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臺論道:動漫不只是產業
一說起動漫,都會想到動漫產業,似乎動漫就是產業,只有產業才能顯示動漫的屬性。產業當然就意味著高投入、高利潤,經濟效益成為重點。其實,動漫還有遠比產業更重要的內涵,在動漫作品中,蘊藏的價值觀、人生觀,體現出的文化意義、思想傾向,足以影響人的思維方式和人生選擇,不應該僅僅當作賺錢獲利的產業來對待。
現在大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加上教育的應試化,使得孩子的生活非常枯燥沉悶。由于動漫符合少兒的心理特點,所以對沉重壓力下的孩子來說,動漫是態度最好的老師、距離最近的家長,是最常陪伴的朋友。這讓動漫成為他們的人生基礎課,其素質教育的功能遠遠超過了課本和其他課外讀物。毫不夸張地說,動漫構筑了孩子最初也是最基礎的價值觀,對他們的影響是深入骨髓的。
現代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幼年經驗可以影響其一生。而人類80%的信息來源和行為動力,又來自視覺,因此對于一個孩子來說,小時候看到什么,以后就會吸收什么,模仿什么。
由于過分強調動漫的產業性,讓利潤最大化的理念浸淫了動漫業,忽視了其更為重要的教育屬性,結果,作為第二課堂、第二家長的動漫,長期以來并沒有很好地承擔起陽光教育的角色,不能給未成年人提供環保的、富有營養的綠色食品,反而讓感官刺激充斥其間,引起了不少負面的作用。一些動漫產品讓有的孩子從小就培養了扭曲的性格和觀念,自私、霸道、野蠻、暴力……以致左右其一生,難以矯正。有些青少年犯罪行為,不能不說與動漫產品有一定的因果關系。
動漫不但是少兒的最愛,而且也深受很多成年人的喜歡,無論在國外,還是在國內,欣賞動漫的成年人數量也在急劇上升,在動漫潛移默化的影響下,一些成年人也成為動漫教育的“忠實學生”,動漫所推廣的觀念甚至可以逐漸改變成年人的言行和思維方式。
因此,動漫不能只講產業,不能只在產業上做文章,教育才是其重中之重,應該將動漫視為素質教育的重要渠道來看待,從塑造國家未來的角度去考慮。在振興動漫、發展動漫的規劃和舉措里,需要非經濟、非利潤、非產業的思索,從文化戰略的高度去探討動漫的未來。當然,這一切都不能脫離少兒的心理和生理的正常需求,不能離開樂趣、情趣和藝術魅力,尤其是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更是動漫成功的關鍵,而那些乏味、空洞的說教并不是真正的優質教育。只有優秀的藝術才是優秀的教育,當藝術和教育都成功了,文化產業也就水到渠成了。
動漫是教育,是文化,是傳播觀念的平臺,在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同時,要高度重視這些功能,讓動漫成為一種激發正能量、培育高素質的源泉。
(編輯:偉偉)
· | 金臺論道:中國大片亟待提升文化含量 |
· | 金臺論道:快餐店能不能賣書 |
· | 豪華劇院究竟是“面子”還是“里子” |
· | 金臺論道:靠譜的評論在哪里 |
· | 中國動漫需要高端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