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國電影總票房達168億 國產電影彰顯潛力與希望
低溫天氣并沒有沖淡國產電影對觀眾的吸引力。臨近歲尾的各大電影院,觀者眾多。國產電影的票房高度,正在人們的期待中不斷被刷新。
據最新統計,上映18天的電影《泰囧》以9.4億元的票房,超越上半年上映的《畫皮2》,成為最賣座的國產電影;觀影人次近3000萬人次,超過《阿凡達》、《變形金剛3》,僅次于《泰坦尼克號》2D和3D雙版合計的綜合人次。12月22日,近450萬觀眾在電影院觀影,全國電影市場以1.6億元的總票房,打破中國電影單日總票房紀錄。12月29日,料峭寒風中,全國單日總票房依然保持在1.025億元的高度。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預計,今年中國電影市場總票房將達168億元,國產電影票房將達8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8%和14%……一連串增長的數字,彰顯了國產電影的潛力與希望。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適應和調整之后,國產電影終于在賀歲檔取得“開門紅”——以強勢復蘇的氣象,迎來中國電影市場的“小陽春”,也在歲末為這一年的文藝創作和文化消費,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今年2月,中美雙方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達成協議,中國將海外分賬電影配額數量由20部提高至34部,進口電影特別是好萊塢電影的強勢來襲,深刻影響著中國電影市場的格局。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國產影片市場份額僅占35%,創同期國產影片市場份額的新低。外來壓力并未成為國產電影揮之不去的陰霾,就在賀歲檔開局不足一個月,集體亮相的國產影片,以多樣的影片類型、多元的藝術風格征服了廣大觀眾,為走過十年歷程的中國賀歲檔電影給出新的定義。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票房佳績雖然提振了中國電影人、中國電影產業的信心,但面對進口電影特別是好萊塢電影的巨大壓力,將國產電影票房從目前的季節性收獲擴展為全面均衡收益,依然任重道遠。
“我們擁有世界上最廣泛的受眾人群,這是中國電影產業發展最雄厚的基礎。因此,我們對于國產電影既無須妄自菲薄,也不要盲目樂觀。”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童剛表示,目前的電影創作首先要立足國內電影市場,仍然要以人民群眾為表現主題、以人民群眾的檢驗為標準,努力使之成為我們民族的歷史文化記憶;其次,中國電影人需要走出去,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在世界上擁有自己的聲音和影響力。
(編輯:竹子)
· | 給國產電影的 未來“留白” |
· | 中國影評人:請為國產電影把好脈 |
· | 國產動畫電影井噴之后…… |
· | 國產電影何時走出“票房依賴癥” |
· | “國產電影論壇——賀歲片學術研討會”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