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民樂事業盡一份綿薄之力
《指揮排練札記》樸東生 著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
這本書編撰與出版的動因,源于2009年應中國廣播民族樂團邀請我擔任一場音樂會的客席指揮。由于和該團有著近60年的深厚友誼,彼此都非常珍惜、重視這次合作,我精選了當代優秀的、上演率較高、流傳很廣的多部民族管弦樂作品排練。由于雙方都很重視,在排練過程中,進行多機位拍攝錄像,留下了一份十分珍貴的資料。時隔三年,這次排練的每一個場景與細節總是不斷地在腦際浮現,經反復思考、論證,決定精選六部風格迥異并有一定難度的樂隊作品,由排練者本人進行有側重點的剖析與解讀,特別是關于如何通過排練進行音響整合與音色調控的闡釋,說明中國民族管弦樂指揮的專業化職能。為了這些難得而罕見的資料不至于湮沒在書房“資料堆”中,使它成為音樂界人士的共享資源,也許具有更為久遠的“生命”,更因這些資料有錄像可視,有音響可聽,有譜例可看,相信對于指揮家、演奏家和音樂愛好者將不無裨益,最終決定付梓出版。同時,書中內容多為筆者本人的指揮心得、經驗與思考,并非是系統的指揮學著作,故定名為《指揮排練札記——中國民族管弦樂隊的音響整合與音色調控》。
今年8月是我從事民樂60年。回眸自己為民樂苦斗一生,感慨萬般。盡管漫長的歷程并非一帆風順而充滿坎坷,但看到當代民樂繁榮發展的良好態勢,仍然感到格外欣慰。特別是60年來我結識了無數海內外民樂同道,看到他們的業績與杰出貢獻,對未來充滿信心,中國民樂的前景必將更加輝煌。
我已老之將至,還能做點什么呢?經反復論證思考,應將自己一生的民樂實踐、經驗、感悟甚至暢想,做一次認真總結和梳理并落實到帶有一定哲理性的文字上,留給民樂后來人。為此,盡管年老體弱、多種老年病纏身但頭腦、思維尚覺清晰,抓緊有限的時光與生命分秒必爭也是晚年人生的一種選擇。
從2011年8月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換屆后至今年6月,僅用一年十個月的時間,一氣呵成地完成了三本書。《指揮入門》(第二版已問世)、《民樂紀事60年續篇》(待出版),最后一本《指揮排練札記——中國民族管弦樂隊的音響整合與調控》。
寫這部書稿時,沒有沿用任何一部指揮學著作作為參照系,包括自己以前的著述。為了這本書具有廣泛的實用價值——中國人為中國民樂之需而寫的札記。努力緊跟時代,以全新的寫作模式來定位,它的好壞成敗,有待界內專家學者和民樂同道來評論。
(編輯:蘇銳)