夠。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評論家李敬澤說,如果倒退幾年,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類型文學是什么。中國作協也曾經鬧過這樣的笑話:有外國朋友來訪,在交流中,談及中國沒有類型文學,而國外類型文學很受歡迎。大家就苦思冥想什么是類型文學,最后,按照當時的理解,只能認為類型文學就是農村題材、工業題材、軍事題材的文學……
近日,在由中國作家協會創研部、全國網絡文學重點園地工作聯席會議主辦的“青年創作系列研討·類型文學的現狀與前景”研討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們就類型文學的發展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展開了專門研討。
為理性的現代人催眠
時代發展到今天,人們對類型文學的認識發生了多大的變化?上海師范大學副教授、“80后”評論家黃平提供了一個審視類型文學的獨特視角:一種為現代人提供睡眠的文學。從類型文學世界性的起點來看,人們很容易想到福爾摩斯。無論小說還是英劇中的福爾摩斯,都是一個高度理性的人,又是一個非常無聊的人。黃平表示,現代人是一個理性的人,祛魅、解構宏大,在這個意義上,一個現代人、理性人,必然要自我塑造一種情感結構:無聊。怎樣解決無聊?在福爾摩斯的小說中,他在尋找現代之外的世界,釋放、緩解這種無聊感。
回到今天中國讀者置身其中的當代類型文學,黃平總結出一點:類型文學高度發達的地區都是經濟發達的地區,比如提到民國時的鴛鴦蝴蝶派會想到蘇州,今天類型文學的中心,也是在上海、杭州這樣的大都市。“難以想象盛大文學搬到某個邊疆地區,這是不可思議的。”黃平說。類型文學能為現代人做什么事情?黃平分析說:“現代人的生活被分裂為工作時間和閑暇時間。類型文學治療的是現代人的閑暇。工作時間很痛苦,但作為一個現代人,其實更痛苦的是如何在閑暇的時間中和自我相遇,怎么處理自己的靈魂,絕大多數人處理不了。怎么辦?這就需要睡眠。在閑暇中睡眠,一方面是對精神拷問的不斷推移,另一方面可以在資本體制中更好地恢復精力。類型文學做的正是這個事情。類型文學編織了大量輕松的夢來緩解工作時間所遭遇的種種困境。”
在網絡世界中如魚得水
十多年來,中國類型文學的巨大發展,和網絡文學的繁榮密不可分。玄幻、盜墓、穿越、宮斗,這些時下年輕人熟知的類型文學,大多發端于網絡。李敬澤認為,網絡文學的巨大興起,實際上不全是新的事物,其中包含著類型文學傳統的復興。類型文學不是新的,而是悠久的、根基深厚的事物,只不過是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傳統中受到了壓抑,在網絡文學中,通過網絡文學媒介,得到了一次有力的復興。
長期從事網絡文學研究的中南大學教授歐陽友權調查指出,網絡小說類型非常多樣,大概有四五十種,并帶有以下三個突出的文化表征:一是以豐富的類型形態、浩瀚的作品存量,覆蓋大小文學網站,形成一種大體量類型文學繁盛的格局,在一定程度上主導了時下的網絡文學閱讀與消費。中國兩億文學網民絕大多數都是沖著類型化的作品閱讀走進網絡文學,網絡作者很多也是類型化的作品寫手,網絡商業模式的成立,包括產業鏈的形成,也和類型化有非常直接的關系。第二個表征是類型化寫作借助網絡的虛擬技術和網絡文化的自由精神,形成了以個人為中心的非主流的網絡文化趣味,為文學的娛樂化提供了一個適銷對路的大眾消費品。第三個表征是借助互聯網的迅速普及,文學網站、網絡寫手、閱讀受眾,相互催生,形成了大眾文化市場上的合力,付費閱讀、簽約寫手、作品的全版權轉讓,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對今天網絡上類型文學的繁盛起到了很好的拉動作用,用文化資本增值的商業模式來確證網絡類型小說的歷史在場性和文學的新銳性。
對于網絡類型文學,《人民文學》主編施占軍充滿期待。他說,這幾年《人民文學》從網絡文學中選擇了不少作品發表,現在正在做30歲左右作家的評獎,大概有網絡作家能夠入圍。施占軍表示,汪洋大海般的類型文學,和純文學是溝通關系、養育關系,而非對立關系,希望有更多類型文學作家能在《人民文學》展現自己的才華。此外,施占軍也期待網絡上能夠涌現出優秀的中短篇小說作家。
要有人間煙火與人文承擔
類型文學在日漸繁榮的同時,暴露出來的問題不容忽視。人們經常談到的存在于網絡文學身上的短板,不可避免地適用于類型文學。歐陽友權指出,時下一些網絡類型小說彼此雷同、自我重復,同一種類型的作品往往故事情節、人物塑造、敘事節奏、語言風格,乃至很多遣詞造句都大同小異。上百萬、上千萬的大體量寫作印證的未必是文學創造力的旺盛,而可能只是證明寫手耐力很強、體力很強,商業上成功的渴望和執著,一味追求產量和篇幅,對作者是一種竭澤而漁、創作透支。自我重復、獵奇獵艷、凌空蹈虛,這樣寫作與我們的民族文化和生活的土地多有隔膜,對現實生活的矛盾,有時候也是回避的,與讀者實現內心交流的東西不多。解決這些問題,歐陽友權認為需要從創作資源上實現“架天線、接地氣、打深井”。架天線,就是向傳統的文學資源,包括傳統類型文學資源汲取營養;接地氣,打深井,是倡導類型化寫作筆下多一些人間煙火、人性溫暖、人文承擔。
談到對類型文學創作現狀的不滿,黃平說:“文學處理的一定是和人的靈魂相關的問題,不能用利潤、所處時代的種種缺陷,來為自己所從事的文化實踐開脫。歸根結底,類型文學的能動性非常差,基本是睡眠的文學,不觸及人的靈魂問題。”不過,黃平對類型文學的發展并不完全悲觀,他認為類型文學同樣有創作上的突破口,比如反諷文學。黃平認為,以《悟空傳》為代表,這樣的作品可以看出青年一代的掙扎、奮斗、和生活的摩擦,而不僅僅是郭敬明《小時代》那樣無聊的東西。黃平說,類型文學想獲得尊重,必然要討論人的創造、人的反抗,不能安于做一個現代人或者是市場體系中的玩偶與客體。“歸根結底,文學帶給我們的應該是一種解放性的力量。”黃平說。
相較于其他人,李敬澤對類型文學有著更高的期待。他認為,古今中外,在類型文學的傳統中,類型文學絕不僅僅是娛樂與消費,而常常是一個民族、一個文化最基本、最核心、最普遍、在民眾中最為根深蒂固的價值觀念與價值理想的體現。因此,要研究類型文學怎么在創作中真正凝聚、探索、想象、表現我們這個民族中最基本、最重要、最具有感召力和普遍性的那些價值理想,同時,也需要通過這種研究,推動類型文學寫作有精神上和價值上的自覺。有這樣的自覺,類型文學才能真正成為民族文化中基本的和具有建設性的力量。研究類型文學現狀和前景,實際上也是研究類型文學創作如何體現我們民族的主流價值觀、核心價值觀的問題。
類型文學雖然是現代人的一種精神消遣,但存在的問題不少,人們依然期待看到有更深精神內涵的類型文學作品。在這方面,或許科幻文學這一類型的發展能給我們帶來更多信心。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科幻文學研究專家吳巖指出,在中國,科幻文學整體營銷非常成功,科幻文學愛好者還成立了俱樂部,相互認真研討,有著自己的讀者群文化,還能夠把優秀的作者引到高校講演。吳巖還提出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在西方,整個空氣是這個世界沒希望,但是在科幻文學的群體里,人們都是在討論如何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科幻文學給人們傳遞各種新的觀念,討論各種生存方式。科幻文學作者和讀者都是一些正能量的人。中國類型文學的發展,同樣需要帶有更多的正能量,而不僅僅是提供睡眠。
(編輯:孫菁)
· | 文學,類型不該成個筐 |
· | 《小時代》引發的大風波 |
· | 青春文學不只是生意——探秘“80后”“90后”的文學產業鏈 |
· | 專業與法制,中國電影一個都不能少 |
· | 小時代和大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